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讓世界通過小提琴了解中國:11歲琴童顧格宇傾情演繹《梁祝》

2019年08月14日09:55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讓世界通過小提琴了解中國:11歲琴童顧格宇傾情演繹《梁祝》

  今年正值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周年,這首經典之作超越了時空,甲子之年,蝶舞翩飛,弦韻依舊。

  為向經典致敬,向音樂致敬,2019年8月4日北京中關村二小五年級學生,年僅11歲的顧格宇與北京新樂交響樂團合作,在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音樂廳傾情演繹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全曲,為現場觀眾獻上一場音樂盛宴。

  用孩童對音樂的熱愛、執著與追求闡釋了中國00后,新生一代向經典的禮贊,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禮贊!

1.png

  年僅11歲的顧格宇,近27分鐘的小提琴獨奏,台風穩健,自信從容、技術嫻熟,透露出超出年齡的成熟。他的演奏細膩深情,委婉動人,歡快處盡顯風光明媚同窗嬉戲,悲慟處盡感哀痛欲絕催人心肝,展現了梁祝相逢、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

2.png

  演奏得到了現場專家的高度認可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著名旅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樂團演奏家袁泉表示“這麼小的孩子能夠與交響樂團合作,這麼完整地演出並獲得滿堂彩,實在是一個奇跡!。”北京新樂交響樂團團長范欣評價說“他克服了所有技術難點,技巧嫻熟,更為難能可貴地是真正表現出了音樂,情緒飽滿,與樂團的合作極為流暢,讓人贊嘆!”現場觀眾更是掌聲雷鳴,由衷贊嘆小小年齡的顧格宇對這首曲子的把握、情感的處理、音樂的表達。

  甲子之年,蝶舞翩飛,弦韻依舊

  1959年5月27日,由何佔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首次公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這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響音樂民族化的創世紀。這首曲子自誕生以來,就風靡全球,與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大師的作品並列,成為千年以來最受聽眾歡迎的十大經典音樂作品之一,被譽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經典,中國的驕傲。可以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3.png

  《梁山伯與祝英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千百年來,它提倡求知、崇尚愛情、歌頌生命,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靈。梁祝傳說還流傳到朝鮮、越南、緬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其影響之大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實屬罕見。

  據梁祝傳說改編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等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學、婚戀的獨特風尚,構成了龐大的梁祝文化系統。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台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讓世界通過小提琴更加了解中國

  演出結束后,記者採訪了小提琴獨奏顧格宇,問到他為什麼要演奏這首音准難度極高,民族風格鮮明的曲子時,他認真地說,他知道《梁祝》這首曲子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由中國人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而且講的是中國的故事。所以特別希望用手中的小提琴去講好中國的故事,他希望未來不僅在北京演奏,在中國演奏,也到中國鄉村演奏,到全世界去演奏,讓全世界都能響起中國的音樂,講咱們中國自己的故事。”

4.png

  顧格宇來自北京海澱區中關村二小,為搭建文化與友誼的橋梁,曾於2018年8月受北京市教委和中關村二小選派,赴捷克和匈牙利參加皮賽克國際民俗藝術節(Pisek International Folklore Festival),參加國際少兒音樂節的演出,並慰問當地敬老院,多次演奏《梁祝》、《茉莉花》等經典曲目。

5.png

  據悉,顧格宇多次代表學校赴張家口舉辦愛心書屋捐贈,自2016年山東省臨沂市羅庄區顧沙溝孔子學堂創辦以來,每年都為村民們開展《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專題講座,從一年級開始每年到山東臨沂看望孤寡老人,踐行中華民族孝老敬親美德。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