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完善體系主動服務,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甘肅實現學生精准資助全覆蓋

2019年07月23日09:0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收到女兒裴孔娟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林紅梅的心願終於了了。她把通知書拿到村裡人最多的地方給大家展示,在水家村這個位於甘肅省中部的小村庄,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但林紅梅心裡還是有點兒沒底。全家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丈夫外出打零工,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與通知書一同寄來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宣傳冊,真正打消了她的顧慮。正是拿著6200元生源地助學貸款,裴孔娟得以安心邁入大學校門。

在甘肅,農村學生多、西部生源多、少數民族學生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多是各級各類學校的真實寫照。“在這種情況下,甘肅省始終把學生資助工作作為教育精准扶貧的最重大任務和最緊迫工作,全力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庄嚴承諾。”甘肅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說。

資助體系從學前覆蓋至研究生教育

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母親得了肺癌,林紅梅上初中的弟弟和上小學的妹妹不得已輟學打工補貼家用。因為貧困而輟學,成為林紅梅心裡的一道坎。組建家庭后,她暗自下定決心,哪怕家裡什麼都不添,也要供孩子們上大學。

在裴孔娟的記憶裡,母親對姐弟三人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小學時,他們出門上學后,母親會自學英語、數學,每晚給他們一人出一份作業。

2016年,裴孔娟以高出甘肅省一本線70多分的成績考入蘭州大學。此后3年,裴孔娟連續3次獲得國家助學金,大大減輕了家庭負擔。

2014年,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桑科鎮有了第一所幼兒園。由於享受了全省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建檔立卡家庭幼兒再增加1000元補助、中央財政對平均3300米以上的高海拔民族自治州實施的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學)政策等資助,家住桑科鎮的幼兒才讓鬧日實現了上幼兒園全免費。6歲的才讓鬧日還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但曾祖父滿臉的笑意說明了一切。

裴孔娟和才讓鬧日的例子,是甘肅省所有受助學生的縮影。甘肅在嚴格落實教育部獎、助、貸、勤、免、補等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同時,制定出台了系列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精准扶貧政策,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從學前覆蓋至研究生教育。

近年來,甘肅共免除了全省86.9萬名學前教育幼兒保教費、12.3萬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普通高中學生學雜費、4.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職(專科)院校學生學費和書本費。自2007年至今年6月底,甘肅共資助學生1515.99萬人次,資助資金達304.57億元,資助人數規模由2007年的15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165萬人。

“可以說,資助政策幫助更多的孩子接受了教育,完成了學業。”王海燕介紹,2018年,甘肅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96%、94%,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0.3%、1.8%、5.2%。

學生資助實現精准“滴灌”

夏河縣藏族中學是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規模最大的民族類寄宿制完全中學,如今已是校長的才華杰到校任職已25年,回顧學生資助體系的一步步完善,他感嘆道:“現在的政策好了,沒有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上不起學。”

全校高中生不僅學費和教材費全免,每年還能領取生活補助2168元,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孤殘等困難學生,還能額外領取國家助學金2000元和800元的特殊生活補助。不少學生在學期末還能省下錢補貼家用。

“‘三包’政策下撥的資金,對於學校維持正常辦學、改善辦學條件發揮了巨大作用。”才華杰說,學校的住宿條件全面改善,在校寄宿生統一在餐廳刷卡就餐,免除了就讀期間的生活之憂,學校的教學質量也穩步提升,真正實現了包住、包吃、包學的目標。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統稱“兩州一縣”)屬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資助政策的制定、資助資金的分配上都受到了教育部和甘肅省委、省政府的傾斜。在此基礎上,“兩州一縣”財政克服資金困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學生均享受十五年免費教育,實現了由過去的“人找政策”變成現在的“政策找人”。

精准是學生資助工作的關鍵,甘肅省抓住精准扶貧的重點地區和人群,使學生資助走向精准“滴灌”,切實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甘肅以建檔立卡學生為重點,精准施策,制訂並完善了‘一市一方案’‘一縣一清單’‘一戶一對策’‘一生一辦法’方案,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准識別建檔,並重點納入資助體系。”王海燕說。

從2016年底開始,甘肅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逐步制定印發了包括學前、普通高中、高職階段在內的資助政策。對全省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並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再增加1000元補助,就讀省內高職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的標准免除學費、書本費。2016年至今,共計為415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免除(補助)資金46.8億元。

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資助育人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萃英特聘教授黃亮是土生土長的蘭大人。黃亮來自河北農村,家庭收入主要靠父親打零工。1999年入學時,學校為他辦理的助學貸款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而物理學院基地班1000多元的獎學金和零散的家教收入成了他主要的生活費來源。

“1000多元在現在看來並不多,但在1999年,蘭州的牛肉面小碗才賣1.5元,大碗1.7元。”黃亮說,現在回想起來,這些資助發揮的最深遠的作用,是讓他騰出了更多精力看了大量物理、數學、生物方面的書籍,對后來做理論物理研究打下了牢固基礎。

“蘭州大學地處西部,有一半本科生來自農村,一半的學生來自西部,11%左右的學生是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佔到了近30%。”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介紹,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將資助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保障,把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

不僅如此,蘭州大學還逐步建立起了“獎學金+榜樣”“助學金+感恩”“助學貸款+誠信”“社會捐助+責任”“勤工助學+能力提升”的“五+”資助育人模式。同時,蘭州大學全校3010名干部教師還聯系4628間本科生宿舍,開展“走進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學習、走進學生心靈”行動,為精准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提供了切實保障。

資助工作不僅是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更重要的在於資助過程中在心理、思想上實現育人效果。王海燕表示,甘肅省各級各類學校充分挖掘學生資助工作所蘊含的教育功能,著力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讓學生懂得自食其力和感恩,努力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王家源)

(責編:實習生(曹雯)、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