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中俄教育合作現狀與願景

2019年06月13日08:5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2019年是中俄關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兩國將迎來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成立20周年。70年間,中俄教育交流為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中俄人文交流機制建立20年來,中俄教育合作深入發展,為其他各領域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俄教育合作交流機制不斷完善

教育對增進中俄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友誼與合作起著基礎性、先導性、廣泛性和持久性的作用。早在1992年12月,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文化合作協定》,該協定對中俄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做出了最初協定,提出要互派專家學者,提供獎學金,簽訂學位學歷互認協議,建立高等院校間直接聯系,互換教科書,互相學習對方語言等。

2000年11月,在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的框架內,中俄兩國政府成立了副總理級的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委員會下設教育、文化、體育、衛生4個合作分委會,同年12月召開了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簽署《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談紀要》。2001年,教育合作分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此后,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及其下轄的教育合作分委會每年在中俄兩國輪流召開例行會議,對該年的人文及教育交流情況進行總結。隨著兩國人文交流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展,2007年7月,根據雙方協定,將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改為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以涵蓋更多的領域。

今年將召開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第20次會議,以及中俄教育分委會第19次會議。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及其下設教育委員會的工作為促進中俄教育合作交流,引領中俄教育合作交流機制化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06年11月,中俄兩國教育部達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俄羅斯聯邦科學教育部教育合作協議》對中俄兩國在教育領域合作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盡的規定。

中俄教育合作交流成果豐碩

留學生和人員交流是人文交流的主要內容,中俄留學生及人員互換人數顯著增長。1995年,中俄兩國簽訂了《中俄相互承認學歷、學位証書的協議》,按照協議,中國高中生或獲得職業高中、中專、成人教育和自學考試畢業証書者,均可申請留學俄羅斯高校。這一協議的簽訂從制度層面為中俄留學生交流創造了便利。

2012年,中俄簽署的《中俄人文合作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兩國互派留學學生人數要達到10萬人,從國家政策層面對中俄留學生及人員交流給予一系列支持。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設有“中俄藝術類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設有面向本科生,面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的“赴俄羅斯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支持優秀自費生攻讀更高一級學位的“在俄優秀畢業生支持計劃”。俄羅斯設立的“教育出口”計劃希望吸引更多中國留學生到俄羅斯學習,俄羅斯很多高校將爭取中國留學生作為外事工作重點,莫斯科大學、聖彼得堡大學等知名大學官網可以用中文瀏覽部分內容,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和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分別在哈爾濱和上海設代表處。

在各項政策支持下,中國赴俄留學的人數逐年增多,據俄羅斯的統計,2000至2001學年,中國在俄留學生人數為6100人﹔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俄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接近3萬人,就留學生數量而言,中國留學生數量僅次於哈薩克斯坦,佔第二位。最近幾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增速明顯,2017至2018學年與上一學年相比,增加近10%。俄羅斯在華留學人數也呈現增長態勢,1997年,來華留學人數為557人,2007年這一數字增加到7261人。目前,俄羅斯在華學生人數近2萬。

在中俄人文交流機制框架下,語言交流形成了穩定的合作機制。2005年11月,兩國政府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在俄羅斯聯邦學習漢語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習俄語的協議》,規定雙方將盡可能促進和提高對方國語言在本國的教學,並提出了互派語言專家教授俄語和漢語、互派留學生、互換教材、支持俄語和漢語中心開展工作、舉辦語言大賽等具體合作內容,這一協議成為促進中俄開展語言教學合作的重要文件。

此外,“國家年”“語言年”等主題年的設立,“漢語橋”中文比賽和“俄羅斯風採”大賽的開展也極大地推動了俄羅斯聯邦漢語教學和中國的俄語教學。2007年,在俄羅斯“中國年”期間,在俄開設7所孔子學院。截至2019年,在俄羅斯共設有19所孔子學院、5個孔子課堂。俄羅斯在中國設立的俄羅斯文化中心計35個。學習和開設俄語和漢語的學校和學生數量均有所增長。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開設俄語專業的高校有153所,開設公共俄語教學的高校約150所。在中小學階段,已有83所中學開設俄語課程,6所小學開設俄語課程。俄羅斯共有230所學校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學生達2.6萬人,其中有80余所中小學校中小學校,學習數為1.2萬人。自2019年以來,漢語將進入俄羅斯中等普通教育結業性考核體系,並作為第五外語進入國家統一考試。

