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成年后如何甩掉童年噩夢“我不行”

葉青
2019年08月23日08:1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向過去告別的過程,告別年少,也需要告別曾經的傷痛,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可以為過去的情緒提供一個告別的機會,讓內心真實的情感自由流動,逐漸完成內部自我的心理修復。

---------------------

肖強在一家知名的IT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作為新人,他很努力,加班出差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除了自己負責的項目,他也經常和其他部門的同事一起討論技術問題、市場發展。他覺得自己不是名校畢業,一個人在這個城市打拼,需要提升和鍛煉的地方很多。他和同事相處融洽,領導對他評價也不錯,但最近,他卻常常失眠,感覺壓力很大。

前兩次咨詢,讓我們增進了彼此的熟悉和了解。在第三次咨詢中,他給我講述了前兩天做的一個噩夢,夢的主題是“逃跑”。

在夢裡,肖強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這裡的天空很藍,陽光燦爛,他走在林蔭路上,感覺很放鬆,路的盡頭有一個公園,肖強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了下來,感受著這份愜意。旁邊一個白發老人在練太極,走的時候忘記了地上的水壺,肖強趕緊提醒了他,老人開心地說了聲謝謝,給了肖強一個贊許的眼神,還送給他一張地圖,說可以幫助他找到公園裡的寶藏。

肖強興奮極了,拿著地圖在公園裡轉來轉去,尋找寶藏,走著走著,突然手裡的地圖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沉重,肖強心裡越來越害怕,回頭一看,白發老人已經不見了,於是他拼命往前跑,想要逃離這個公園, 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然后就驚醒了。

顯然,這個夢是一個重要的內心狀態的呈現。

在現實中,肖強參與的項目和外地的一家大型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要在軟件設計、項目流程等方面進行大量的協作,並為此要成立分支機構。肖強的上司一直很欣賞他,想要委派他去擔任分支機構的負責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可能面臨的工作變化,肖強出現了焦慮、多夢、失眠的狀況。

我問肖強:這次工作變動帶給你什麼感覺呢?他說:這是個機會,感覺很意外、興奮,也很緊張,有些不知所措。我又問他:你怎麼看待這個機會?他回答說:當然是好事!自己對現在的公司和工作很滿意,應該充滿信心,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從長遠看,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吧!

我注意到他說“成功”兩個字的時候,聲音變得有些微弱,就問他:你對“成功”這兩字怎麼看?聽到我的這句話,肖強沉默了,輕輕地嘆了口氣,他說:其實我對成功一直有一種恐懼和自卑,覺得這好像和我無關。哦,我輕輕回應著,請他多說一些自己的經歷。

從個體心理發展階段的角度看,焦慮來源於幼年的養育環境和成長經歷

當我們年幼的時候,由於生理、心理能力的限制和不成熟,容易產生“我不行”“我做不到”的想法。如果養育者或周圍環境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支持,或者養育者本身就在不斷灌輸“你不行”“你做不到”的觀念,這些想法就會被固定下來,伴隨著我們。

還有一些負面經歷和心理創傷也會在潛意識裡留下“我不配擁有”“我不值得”“我承受不了”的聲音,面對機會和成功容易產生焦慮、逃避、退縮、放棄。

肖強講述自己的經歷,他是家裡的老二,哥哥永遠是家裡、學校那個最優秀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很少表揚肖強,他學習一般,特別淘氣,經常在外“惹是生非”,批評責罵聽了不少,他的內心始終覺得自己“不行”。

記憶中最深的一件事是在8歲時。那次,他和哥哥一起登台表演合唱,看到底下黑壓壓的人群,肖強突然特別緊張,根本開不了口,結果變成了哥哥一人獨唱。他說,他能清楚地感覺到台下的人都在笑話自己,表揚哥哥膽子大,不怯場……這讓他更加認定:我是真的不行,“優秀、成功”這樣的詞和自己根本不沾邊。

可能本身沒抱太大期望,心理壓力小,高考反而發揮得不錯,考上了一本。肖強並不認為自己有實力,而是把這個成績歸結為幸運。在他的內心,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那麼被重視”。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在逃跑的噩夢裡,白發老人送給他的地圖,可以象征地理解為上司對他的贊賞,理解為升職的工作機會,但對於這樣的贊賞和肯定,肖強是不習慣的,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資格,懷疑自己是否能承擔起這份認同,內心的壓力很大,所以要 “逃離”。

人生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成為他自己,通過自己建立的成就來奠定價值感

雖然他在意識上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但內心的焦慮卻在夢境中呈現出來。想要往前沖又充滿擔心,渴望成功的同時伴隨著畏懼,處於自相矛盾的心理狀態。 潛意識裡有一個“我不行”“我害怕”“我不值得”的聲音,使得他在成功的機會面前拿不出足夠的勇氣。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未公開發表的《洞察未來》中寫到:人深層的本性並不能夠完全被否定。如果它們不能夠直接、自發、酣暢地表現出來,就不可避免地要以一種隱秘的、模糊的甚至鬼鬼祟祟的方式表現出來。至少,失去的能力會在噩夢中、在令人焦慮的自由聯想中,以及在奇怪的口誤中,或者難以解釋的感情中得到表達……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例子,很多“成功人士”通常自信、強勢,希望子女在自己的指引下子承父業,也走向成功。但往往事與願違,子女的成長道路和他們的期待並不一致。

