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空巢”不空落 留學生家庭親情濃

2019年07月04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空巢”不空落 學子家庭親情濃

  劉天予(右一)在京學畫期間父母前來看望。

  曲銘碩在留學期間參觀玫瑰園。

  這些年來,中國留學生數量持續增加,造成的“空巢”家庭數量也在增加,並呈現出“年輕態”“長時間”等新特點。有些家長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沒想到自己剛剛步入中年,卻已成為‘空巢’父母了”。

  牽挂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伴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讓子女出國讀書,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不少家長甚至在孩子初中甚至小學階段就為其制定了留學計劃。

  劉天予目前在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攻讀動畫專業。上高一時,他就確定了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出國也是自己做的決定。父母對於劉天予的想法十分支持。他的媽媽說:“起初孩子只是有這個念頭,但並沒有明確目標。我們作為父母,在那時就開始認真思考留學這件事。”

  后來,劉天予如願以償出國留學,相隔萬裡,對他的牽挂與想念成為父母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經常自嘲,自己提前成為了‘空巢老人’。”劉天予的媽媽說。

  曲銘碩剛從日本九州產業大學畢業,她已獨自在日本生活了6年。回憶起決定出國留學時的情景,她說,“當時媽媽不是很支持,她擔心我的安全問題,也擔心我生活上不習慣”。

  “小別離”頻現、“早留鳥”增多,更多中國家長加入了“空巢”大軍。對於獨生子女出國留學的家庭來說,“適應”不只是對身處國外的孩子而言,父母也要做好迎接和適應“新生活”的心理准備。

  相隔萬裡的“特別關注”

  “出國之后,媽媽和我的溝通比以前更多了。”曲銘碩說。

  遠隔重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思念更深、更濃,孩子對父母也有了更多理解與體諒。“春節期間孩子不放假,我們全家人團圓在一起吃年夜飯,唯獨他不在,感覺有些傷感。不過更多的時候是怕孩子孤身在外而感到孤單。”劉天予的媽媽說。

  留學給學子和家長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少改變,對父母來說,孩子所在國家的點滴動態都是自己的“特別關注”的。劉天予的媽媽說,孩子出國以后,她的手機桌面上設置了兩個時鐘,一個顯示北京時間,一個顯示亞特蘭大時間。而每天關注亞特蘭大的天氣預報也成了她的生活習慣。“有時看到新聞報道裡美國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找一下地圖,看看離孩子那裡遠不遠。有留學生發生意外的事件報道,我都會感覺特別揪心,不管是不是他所在的區域,那種情緒是感同身受的。”

  “報喜不報憂”是留學生和家人共同的默契。曲銘碩說,自己和媽媽都是很少把“我想你”挂在嘴邊的人,但盡管媽媽不說,她也能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惦念。“去年,我因為身體原因做了手術,沒敢告訴家裡人。后來媽媽來日本看我,她知道這件事后一整夜都沒睡著。其實,我后來知道媽媽有一次在國內摔倒住院了,他們怕我擔心,也沒有告訴我。”

  理解父母是最大收獲

  李雨晗目前在英國利物浦大學讀書,一年多的國外生活讓她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的愛。“我學習壓力大,經常會熬夜學習,媽媽要是知道了就會偷偷抹眼淚。”她說,“以前在家時我經常和家長拌嘴,但現在,哪怕一天沒視頻聊天,父母都會特別想我,我也特別想他們。”

  “在國外,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是對我的鍛煉,讓我成長不少。反思以前的自己真的很不懂事,留學最大的收獲就是教會我如何更好地愛父母。”她說。

  劉天予留意到,自己離家后,父母每天的餐單都變簡單了。“我在家時幾乎每頓都是三菜一湯,我出國后,家裡隻剩下父母,他們就吃得很簡單,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我管頭管腳了,平時發條信息過來都怕打擾我學習,”他說,“我現在就是希望好好學習,畢業后順利找到理想工作,幫父母多分擔一些。”

  對於學子來說,未來無論是回國就業還是在國外繼續深造、工作,這段短暫的家庭“空巢”經歷都會讓他們更加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無悔付出。留學使學子與父母的空間距離遠了,但和父母的心卻貼得近了。(高佳)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