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打好暑期整頓校外培訓攻堅戰

2019年07月10日08:4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為了爭奪這個龐大的市場,培訓機構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暴利之下,長袖善舞。說得更直白一些,暑假是校外培訓亂象不折不扣的高發期。因此,學校雖然放假,但治理工作不能“放假”。

天氣漸熱,補課漸酣。不少中小學生多家奔走,教育培訓機構盆滿缽滿。於公共治理而言,越是校外培訓進入“黃金期”,越要打好監管攻堅戰。

近日,有關補課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媒體報道仍有在職教師頂風違規補課,也有媒體爆出11歲孩子受不了瘋狂補課要“獨立戶口”……湖南省教育廳日前還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暑期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培訓機構不得用“名校”“名師”概念進行招生宣傳,嚴禁對考試通過率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諾。

對於校外培訓機構來說,“暑期檔”大概比過年還要熱鬧。銜接班、預科班、新生班、提高班、沖刺班、包過班,“總有一款適合你”。每個東奔西走的孩子身后,都跟隨著價格不菲的課時費。為了爭奪這個龐大的市場,培訓機構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暴利之下,長袖善舞。說得更直白一些,暑假是校外培訓亂象不折不扣的高發期。因此,學校雖然放假,但治理工作不能“放假”。

在培訓市場,所謂的“彎道超車”多是拔高乃至搶跑。問題往往呈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內容上的超標超前。比如,一些培訓機構打著“補習班”“奧數班”的招牌,但大部分時間是在進行超前超綱教學——有家長發現二年級孩子上的培訓班,教學內容基本上是三年級的,有的甚至是四年級的學習內容。再看看某些培訓機構的APP,客服雖宣稱“新高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初中畢業生提前適應高中教育,說到底還是偷偷摸摸在幫助學生預習新知識。可見,《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所提出的“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等目標,依然道阻且長。

二是程序上的違規違法。不少地方司法部門提醒家長,暑期校外培訓要防止“入坑”。比如,有培訓機構的報名、收費流程不規范,以較低價格吸引家長報名,但不與家長簽訂書面合同,收費賬戶也不是以培訓機構名稱開戶的銀行賬戶。又比如,在近期北京海澱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就有一些培訓機構承諾“包上知名中學”“參加國外著名舞台演出”等,卻未能兌現,結果引發糾紛。有些培訓機構宣傳時用詞夸張,口頭承諾“名師授課”“一對一教學”“包教包會”等,書面合同中卻無相應約定。沒有書面正規合同,無法查詢企業信息,導致不少騙子機構或灰色機構“挂羊頭賣狗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暑期班亂象叢生,成為歷年來的維權焦點。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學階段學生的校外培訓(參加學科補習或興趣擴展類培訓)總體參與率為48.3%,全國校外培訓行業總體規模達到4900多億元。整個夏天,全國或有上億學生在補課,市場亦在創造天文數字的培訓營收。有人說,焦慮的中國家長成了培訓機構眼裡的“肥美韭菜”。這話或許過於極端,但至少說明一個共識:打好暑期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攻堅戰,不是事關少數人權益的小事,而是關涉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

事實上,教育部門早已未雨綢繆。上個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活動的通知》,重點摸排培訓機構是否存在學科類培訓內容未備案、培訓班名稱不規范、從事學科類培訓教師無教師資格証等情況。隨后,《關於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暑假有關工作的通知》發布,其間專門對“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做了具體要求。這些制度設計若能落到實處,自會成為校外培訓市場的“緊箍咒”。

時下而言,要打好暑期整頓校外培訓攻堅戰,除了廣覆蓋的監督檢查,恐怕還離不開兩個增量的工作:一是發布地方性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方便家長按圖索驥。將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成績,化為看得見的市場信用指南。二是倡導學校利用互聯網思維,以“微課”等學習方式,打造學生健康的暑期生活。如此,既能緩釋家長的焦慮情緒,亦能倒逼低效劣質的校外培訓汰選出局。(鄧海建)

(責編:實習生(王子文)、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