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7載的堅持 熊曉琳:讓思政課有深度有溫度

裴劍飛
2019年05月09日08:24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熊曉琳:讓思政課有深度有溫度

熊曉琳用音樂舞蹈作品講思政課。 通訊員 任潔 攝

“一定要提前准備,晚一分鐘就搶不到了。”每學期選課的時候,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熊曉琳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格外“搶手”。看視頻、唱歌謠、播報新聞……熊曉琳的課堂改變了不少學生對思政課的固有印象,他們感嘆:“沒想到思政課還能上得這麼鮮活有趣!”27年來,熊曉琳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等課程。在她看來,思政課不僅是知識的講授,更是價值觀的塑造,能夠讓學生一輩子受益。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用音樂作品講家國情懷

“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餐餐味道香。”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熊曉琳用《北方吹來十月的風》《拿起武器鬧革命》《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等歌曲帶領學生重溫歷史,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這種把音樂舞蹈素材運用於教學中的方法正是熊曉琳講思政課的一大特色,她的資料庫裡積累了500多首歌曲,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都能巧妙地對應和結合。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第一堂課上,熊曉琳帶同學們聽了一首《你的名字,我的力量》,引導他們思考馬克思留下了什麼,為什麼他能夠成為我們的力量﹔講“中國夢”時,熊曉琳用了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夢也是每個人自己的夢,大家都應該成為建設者和奮斗者。“聽一聽歌曲,講一講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久遠的歷史和抽象的理論就變得鮮活起來了。”熊曉琳自己就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她認為,音樂是最能觸發情感的東西。有時候,學生會覺得思政課的內容跟自己沒什麼關系,但是當他們用歌曲唱出來的時候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熊曉琳還計劃以后專門開設一門選修課,就講《音樂作品中的家國情懷》。

除了創新教學模式,熊曉琳還十分注重言傳身教。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熊曉琳認為,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對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到真學、真懂、真信,並且在生活中真踐行。“隻有這樣,講課的時候才會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把青年教師“領進家門”

27年來,熊曉琳一直堅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一線,先后被評為“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佳教師”“最受研究生歡迎的十佳教師”等。她在教學上的探索和創新對不少學生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學生李國慶也希望未來能夠走上講台,成為一名思政課教師。當被問及未來想怎樣講好思政課時,李國慶表示:“就像熊老師常常挂在嘴邊的,要有深度,也要有溫度。”

除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熊曉琳還有一批特殊的學生——思政課青年教師。2012年,熊曉琳工作室入選首批“北京市名師工作室”,自那時起,熊曉琳開始承擔培訓北京市思政課新上崗教師的任務,推廣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她眼裡,這項工作責任重大。“通過這批青年教師,你又會影響無數的學生。”

通過反復論証,熊曉琳規劃了思政課建設和師德教育、科研基礎能力訓練、教學法和基本技能等五大模塊內容,希望有針對性地解決青年教師的實際問題。

經過幾年的摸索,熊曉琳工作室構建了三級培訓體系,把青年教師“領進家門,扶上馬,送一程”。除了新上崗教師培訓外,還組織青年教師發展論壇,給老師們提供定期的“加油站”,並且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北京思想青年等平台構建“空中課堂”,提供不間斷的指導。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