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重視物理和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

丁光宏 游暢
2019年04月30日10:15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近日,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發布了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較前兩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方案明顯不同之處在於,選考方案由“3+3”改為“3+1+2”,其中的“1”突出強調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的重要作用。

高校、中學和學科專家普遍認為,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或歷史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的重要基礎。筆者認同以上觀點,贊同“3+1+2”方案,但在這裡想強調的是,物理、歷史兩科的基礎性不僅在於學科知識的基礎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構建科學思維方法、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的重要性。中學階段如果缺少這方面的訓練,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將是很大的缺憾。

物理學是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重要來源。“科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很難用簡單的語言定義,但科學的特質為我們所熟知——它充滿好奇心、探索規律、邏輯嚴密、可以量化、講究實証……追溯這些特質的來源,就是從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開始,一部物理學科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科學的發展史。它向我們充分展示了物理學科如何塑造了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同時促進了包括數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理論的發展。如果說中學階段的科學知識主要回答“是什麼”的問題,那麼到大學階段,科學更多是要回答“為什麼”的問題。隨著學科的演進和專業的細分,物理不能回答所有問題,但伴隨物理學科發展延續至今的科學思維將融入所有科學學科當中,探索的精神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中相伴始終。正如卡爾·皮爾遜在《科學的規范》中所言:“對探索自然科學而言,知識本身可能顯得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一些實際知識很容易忘記,而我們所關心的則是更一般的理解,這種理解對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將會有長遠的價值——但是這些知識又是我們去達到更重要的目的的手段。”

歷史學則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民族靈魂的根基。錢穆在《國史大綱》開篇即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帝王將相、年號歷表、法條律令,都是歷史記載的文明要素,屬於歷史知識。歷史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承載著將我們描述為中國人的文化特質的歷史觀念,以及讓我們能夠自我認同為中國人的歷史記憶。比如說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謂“復興”即暗指中華民族曾經“興”過,這一“興”的歷史記憶包含著往逝的史實,也包含著構建的想象,在描繪“興”的記憶的同時,也在時空中共同標定出我們當下的位置,並讓有相同歷史記憶的我們相認、相融彼此,共同分享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也正如錢穆所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綜上所述,在我們具有共識的最基礎的學生培養體系中,語言(無論是語文還是外語)與數學科目是基礎,但在學生進入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借助於物理學或歷史學的有力支撐,以構建“基本技能+基本思維”的穩固基石,再輔以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個性化選科,才能最終構筑人才培養的閉環。

(作者系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復旦大學教授﹔作者系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助理、民盟上海市高教委員會委員)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