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畢業季·最后一課

2019畢業季的“最后一課”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寄語2019屆畢業生:自立自強 科學報國

2019年06月27日09:4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武漢大學校長 竇賢康(武漢大學/供圖)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前不久才和大家在“九一二”操場合影留念,今天就要送你們離開母校。作為校長,也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心裡十分不舍,相信你們的心情也是一樣。近年來,學校努力把畢業典禮辦得庄嚴和盛大,除了彰顯對學術的尊重和敬仰,也是為了給你們的大學生活留下最美好、最難忘的臨別記憶。

這幾年的“珞珈時光”,母校和你們一起奮斗、一起成長。學校大力倡導更加崇尚學術、更加追求卓越、更加關愛學生、更加擔當有為,通過大力引育高水平人才、優化培養方案、開設高質量課程,為你們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資源﹔通過配齊選強輔導員隊伍,為你們成長成才更好地引路導航﹔通過改造教室、修繕宿舍、升級食堂、翻修運動場館,為你們創造更加舒心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校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希望以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出最優秀的學生。

當然,你們也是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見証者。你們見証了學校入選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見証了學校對人才的空前重視以及高水平人才數量的大幅增長,見証了學校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重大研究成果的突破,見証了學校成功發射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如今的武大,辦學的標准越來越高,與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越來越近。母校以你們為榮,也希望你們每個人為母校感到更加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你們畢業的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你們生逢其時,在國家最蓬勃發展的時代學習和成長。回顧這百年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重道義、勇擔當的知識分子,他們是社會的良心,是民族的脊梁。

100年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那個年代,與你們年齡相仿的一批青年知識分子,以追求“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努力探索救亡圖存之路,挺身而出,奮起抗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之歌。

70年前,國家新建,百廢待興。一大批知識分子以科學興國為己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新中國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這其中,就有研制出第一座軍用核反應堆的“中國核電之父”歐陽予院士、中國計算機事業創始人之一張效祥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俞大光院士等武大校友,他們推動了新中國在多個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40年前,改革開放,百業待舉。又是一大批知識分子勇立改革潮頭,在經濟、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敢闖善創、建功立業。這其中,就有以泰康人壽創始人陳東升,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中國兵器首席專家、中國99A式主戰坦克總設計師毛明為代表的武大校友,他們胸懷振興國家的志向,勇當改革先鋒,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到來的新時代,武大人瞄准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攻堅克難,為“北斗導航”提供更精密的位置服務﹔在以“紅蓮型”為代表的雜交水稻研究領域孜孜以求,為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作出重要貢獻﹔在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交叉前沿領域,為維護邊界與海洋權益積極貢獻“武大智慧”﹔還有一大批從事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的優秀學者,甘於寂寞、潛心鑽研,產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原創成果。

回望來路,新中國從艱難困苦中一路走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塑全球創新版圖,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屢屢抬頭。面對發展的不確定性,隻有大力弘揚自立自強的精神,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把握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的重任,無疑落在包括你們在內的新一代中國知識分子身上。武漢大學作為一所國家賦予重任、社會寄予厚望的國家重點大學,培養的是民族的精英和社會的棟梁。進入新時代,國家需要你們以自立自強之精神、擔綱科學報國之重任!

我希望你們用心錘煉攻堅克難的勇氣,身處逆境要有永不言棄的堅韌,面對挑戰要有迎難而上的果敢﹔我希望你們始終秉持篤行實干的精神,不論是繼續學術深造,還是走向工作崗位,一定要打好基礎,苦練內功﹔我希望你們戮力鍛造自主創新的本領,大膽探索未知,勇於批判質疑,敢於並成就“從0到1”的首創之舉。

同學們,自立自強是一代代武大人流淌和傳承的血脈,科學報國是武大人永恆的情懷和擔當。在你們身邊,已經有很多同學做出了表率。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5級博士生何海龍同學潛心科研,在校期間就在《Nature》發表高水平論文,畢業后選擇在學術道路上繼續深造,努力踐行科學報國的夢想﹔水利水電學院2015級本科生嘎次同學,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回到西藏建設家鄉﹔由我校化學學院2014屆本科畢業生謝肖創辦、你們這屆畢業生中也有許多同學參與過的“清泉計劃”公益組織,通過進行水質檢測、開展公益調查、捐贈淨水設備等志願接力行動,一屆接著一屆學生干,隻為了讓農村貧困地區兒童喝上干淨的水,充分彰顯了武大學子強烈的社會擔當﹔還有你們中的很多同學,即將奔赴國家經濟建設主戰場和基層一線,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人生的新篇章。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武大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愛國報國的家國情懷和追求卓越的時代擔當。我相信,你們未來一定能夠在廣闊的天地中盡情翱翔,成就精彩人生!

每年畢業的時候,我都會把校友喻杉寫給母校的一首散文詩送給畢業生。今天,我同樣把這首詩送給你們,以此表達母校對你們的依依不舍之情:

武大的學子也是樹

是帶著武大之樹的魂魄走向四面八方的

武大學子的根不管植於何處

總會有一支伸向珞珈山

請你們記住,無論將來飛得多高、走得多遠,你們永遠都是武大的孩子。當你們累了、倦了,母校的懷抱永遠為你們敞開!

(責編:實習生(曹雯)、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