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2019大學校長“開學第一課”

山東師范大學校長曾慶良:許下千日之約 創造美好未來

2019年09月05日13:5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山東師范大學校長曾慶良(學校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 日前,山東師范大學正式舉行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長曾慶良在發言中寄語9000余名新生:希望同學們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報國之志,把自己的未來與祖國的未來永遠聯系在一起,做有信仰、有思想、有格局、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曾慶良在題為《許下千日之約 創造美好未來》的演講內容節選如下——

今天,山東師范大學迎來了年輕的山師人。我代表學校,向今年錄取的2298名研究生和7279名本科生、268名留學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向培育你們成長的家長、老師和親友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三天前,帶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同學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山師。在你們當中,有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姑娘蘇比努爾同學,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熱愛漢語的朱麻那扎同學,有立志扎根基層服務鄉村教育的公費師范生張琪同學,有致力於畢業到西藏工作的楊盛晰同學。因為你們的到來,山師處處生機盎然,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從此刻起,你們成為山東師范大學的一部分,你們將以山師為家,共同度過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我想與同學們一同許下“千日之約”,讓我們並肩奮斗一千天,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礎,在一千天之后,你會與最美好的自己相遇。

一千天,很長也很短。一千天,我們能做什麼呢?

一千天,你可以觸摸山師厚重的文化底蘊。

了解一所大學,最為重要的是認知其精神和品格。大學的精神和品格,對於師生的成長成才、做人做事,起著方向引領和潛移默化的作用。而這種精神和品格的形成與發展,更是需要長期的培養和積澱,需要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在座的各位新同學,既是山師的現在,也是山師的未來,是山師精神和品格的受用者、創造者和傳承者。

山師的底蘊之深在歷史。山師是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的師范館。1950年,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干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范學院。1952年,原齊魯大學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系並入學校。1970年,學校機關及部分系部遷到聊城辦學,四年后遷回濟南。1981年,學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高等學校,更名為山東師范大學。學校被先后確定為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和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山師的底蘊之厚在名家。心理學院教授、中國著名心理學家、翻譯家、原復旦大學校長章益先生,學貫中西,造詣深厚,為我國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文學院教授、著名現代文學史家田仲濟先生,是現代文學學科和現代文學研究的奠基者與開拓者。教育學部著名教育思想家傅統先先生是中國教育哲學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物電學院教授、著名物理學家留潤洲先生,是理論物理、原子物理、流體力學等研究領域的領航者。這樣的前輩學人,在山師歷史上燦若繁星、不勝枚舉。一代代學者在此躬耕不輟,影響和造就了一代代優秀的山師學人。

山師的底蘊之重在精神。山師的精神是什麼?“尊賢尚功、奮發有為”是我們對長期辦學實踐中滋養而成的校園精神的概括。“尊賢尚功”是先秦齊國的治國方略,“奮發有為”是儒家思想倡導的人生追求。其內涵是:強調尊重傳統,唯賢是舉,崇尚德才並進,建樹事功﹔強調堅韌執著,勵精圖治,崇尚騏驥勃發,追求卓越。在校園精神滋養下,學校兼容並包、品學雙修,鑄就了“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校訓,形成了“愛國愛校,為人師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培育了“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教風和“求索求真,學而不厭”的學風。作為山師的未來,希望同學們盡快熟悉山師、了解山師、融入山師,把山師精神內化為奮發成才的精神硬核,在大學生活中勤奮學習,努力拼搏,不斷超越,為山師精神注入新的內涵和能量。

一千天,你可以感受山師日益勃發的精彩。

山師是一所處處洋溢著精彩的大學。學校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學科排名前1%,6個學科進入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學校建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省級品牌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8個專業(群)獲評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和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對接產業項目,20個專業進入山東省一流專業行列﹔承擔教育部“質量工程”全部類別項目,4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00余項﹔是全省最早承擔“國培計劃”的高校,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教育部首批創新創業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等榮譽稱號,是全國37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單位之一。2019年,學校成為首個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山東省省屬高校。連續2次奪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是山東省唯一一所、也是全國師范類院校唯一一所連續兩屆獲得金獎的學校。學校與30個國家和地區的136所院校建立校際友好合作關系,在國外建設4所孔子學院和1所孔子課堂。山師的精彩在課堂,在實驗室,在校園,在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最重要的是這些精彩都是全校師生共同創造的。

