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視出現隱憂 如何做好“防”和“控”?

當前,我國各年齡段青少年的近視呈現發病年齡早、進展快、程度深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而大學生已高達90%。
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依賴、課業負擔繁重……隨著當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視的發生率正在不斷攀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14億近視人口,其中近半數在中國。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預計到2020年,中國近視人群將突破7億人,高度近視人群將達4000萬∼5150萬人。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的青少年近視問題如此嚴重?我們能遏制這種情況蔓延嗎?
1.近視是種現代文明病,全球發生率都在上升
事實上,近視是種現代文明病。“不僅在中國,全球的近視發生率都在上升,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指出,過去人們常認為,戴眼鏡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征,可如今,“低頭族”隨處可見,近視人群日益增多,特別是很多兒童及青少年,早早地加入到“近視大軍”中。
的確,由於科技不斷發展,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現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讀書看報寫字,還要使用各類電子產品,特別是長時間使用手機。過去人們總愛說“玩手機”,隨著移動終端興起,人們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手機的功能不斷拓展,幾乎涵蓋了娛樂、學習、醫療、訂餐、叫車、購物等方方面面,因而,不夸張地說,手機是多數現代人生活中的“剛需”。“人們對手機依賴的加劇,加之不注意保護視力、過度用眼等,都是導致近視發生率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付晶強調,這種狀況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尤為嚴峻。
近視不僅給生活造成不便,還會降低國民素質,成為公共社會問題。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了解,無論是征兵還是招飛行員、消防員等,對視力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但近視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少。近年來,在征兵中因視力不達標被淘汰者大有人在。據悉,由於近視率太高,中國民航招飛隻得降格要求。新版民航招飛體檢規范中,不僅放寬了對視力的要求,部分做過近視手術的人也被允許報考。種種問題,均已經顯示出中國作為“近視大國”的現實隱憂。
2.嬰兒出生自帶遠視儲備,但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消耗掉了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發展出了對抗近視的遠視儲備。嬰兒在出生時,其實都是遠視眼。這種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
付晶解釋說,剛剛出生的嬰兒通常都是遠視眼,在未來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僅身體會成長,眼球也會成長,眼軸隨之變長,遠視度數逐漸趨於正常,這個過程稱之為人眼的正視化。但現在很多孩子過早出現了近視,也就是將“遠視儲備”過早地消耗掉了。
付晶說,過去接診的兒童患者中,弱視斜視較多,近視較少,且農村兒童的近視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兒童。但現在,前來就診的兒童多是近視問題,特別是暑期門診時,七成以上都是家長帶孩子來看近視的。不僅如此,過去近視高發多是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的,但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已經近視了。
“一些隻有三四歲的孩子,一檢查居然度數很高。”對此,付晶非常痛心。
3.過早近視的孩子發生高度近視的風險大大增加
除了人數多,近視低齡化、重度化也亟須引起重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為70%,居世界第一﹔小學生近視率接近40%,而美國的中小學生近視率僅為10%。
很多人會認為,近視並沒什麼大不了,配副眼鏡、做個手術就解決了。付晶說:“過早發生近視,未來出現高度近視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高度近視又會增加致盲風險。”
據了解,隨著近視度數的不斷加深,眼軸會被過度拉長,導致各種眼病高發。調查發現,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人群,發生視網膜脫落、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等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很多。這些眼病均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失明。而這些問題,通過戴眼鏡或者手術都不能得到解決。
付晶強調,近視一旦發生就不可逆,這是因為眼軸一旦被拉長就無法再恢復。目前所有的方法,如配鏡、激光手術等,都隻能矯正視力而非治愈,任何治愈近視的說法都是不可信的。有些家長給孩子驗配的角膜塑形鏡,除了能起到暫時矯正視力的作用,還能延緩部分近視的進展,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可見,預防近視絕非小事。
4.研究表明,陽光或含有保護視力有益成分
怎樣才能保護好兒童及青少年的視力健康,遏制住近視高發的態勢?專家強調,首先是做好預防。
對於預防措施,付晶說,過去普遍認為,除了遺傳因素,近視主要是由於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造成的,但最新研究發現,日照不足也容易發生近視。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兒童每周多在戶外玩耍1小時,患近視的風險將降低2%。還有很多研究也証明,戶外活動是近視眼的獨立保護因素,因為陽光裡面有一些物質,可能與眼球發育及抑制近視發生有關,所以晚上戶外活動,是達不到控制近視的效果的。因此,建議兒童及青少年多進行有效戶外活動。這需要幼兒園及學校積極配合,保証兒童及青少年在白天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最好保証平均每天兩小時左右。
5.兩個40很重要:保持40厘米距離,用眼不超過40分鐘
付晶強調,控制用眼時間,特別是控制持續用眼時間也非常重要。我們一方面要減輕課業負擔,另一方面要科學用眼,讀書寫字、使用電腦時間不要過長,一定要控制時間,注意休息,切忌兒童及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特別是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更要注意改變不良用眼習慣。無論是看書、寫作業還是使用電腦、手機,都要保持30∼40厘米的距離,每用眼40分鐘左右,應遠眺幾分鐘。
付晶認為,保護兒童視力,關鍵要做好“防”和“控”,進而推動建立科學的近視防控體系。所謂防,是指防止近視的發生,控則是指控制近視的進展,這就需要家庭、幼兒園、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等各盡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6.一旦發現近視要盡早查明“真”“假”,以便盡早干預
此外,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視力,從而盡早發現問題,盡早干預。
付晶提醒,家長和老師要更加關注孩子的眼健康。有些孩子在看黑板或者遠處時,會不自覺地瞇起眼睛,這就有可能是近視,應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如果確認是近視,還要區分“真”“假”。
付晶解釋,部分兒童的近視是由於睫狀肌過度調節引起,這種過度調節通過放鬆肌肉后有可能恢復,這就是假性近視。而真性近視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消除,需要及時干預。例如佩戴度數合適的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或者使用角膜塑形鏡。
判斷是假性近視還是真性近視,要具體看散瞳驗光以后得出的度數。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孩子的近視度數淺,或者認為戴眼鏡影響美觀、角膜塑形鏡太麻煩等,就放任不管、聽之任之。要知道,長期疲勞用眼會導致近視進展更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