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凸顯育人功能 考查關鍵能力

2019年06月09日09:12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6月8日上午9點,2019年高考文科綜合開考。今年文綜試題命題思路是什麼?各科目有哪些特點和創新?體現出怎樣的教改風向?據此,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進行了解析。

思想政治:

聚焦時代主題,堅持立德樹人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聚焦‘六個下功夫’,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引領,按照全面發展的要求豐富考查內容,推動考查形式創新,更好地發揮高考育人功能,引導學生奠定支撐終身發展的堅實思想政治素質基礎。”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說。

“全國Ⅲ卷第39題,以河南省蘭考縣委繼承弘揚焦裕祿精神,帶領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為背景材料,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另一方面使學生領會到,雖然時代發生了深刻變化,但艱苦奮斗精神沒有過時,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命題專家舉例說。

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一帶一路”、脫貧攻堅、依法治國、對外開放等重大時代主題考查學科主干知識,今年的思想政治試題的一大特點,充分體現出高考內容改革的要求。

全國Ⅱ卷第39題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原則與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相結合,考查學生對為什麼堅持這些基本原則的理解,明確黨的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精准扶貧等原則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脫貧攻堅工作。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的思想政治試題還突出了對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考查。

全國Ⅳ卷第24題要求學生懂得擴大開放對國內企業可能造成的挑戰,進而運用企業運營的相關知識,從品牌、研發、品質、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試題既貼近社會現實,又富有經濟內涵,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基於所學知識深刻理解國家戰略、關注經濟現象、思考應對策略。

全國Ⅳ卷第23題,列舉了網絡時代信息數據急劇增長下出現的認知現象,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對“事實因被忽視而消失”的觀點加以辨析,引導學生通過批判性思考,辯証地分析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認識與事實的區別,以提升思維的品質。

歷史:

緊扣“一核四層四翼”,突出考查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

“2019年高考歷史試題注重彰顯歷史學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價值,體現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導向,重點考查核心價值、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有利於高校選拔新生,有利於引導中學教學。”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說。

今年的高考歷史學科命題特別注重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不僅有學科內部不同模塊之間,如中國史和世界史、橫向與縱向間的綜合,更有不同學科間、不同能力和素養間的結合。很多試題將歷史元素與政治、地理、經濟、文學、藝術、道德修養、價值理念等融為一體,從多個向度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2019年高考歷史學科命題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不斷深入推動高考考試內容改革。

“2019年高考歷史試題處處彰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該命題專家舉例說,全國Ⅲ卷第25題通過佛教傳播過程中造像服飾、表情的區域差異,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引導考生增強對歷史上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的理解和尊重,樹立正確的文化觀。

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四層”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個圈層環環相扣、層層疊加。例如,全國Ⅱ卷第32題考查人文主義思想注重人的價值的思想特點,強調對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考查﹔全國Ⅱ卷第42題要求考生獨立提出歷史見解,對已有歷史認識進行審辨式思考,著重考查歷史學科關鍵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維﹔全國Ⅱ卷第28題要求考生辨別史料真偽,考查其在辨別史料作者意圖的基礎上運用史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全國Ⅲ卷第40題通過對漢代和羅馬帝國國家治理方式的比較,強調漢代在確立中國基本疆域、強化民族認同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和文化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時,今年的高考歷史試題充分體現了“四翼”(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要求,在考查學生主干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外,注重考查學生對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融會貫通,以及運用學科知識和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發現新問題、得出新認識的能力。

地理:

注重推理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從整體看,2019年高考地理各套試卷以穩為主,穩中求進,在試卷形式、內容比重、呈現方式、試題風格等方面基本延續往年特點,給考生熟悉感,試題通過精選素材、創新情境、巧妙設問,深入發掘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

“試題充分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地理試題聚焦能力考查,不僅考查邏輯推理能力,還考查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目的是為高校選拔基礎扎實、具有創新潛質的學生。

高考地理試題從整體性的視角,注重對學生地理過程推理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夠綜合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整合學科知識與能力,橫向聯系、縱向貫通,面對真實、復雜的現實情境解決問題。例如,全國Ⅰ卷第37題,以湖泊演化為線索,充分體現了地殼、湖泊、地形、氣候等各種自然體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理念,同時,將區域聯系和區域過程展示給考生,要求考生具有要素綜合、空間綜合與時間綜合能力。

地理學科與生活、生產實際密切相關,試題通過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確理解與熟練掌握學科主干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與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促進考生真懂會用,學以致用。全國Ⅰ卷第6—8題,通過提供小尺度森林鐵路地圖,既包含當地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信息,也包含歷史發展等人文地理信息,考查考生從日常生活和身邊事物中思考、探索和發現地理問題的能力。

“這也引導學校在地圖的教學上,由學習地圖知識,轉為培養學生利用地圖工具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該命題專家分析說。

今年地理試題還通過增強開放性和探究性,引導考生運用創新的思維方式應對問題情境。例如,全國Ⅱ卷第37題第4小題,通過設置開放性任務,要求考生能夠圍繞滑雪場的利益相關者及其關系,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思路,突出考查獨立思考能力。 (王家源 趙秀紅 焦以璇)

(責編:曹雯(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