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第十四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葉熱托裡肯·巴達義: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2019年05月24日10:12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西北防線的戍守者,邊關村民的“翻譯家”

第十四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葉熱托裡肯·巴達義

相關新聞:

"祖國在我心中"界碑描紅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新疆塔城舉行

23日下午,由人民網、陸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聯合開展的“祖國在我心中”界碑描紅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新疆塔城軍分區小白楊哨所舉行。人民網、陸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新疆軍區政治工作部領導出席。

“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北京化工大學退役大學生士兵葉熱托裡肯·巴達義,曾經也是一名邊防軍人,在當兵的歲月裡讀懂了戍邊的光榮。他激動地說:“能為祖國界碑描紅是最自豪、最興奮的事!我將帶著邊防戰士的堅韌和勇敢,在菁菁校園中書寫人生更燦爛的篇章。“ ......點擊查看詳情>>

葉熱托裡肯,就讀於北京化工大學法學專業。2016年5月,他毅然報名參軍。因為害怕體檢沒通過,最后空歡喜一場,直到他收到了審核通過的通知,這才放心的告訴了父母。當他得知被分配在新疆服役后,更是激動萬分。作為一個出生在新疆的哈薩克族學生,來到北京求學后還能有機會參軍回到新疆,這個機會讓他非常珍惜。

“西北第一哨”的解放軍漢語教師

三年前,他來到新疆白哈巴服兵役。這個有著“西北第一村”佳譽的邊陲村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哈巴村是一個多民族村庄,所處地理環境偏遠,有一句話叫“一座氈房就是一個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名哨兵”。村民接觸國語的機會很少,跟漢族同志交流就成了問題。因此,為了使軍民關系更親近,以及更好的做好守護邊境線工作,他擔任了連隊的翻譯。

有一次當托裡肯完成了一天的巡邏任務疲憊地趕回營地時,坐在連隊門口的一位大爺迎面蹣跚而來,激動地用哈薩克語告訴托裡肯他家的幾隻羊越過了第一道警戒網。老人家急切地用手指著已近地平線的夕陽,比劃著說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給其他戰友說清事由。托裡肯安撫了大爺幾句趕忙向連長匯報了情況,最終經過一個小時的摸黑尋找,托裡肯和戰友們順利把大爺的幾隻羊趕出了警戒區。當聽到老人家開心地連連直道:“解放軍萬歲”時,他一天的疲憊瞬間一掃而空。

在與村民們相處的一段時間中,托裡肯發現軍民之間交流存在障礙,於是他在村裡便有了“老師”這一稱號。為了搭建軍民溝通的橋梁,他在連隊裡為牧民們開設了漢語課。后來,也許是認真活躍的學習氛圍打動了更多牧民,越來越多的牧民參與了進來,為了給牧民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他申請了閑置的乒乓球室的使用權,又從倉庫了找來了幾套桌椅,甚至復印了幾本小學語文書作為教材,就這樣,他和牧民們的漢語課堂步入了正軌。

除了教牧民們漢語,他還會與牧民一起開展活動,如“軍民運動會”。拔河、射箭、摔跤、賽馬……邊關戰士和哈薩克族、蒙古族牧民同場競技,馬嘶、犬吠、觀眾叫好,藍天雪山下,這裡有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第十四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葉熱托裡肯·巴達義

冰雪巡邏路上的生死大營救

美麗風景背后伴著想象不到的艱辛。巡邏路上多是險山陡坡、泥沙草潭、又常有狼、熊等野獸出沒。這裡還有每年長達8個月的雪期,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0度。記得一次托裡肯和戰友們在巡邏途中發現一輛上山的越野車陷入雪窩無法前行,據被困車輛司機說,車裡是他的親家,在山上的氈房裡突發高血壓昏迷不醒,急需送到醫院救治,命懸一線的時刻車子卻深陷雪窩,無法前往救治患者。於是,連長帶領托裡肯和幾名邊防戰士挖雪開道。最終,看著越野車安全駛下山,他們才放下心,繼續前往防區巡邏。身子雖然凍的已漸麻木,但是心裡卻無比的高興,看到戰友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讓托裡肯體會到人民子弟兵為人民服務的幸福,如此難忘。繼續上路,還有面對偷渡分子的緊急時刻,還有與惡劣天氣做斗爭的艱辛,但是達到界碑時的喜悅勝過一切艱難險阻,擦拭界碑的庄嚴和神聖。很光榮,祖國最遙遠的土地,有他曾守護過。

他的別樣“兄弟”——軍馬“蛋蛋”

由於邊防線常年積雪,地勢崎嶇,機動車輛在這裡派不上用場,所以巡邏隻能靠原始的方式——騎馬巡邊防線。

老班長就給他分配了一匹叫蛋蛋的軍馬,它有一身紅褐色的毛,溫和,勇敢,也很要面子。每次巡邏的時候,它都氣勢雄壯,四蹄生風,走在巡邏隊的最前面﹔它也很有耐力,再長途的巡邏任務也沒有一次發脾氣、不想走。它就像他的兄弟,他的親人,伴隨他走過了最美好的時光。

172公裡的邊防線,一年至少要巡邏10次。春節前夕是托裡肯和蛋蛋的第一次遠途巡邏,全程超過130公裡。他們一行五人五馬,沿途翻雪山、過冰河、穿越原始叢林和無人區。出發當天沒走多遠,蛋蛋踏上一處暗藏的雪坑,一個踉蹌托裡肯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跌倒在過膝深的雪中,慶幸的是他與蛋蛋都沒有受傷。在巡邏的必經之路上,一條幾十米寬的阿克哈巴河支流橫亙在他們面前,由於冰面過於濕滑,蛋蛋沒站穩,他們一同摔倒在冰面上,最后托裡肯牽著蛋蛋小心翼翼地渡過冰河。上岸后,托裡肯與戰友們燃起篝火烘干被雪水和汗水打濕的衣服和鞋。太陽落山前,他們搭起帳篷,吃著壓縮干糧,回望著有驚無險的一天。在歷經四天三夜的長途巡邏后,他們回到了連隊,圓滿的完成了巡邏任務,托裡肯和蛋蛋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喜悅和激動。

塞北溫情時常在,邊關冷月亦溫存

為了學到更多的技能,托裡肯主動挑起了隊裡其他的擔子:新訓班長,翻譯,副班長,軍馬飼養員,牧民漢語老師,執勤負責人...當他因為這些榮獲三等功的時候,他並不認為這是勞苦功高的體現。反而能在自己熱愛的一方熱土上發光發熱,恰好他的光和熱照進了有需要的人們眼裡,心裡。不來一次邊關,永遠不知道戍邊人堅守邊關的偉大。這裡沒有燈紅酒綠般炫目的生活,卻有戰士們的風花雪月,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踏冰臥雪,月是邊關冷月。

(責編:郝孟佳、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