課堂上,你可以領略教學名師的風採。由全國模范教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魏建教授主講的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現代文學史》,你們一定要聽聽。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思政課名師任者春教授的思政課,被同學們稱為“網紅課”,讓你體驗到“金課”的魅力。

實驗室裡,你可以跟隨獲得國家頂尖獎勵的科研名師,探尋科學研究的世界,鍛造出真本領和硬功夫。這當中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團隊成員李平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周軍教授、張春陽教授、蔡陽健教授,連續五年入圍全球高被引學者榜單的李曉迪教授等一大批中青年專家學者。

學習之余,你可以在校園文化中涵養品行,浸潤心靈。運動場上,你可以與連續8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冠軍的山師女排姑娘,一起切磋球技,激蕩奮進精神。在長清湖校區現代化的圖書館裡,你可以體驗到書籍、咖啡與智能融合帶來的新體驗,感受書香年華的別樣精彩。在央視舞台上,每年“五月的鮮花”和“春節聯歡晚會”,你會為山師元素的華麗綻放而振奮,更為成為一名山師人而倍感驕傲和自豪。山師的精彩屬於過去和現在,你們有能力、更有實力去創造未來的精彩。

一千天,你可以實現最美的成才夢想。

山師是一所為學子圓夢的大學。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山師,目標就在於成長成才,讓人生夢想得以成真,創造更廣闊的人生未來。個人夢想隻有融入集體的方舟才能行穩致遠。山師就是這樣一個能夠幫助大家實現夢想的大航船。這艘大航船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全面建成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師范大學。我們每個人都是舵手,能否破浪前行,直濟滄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如果你的夢想是當一名人民教師,音樂學院校友何甜就是你們的榜樣。何甜畢業后積極投身音樂教育事業,2013年赴新疆喀什開展教育支援工作。她為57所學校的孩子們共籌集募捐了價值百萬余元的教育器材,並通過“大愛無疆捐助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們獲得了支持和幫助﹔她為當地青少年文化教育事業東奔西走,籌建了青少年音樂藝術學校,為當地喜歡音樂的青少年揚起了夢想之帆。

如果你的愛好和專長,在於投身科學研究,你可以聽一聽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蘆旭同學的故事。從本科入學以來,她就一直保持著對科研的濃厚興趣和實干勁頭,研究論文獲得第42屆國際信息檢索會議最佳論文提名獎,創造了山東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該研究領域論文發表的最好記錄。同時,她還以第一作者在另一領域最頂級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長文1篇,SCI二區期刊論文1篇,發明專利2項,並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如果你的理想是,將來在市場的海洋中搏擊,你不妨看看商學院孟川同學的創業經歷。從入校時,孟川就抓住“互聯網+”的時代機遇,創立“大川乒乓”項目,打造乒乓線上社交平台。在校期間,“大川乒乓”項目收獲了“互聯網+”國家銀獎等8項國家級獎項和9項省級獎項,線上平台積累百余萬乒乓球愛好者,並與紅雙喜、今日頭條等多家業內知名企業合作簽約。

如果你的志向是,將來在公共事業管理方面有所作為,你可以參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校友馮志恆的做法。他入校時就勵志回農村干一番事業。2015年畢業,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德州市選調村官,帶領村民搞種植、做電商,發展產業,幫助全村百姓打贏“脫貧攻堅戰”,馮志恆也因此被評選為2017年全國十佳大學生村官。

對於大家的優秀,我是非常肯定的,你們能夠從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已經充分証明了這一點。你們的學兄學姐已經為你們做出了榜樣。他們能夠做到的,你們一定也能夠做到,並且能夠做得更好。至於到校之后,大家能否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能否把自己做到最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你們一定會把個人的夢想融入到學校改革發展的大潮中,隨潮而動,踏歌起舞,實現生命的充分綻放。

同學們,你們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你們的身上承擔著這個時代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希望同學們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報國之志,把自己的未來與祖國的未來永遠聯系在一起,做有信仰、有思想、有格局、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親愛的同學們,千日之約既是一個美好的約定,更是一份庄嚴的承諾。讓我們從這一刻起,邁出奮斗的腳步,腳踏實地履行自己的約定、追逐自己的夢想。相信在千日之后,我們一定會遇到最美好的自己!山師將在這一千多個美好的日子裡,為每一個人提供前行的動力,做好優質的保障,送上最貼心的守候。

(責編:實習生(樊潔瑜)、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