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該如何加強

劉向兵
2019年09月05日09:2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下,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正逐步形成。但從相關研究看,目前對加強勞動教育的思想認同多,有效舉措少﹔學術爭論多,實踐支撐少,亟須在推進勞動教育落地生根方面“破題”、出新。此外,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於2015年7月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中小學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關鍵環節和保障機制做出明確要求,使中小學勞動教育具備較扎實的基礎。相對而言,這些年對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勞動教育關注似顯不足,有限的關注也主要集中在職業類院校。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該如何加強?需要我們進行深入分析,提出解決之道。

加大宣傳研究

切實明確高校勞育的重要地位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認為,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是人類的本質特征和存在方式,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這裡所謂的勞動,是廣義上的勞動,即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的統稱。對高校勞動教育關注不足,首先反映出勞動觀的偏差,認為隻有低學歷層次的人需要勞動。實際上,將勞動“窄化”為體力勞動,容易助長輕視普通體力勞動者的社會心理。其次反映勞動教育觀的偏差,認為大學的專業教育本身就是在傳授勞動知識技能、培養勞動能力,大學的教育自然就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勞動價值觀、勞動情感態度和勞動倫理品德,掌握經過抽象化、帶有總括性的勞動科學知識,而不僅是具體工作或專業的知識與能力培養。

與此同時,不愛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在當代大學生中也是存在的。例如,少數大學生平時逃課睡覺、應付功課,導致不斷“補考”、期待“清考”,甚至抄襲作弊﹔少數大學生消費超前、大手大腳、攀比享樂,一就業就加入了“啃老族”“月光族”﹔有的吃不起苦、受不起累,不知創業艱難、缺乏創業能力﹔有的就業后追求不切實際的薪酬待遇,隨意毀約、頻繁跳槽﹔有的認為腦力勞動高於體力勞動、生產勞動,甚至產生鄙視普通勞動者的潛意識……上述諸多現象,均與高等教育階段未能開展行之有效的勞動教育有很大關系。高等教育作為高素質勞動后備軍培養的最后階段,更需要在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上用力,補齊高校勞育這塊短板中的短板。

要解決這一觀念認識的不足,一是加大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宣傳貫徹力度,通過組織座談會、研討會和系統培訓等方式,重點強調高校勞動教育在完整勞動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與獨特價值。二是將“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列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重大招標或重點課題,鼓勵高校聯合攻關,深化高校勞動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三是加大各行各業先進模范人物進校園力度,特別是進高校的支持和宣傳力度。鼓勵高校積極探索邀請相關行業領域科學家、院士、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等先進人物進校園的常態化機制、多樣化形式,充分發揮各行各業新時代勞動精英對大學生成長的引領示范作用,充分展現新時代高校對勞動精神的尊重與崇尚。

強調“四位一體”

系統建構多元化高校勞育課程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德育工作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強高校勞育工作,既應強化顯性勞育,傳授與大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勞動科學知識,又應深化隱性勞育,深入開掘專業教育、思政教育和各類第二課堂活動中的勞育資源,系統建構“四位一體”的多元化勞育課程體系。

一是“課程勞育”,專門開設勞動教育通識課程,如“勞動科學概論”或“勞動概論”。大、中、小學勞育應是一部愛勞動、會勞動、懂勞動的三部曲。與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在愛勞動、會勞動的同時,還應懂勞動,“明勞動之理”。因此,高校應有專門的勞育類通識課程,向大學生系統介紹勞動法律、勞動關系、勞動經濟、勞動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職業衛生等各門勞動科學基礎知識。在這方面,我國台灣地區的做法值得借鑒,2017年,台灣70所公私立高校中有59所開設了各種勞育通識課程,達到164門,涉及勞動意識、勞動人權、勞動倫理、勞動關系、職場安全衛生、勞動法令等十余項內容。

二是“專業勞育”,把勞動教育融入大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與實習實訓。要在專業課程中強化本專業勞動倫理和勞動發展趨勢教育,構建具有本專業特色的勞育價值體系﹔要在實習實訓中強化勞動知識和技能訓練,勞動權利和責任教育,勞動情感和態度培養,全面培育勞動精神﹔要在課程建設上挖掘本專業大國工匠、勞動模范等特色資源,開展勞育特色專業課程。

三是“思政勞育”,把勞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別強調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堂這個主渠道、主陣地,形成德育、勞育協同效應。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強化勞動經典解讀,深化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教育﹔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加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問題重要論述的闡釋﹔在“形勢與政策”中加入當前勞動力市場的分析與發展展望。

四是“實踐勞育”,把勞育融入廣闊的第二課堂活動。全面推進勞動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生涯教育、就業指導、產教融合及校園文化的結合,通過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鍛煉,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引導他們懂得並由衷認可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提升學科地位

大力培養專業化勞育師資

新中國成立以來,勞動教育雖不斷受到重視,但一直未能真正內化為國民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的原因很多,諸如勞動科學相關學科散布於各個學科門類或一級學科中,學科地位與其重要性不相稱,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是“法學”一級學科、“社會法學”二級學科下的一個三級學科。與此相關的還有,專業化的勞育師資培養乏力,等等。勞動教育也是一門科學,所具有的綜合性和復雜性特征,決定了勞動教育要有效開展,必須有系統的、匹配的相關學科支撐,有從事相關教學科研工作的專業化師資隊伍。

為此,建議國家學位主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推動勞動教育學科建設,一方面提升勞動科學相關學科的學科地位,為持續推進勞動科學與教育方面的專業研究和教學提供有力的學科支撐﹔另一方面完善勞動教育的學科體系,如在教育學一級學科下增設“勞動教育”二級學科,鼓勵有條件的高校盡快設立勞動教育碩士點、博士點,為大中小學培養勞育師資、加強勞育研究奠定堅實的學科基礎。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勞動科學學科較強的高校依托已有的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社會保障、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安全、職業衛生等學科專業培養勞動教育師資、編寫“勞動教育概論”等勞育教材。

(作者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

(責編:實習生(樊潔瑜)、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