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今年高考落幕

報名人數突破千萬 考題體現全面育人

本報記者  趙婀娜
2019年06月10日04: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月8日,高考結束后,考生沖出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考點。當日,全國部分地區2019年高考結束。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攝

  2019年高考落幕,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31萬(不含高職擴招補報名人數)。教育部門會同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實施多項舉措,維護考試安全、治理考試環境、整肅考風考紀,保障招生考試工作安全、平穩進行。

  各地實施多項舉措,保障考試安全、順利進行

  教育部要求各地嚴格進行全流程檢查,實現對制卷、運送、保管、分發、施考、評卷等全過程監管,確保試題試卷安全。各地教育部門會同保密部門對保密室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排查,採取一崗多控、人技聯防等辦法,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同時,各地會同公安等部門集中開展考前“拉網式”安全排查,加強對考點和考生集中場所檢查,確保考生和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從5月開始,“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陸續開展,重點偵查販賣作弊器材、發布涉考不良信息、組織助考活動、非法招募替考“槍手”等危害考試安全、擾亂考試秩序、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團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各地進一步加強考點入場管理,積極採取多種檢測手段,防止考生和涉考人員攜帶高科技作弊工具進入考場﹔採取多証核對、人機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同時,各地教育部門逐級、全員簽訂考試安全責任書,切實提高監考教師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

  命題回應時代主題,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

  記者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採訪了相關專家,專家們一致認為:2019年高考命題依托高考評價體系,推進高考內容改革,機制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性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

  以語文命題為例,試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展現五四運動百年來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和接續奮斗,突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成就,發掘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試題以智育為基,持續深化新時代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精准落實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課程標准,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在增長知識見識、注重能力考查、凸顯應用導向、突出情境設計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試題助力體美勞教育,精心擷取素材,科學體現素質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英語各套試卷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和勞動精神的考查。

  物理試題突出學科主干內容,創新試題情境設計,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增強試題與體育運動、生產勞動、科學技術發展的聯系,引導考生提升綜合素質﹔化學試題選取古代化工方面的優秀成果和我國化學工作者在化學領域取得的科研成就,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和奮斗拼搏精神,實現良好的選拔功能和積極的育人效果。

  地理試題通過精選素材、創新情境、巧妙設問,深入發掘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助力素質教育發展﹔歷史試題注重彰顯歷史學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價值,體現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導向,重點考查核心價值、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生物試題充分發揮生物學科育人功能,創新試題呈現方式,體現勞動精神。

  考生要提高警惕,謹防“內部大數據”等謠言騙局

  每年高考結束,成績公布前后,網上總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閱卷工作極不嚴肅,閱卷教師甚至不管對錯,亂打分。事實証明,發布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於好奇,還有的高考成績落差比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一廂情願認為是閱卷出了問題,武斷猜測、亂發信息。教育部門和網信部門、公安機關提醒廣大考生:高考閱卷是非常嚴肅的工作。目前通行的網上閱卷,從制度設計到實際操作更加體現了公平公正。同時,閱卷有嚴格的評卷質量監控程序,對評卷員的評卷質量進行全程檢查、復查和修正,全程監督、糾正評卷工作可能出現的寬嚴把握不一的現象。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長經熟人介紹或網上獲悉,得以認識能通過“黑客”進入高招辦系統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績,同時索要高價“服務費”,學生們就能得到滿意的成績。教育部門和網信部門、公安機關提醒廣大考生: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也行不通。因為高考網上閱卷並非在互聯網上,而是採用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績發布前都做了原始數據存檔和數據異地備份,通過網絡公布后,考試院會對網上信息進行監控匹配,網站均設立嚴密的防黑客病毒攻擊系統。

  此外,每年高考志願填報前夕,總有中介或網站宣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各地教育考試院已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機構或企業合作,考試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對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數據均已進行公開,報考志願前均向考生印發了志願參考資料供研究填報。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純屬造謠,無非是營銷口號,其數據的准確性還有待推敲,而且志願填報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考生本次高考發揮會影響成績變化、別的考生志願填報情況等。教育部門和網信部門、公安機關提醒廣大考生:在面對這些填報志願APP、廣告時需謹慎,提高警惕。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0日 12 版)
(責編: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