人生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成為他自己,通過自己建立的成就來奠定價值感。如果按照父母鋪設好的道路獲得成功,那就意味著:“父母可以‘靠自己’做到,而我做不到。”那又何來價值感呢?這時候,潛意識裡就會產生一個聲音:我是不行的。所以做一個成功者的孩子並不容易,他們可能更容易逃避優秀,流於平庸,甚至用搗亂、自毀、飆車、吸毒的方式自我放棄。

心理咨詢可以做些什麼?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向過去告別的過程,告別年少,也需要告別曾經的傷痛,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可以為過去的情緒提供一個告別的機會,讓內心真實的情感自由流動,逐漸完成內部自我的心理修復。

對於肖強來說,內心深處那個“我不行、我不值得”的聲音還在困擾已經變得優秀的他,我要做的就是陪伴肖強,去完成這個告別和修復的過程,給他始終如一的支持。

在第十五次咨詢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給肖強作了一個放鬆的冥想,冥想到一半,他就睡著了,睡得很踏實,緊繃的身體完全放鬆下來,這意味著,他覺得這裡是安全的,逐漸釋放了內心的一些壓力。咨詢結束的時間到了,我輕輕地喚醒他,收拾好咨詢記錄離開了咨詢室,我知道,他的內心已經慢慢地積攢了一些力量,去迎接新的挑戰。

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都受到社會文化、家庭觀念、成長經歷、教育背景、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當你的內心也像肖強一樣,面對機會和成功,容易產生“我不行”“我做不到”的想法時,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覺察一下。

TIPS 你可以做什麼

接納現在的自己,關注積極的一面

對很多人來說,這句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人心就像太極圖,每個人心中都是有黑與白,往往都是自信和自卑、堅強與脆弱並存,但通常我們不能接受自己“自卑、脆弱”的那一面。

其實“自卑、脆弱”也是你的一部分,不接納就相當於你少了另一半,接納就相當於把分裂的、破碎的自我整合在一起,聚集了內在的力量,會更容易去超越“不好”的部分。

總是被“不好”牽絆,會帶給自己悲觀、沮喪、自我懷疑的感受,關注積極的一面,多尋找和確定你身上的優點。從積極的角度看待自己,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立體的人,多種特質同時存在。你可以告訴自己:現在的我已經盡力了,我會努力去做好這件事。

關注積極的一面,你才可能創造積極的現實。當你不斷關注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你創造了一個充滿問題的現實,對你擁有的優勢也造成了傷害。關注積極,能加強優勢,讓你有動力和活力去做出行動,改變現實,去面對和接受自己。

運用正面的表達

潛意識很獨特,如果我說:“請不要想象灰色的大象在天空飛”,你的腦子裡會出現什麼呢?肯定都出現了灰色大象飛翔的畫面。潛意識不會區分真假,也沒有推理功能,不會對信息進行對錯分辨,隻要你有明確的畫面進入潛意識,它就會當作事實,不折不扣地執行。如果你總是給潛意識負面的表達,它也會照單全收,執行指令。

不要抽煙,進入潛意識的是抽煙。

不要肥胖,進入潛意識的是肥胖。

不許吵架,進入潛意識的是吵架。

潛意識好比是土壤,你的表達就是種子。所以我們要留意自己的表達,把否定式的表達轉化為正面的表達,發揮正面表達的力量。

當我們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時,不表示否定負面的情緒,而是在接納的前提下,運用新的表達方式,創造一種新的體驗,增加正面感受。 你可以通過以下這個小練習,幫助自己進行正面轉化。

1.寫出你不喜歡的特質:比如我膽小、憂郁、沒耐心、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2.告訴自己:我願意接納我自己擁有這些特質,我願意接納我自己。

3.把這些你不喜歡的特質轉化成正面的詞語

膽小 —— 大膽

憂郁 —— 開朗

沒耐心 —— 有耐心

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 我會努力去做

4.運用正面的表達,告訴自己:我需要提升的是什麼?

我需要提升的是大膽/開朗/有耐心,我會努力去做。

接觸不同類型的人

嘗試去跟那些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做朋友,越接觸不同的人,越能意識到:人和人就是有很多差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不止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成長中的。

內向謹慎的人可能有很多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友情深厚,關鍵時刻總有人幫忙﹔不善言辭的人可能是公司技術上的骨干﹔而在你面前侃侃而談的創業者,可能曾經也自卑過……你接觸不同類型的人,看到別人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更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再看自己的那些“缺點”,就能淡然許多,也會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成長的。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