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高手”的春天來了嗎 教得好就能當教授?
“講課高手”的春天來了嗎
教得好就能當教授?
不久前,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的蔣華鬆成為該校第一位“教學專長型”教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沒有論文,靠教學就能評職稱,是如今不少高校都在探索“教學型教授”的評定道路。
然而,也有不少人在擔心,這樣的“口子”會不會讓高校教師隊伍變得良莠不齊?所謂的“教學型教授”能否真正得到同事與學生的認可?
教學型教授興起
高校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在一段時間內,不少高校一門心思教書的教師並不佔據主流地位。
然而,不久前南京林業大學公布了2019年職稱評審結果,從教33年的理學院蔣華鬆教師如願評上了教授,成為該校第一位“教學專長型”教授。據了解,蔣華鬆無一篇論文,也無一分科研,評教授靠的是他平時課堂教學的表現和成績。
這不是南京林業大學一所高校的新政。此前,不少高校都陸續推出相關舉措。
南京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教師黃振友,雖然教學備受好評,但論文在職稱評定中不佔優勢,自1999年以來一直是副教授。2018年,黃振友憑借自身的教學實力及成績,成為該校第一位“教學為主型”教授。2017年,華中師范大學發布《教學型教授職稱評定工作實施方案》,決定設置教學型教授崗位。2016年,山東大學決定試點教學型教授評定,以鼓勵教師不斷鑽研教學方法。
很多高校還以重獎獎勵教師教學工作。浙江大學設立了“永平獎教金”,包括杰出教學貢獻獎(每人獎勵100萬元人民幣)、教學貢獻獎(每人獎勵10萬元人民幣)、教學貢獻提名獎(每人獎勵5萬元人民幣)。武漢大學設立了“本科優秀教學業績獎”,該獎項用於獎勵在本科(含研究生基礎課)教學一線工作業績突出的優秀教師。
面對教學型教授的興起,有評價稱:講課高手的春天來了。
更重要的是,多所高校的這項舉措被認為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探索。在今年1月的全國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最硬的一仗”來推進。
“教學型教授”並不是職稱捷徑
當“教學型教授”逐漸興起時,有人擔心,這會成為一些逃避科研的教師晉升教授的“捷徑”。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評選教授時,不應把教學和科研兩者完全分開。
“有些學校對政策的解讀不清楚,把它們截然分開是不對的。時間長了,有的人會覺得‘教學型教授’沒有科研能力,這樣貼個標簽、戴個帽子並不是個好事。我們要鼓勵這些教學型的教師也要做科研,他的科研內容可能是自己的專業,也可以是教育本身。教師隻有做科研,他的教學才會更個性化、更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我認為,教師的本職工作應該有兩個,一個是研究方向,一個是教育。”程方平說。
事實上,在不少高校“教學型教授”的規定中,其申報條件十分嚴格。
在山東大學,教學型教師高級職務申報條件中,“人才培養”一欄,要求申報者須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任現職以來,年均承擔本科課堂教學工作量不低於256個標准課時(每周8個標准課時),或每學期開設2~3門課﹔教學質量綜合考核為良好及以上(由教學指導委員會認定)。同時,申報教授職務者須長期承擔一項課程建設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教學型教授”並不意味著不用發論文,他們被要求發表“教研論文”。
而在南京林業大學今年3月印發的《南京林業大學教學專長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條件(試行)》中,“教學專長型”教授的資格條件從學歷、資歷、專業理論到教學業績、成果要求等均有規定。要求包括“在南京林業大學從事教學工作10年及以上”“任現職以來,積極承擔教學工作,教學工作量飽滿,受益學生面廣,開設過教學示范課”等。
實際上,高校不少年輕教師面對的職稱壓力不小,仍然有自己的擔憂:在評價體系裡,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科研項目也必不可少。
對於“青椒”來說,“教學型教授”能否解除他們專心教學時的后顧之憂,成為另一條職業晉升的道路?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教授評選分為科研系列、教學科研系列和教學系列。6年前,哈工大電氣學院副院長霍炬當選該校第一批“教學拔尖教授”時,隻有36歲。之后,他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並連續三屆獲得哈工大“金牌教師”獎。
霍炬認為,“青椒”在職場道路上如何取舍,還需要學校給予相關的政策導向。“例如,我們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必須要當班主任,要求教師過了教學關才能評職稱等。通過這些政策導向,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潛心教學”。
教授,關鍵在“教”
教授不教學,還是“教授”嗎?
程方平表示,我國在高等教育領域,對於教學的重視程度需要加強。
“國內中小學教師比較注重教學方法,而大學教師在這方面意識不強,他們覺得‘專業好就行了’。但其實大學教育也很值得研究,方法用得對,效率就會提高。”程方平說。
程方平表示,現在國外一些知名高校,在教學上給教師指導、評級等方面的支持,而我國盡管在高等教育理論上有一些研究,但是在大學教育教學這方面的經驗以及理論支持仍然較弱。“大學裡,教學和科研是分不開的,有些人適合教學,有些適合科研。但是,大學是做研究的教師,也會帶研究生,這也是教學。”程方平說。
因此,有專家認為,從本質上來說,大學裡,“重科研輕教學”和“重教學輕科研”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兩者應該平衡,兩條路徑沒有輕重、高下之分。
對“教學型教授”的重視,實際上是在推動高校教師回歸教學本職工作。
在去年6月教育部舉辦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
在今年年初的全國高教處長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表示,高校基層教學組織建設要回歸“教研為本”。“高校教師不管名氣有多大,榮譽有多高,教師是第一身份,教書是第一工作,上課是第一責任”。
在評上“教學拔尖教授”后,霍炬感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教學型教授對我來說是一種激勵,我就更應該好好上課。有時候上專業基礎課,一上就是4個小時,第二天腰酸腿疼,但我願意上,因為這是我的看家本領。”
如今,他的工作包括教學、科研、行政三部分,“科研方面放下了一些,但教學是我一直不願意離開的崗位。”上學期他上了96課時的課,也在帶大一新生的課。
在霍炬看來,多元化的教授評選方式可以讓更多的教師在教學上有獲得感。“學生的認可就是我最大的收獲”。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秦臻 康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