中俄人文交流機制極大地推動了中俄高校間的合作。目前,中俄兩國聯合成立了11個同類大學聯盟,以及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西伯利亞地區大學聯盟、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高校聯盟兩個區域性大學聯盟。大學聯盟的建立為中俄高校間開展交流與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人文交流機制框架下,中俄兩國高校間合作大幅增長,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內容更加豐富。據俄羅斯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150所俄羅斯高校與約600所中國高校建立了伙伴關系,簽署了950項合作協議,僅莫斯科一地的高校就與200多所中國高校建立了伙伴關系,合作專業涉及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化學工藝、計算機專業、土地資源管理、金融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等。

“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是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方合作機制在教育領域取得的重要合作成果,聯盟成立於2017年6月,發展迅速,目前成員高校多達82所。“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框架內的高校合作是中俄高校與雙方科技、人文合作深度深入融的新的模式。

中俄教育合作的願景

持續擴大雙向留學規模,優化留學生專業及學歷結構。隨著中俄兩國各領域、各層面合作的不斷深入,“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兩國對於精通兩國語言的專業人才的需求旺盛。對於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旺盛決定著需要繼續擴大中俄教育交流,包括需要進一步擴大中俄雙向留學規模。近20年來,中俄雙向留學生數量持續增長,雙向留學規模明顯擴大,但留學生學習專業和學歷層次均有待優化,以俄羅斯來華留學為例,從專業選擇看,七成以上在華就讀的俄羅斯留學生選擇漢語文學類專業﹔從學歷角度來看,七成以上在華就讀的俄羅斯學生為進修生(非學歷生)。在持續擴大雙向留學規模,努力實現2020年雙向留學人員總數達到10萬人目標的同時,需進一步優化留學生專業結構,提升留學層次。此外,中俄兩國在優勢專業方面具有一定互補性,各自擁有一些相對優勢的專業,如俄羅斯在航天、航空、材料技術比較發達,我國在輕工、電子、通信技術比較先進,應側重兩國優勢專業方向的留學生選派。此外,應進一步鞏固在中俄兩國開展俄語和漢語教學的基礎,繼續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互設孔子學院和俄語中心。

推動中俄教育交流智庫建設,支持開展深度研究。從2000年成立“中俄教文衛體合作委員會”至今已經進入第20年,對於中俄人文交流發展歷程及成果的反思和研究,對於教育交流合作的研究與反思對提高中俄人文交流,包括教育交流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這方面的研究,特別是系統深入的研究數量極少。反映中俄教育交流成果的重要數據,如中俄互換留學生學習情況、中俄合作辦學層次和類型等情況的數據亟待完善。與迅速發展的中俄教育合作的實踐相比較,對於中俄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反思與研究的相對滯后,而這種滯后性勢必影響中俄教育交流的實踐和效果。基於此,為推動中俄教育交流的可持續的、內涵式發展,需要加強中俄人文交流及教育交流的數據庫建設,合作開展針對中俄教育交流成績與問題的調查研究,組織中俄教育合作項目評估,提高交流與合作的有效性。

以人文交流機制項目為引領,促進中俄教育內涵式發展。在中俄人文交流機制框架,充分發揮人文交流機制項目的引領作用,促進中俄教育合作提質增效。為此,建議在人文交流機制框架內,有針對性地支持中俄教育的基礎性研究,深入了解中俄教育的價值追求,教育法律及政策基礎,教育體系運行的基本原則等。在此基礎上研制中俄人文交流機制項目的准入機制、過程監測和效果評估體系,對人文交流機制項目實行定期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在鼓勵教育合作內容和形式的創新的同時,對開展中的、效果不錯的項目予以特別支持,充分發揮人文交流機制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中俄教育合作交流務實發展,對提升兩國教育水平,滿足兩國人才發展需求發揮應有的作用。(姜曉燕)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13日 14版)

(責編:王子文(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