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聚焦“加強幼教師資培養”——

讓幼教成為富有吸引力的職業(人民政協新實踐)

本報記者 楊 昊
2019年04月18日05: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構建中職、高職、本科開放式培養,職前、職后一體化培養的通道,拓寬幼師成長空間。

  對幼兒教師實行嚴格的准入機制,是加強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培養的關鍵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普及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規模不斷擴大,師資管理逐步規范。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幼有所育”,將學前教育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從教育現狀看,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仍沒得到根本改變,幼兒教師數量不足、結構不優、水平不高等問題突出。日前,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聚焦“加強幼教師資培養”主題,12位委員在會上發言,並與國家相關部委負責人現場互動交流,為幼兒教師的培養和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出實招、獻良策。

  目前全國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缺口65萬人

  底子薄、欠賬多體現在幼教事業的多個方面,其中教師隊伍問題尤為突出。師資缺口大、質量整體不高、培養機構師資緊缺——是與會委員對當前我國幼兒教師發展現狀的共識。

  師資不夠問題凸顯,不少地方仍面臨“蓋學校易,招老師難”的局面。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朱之文介紹,目前全國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缺口52萬人。考慮到2020年適齡幼兒新增入園需求,相應需增加專任教師13萬人,累計缺口達到65萬人。

  “幼教專業設置門檻偏低,生源質量缺乏保障。”朱之文說,中職(含中師)招生已佔每年學前教育招生的60%,但中職的培養水平難以適應需求。

  全國政協常委李和平用安徽省的一組數據,印証了朱之文的說法:安徽省有2所幼兒師范專科學校,一年能培養835人,僅佔全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年培養總量的5%,17所本科院校和4所高職高專院校年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7130人,佔38%﹔24所中職學校年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10653人,佔57%。“幼教師資的供給主體應該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這個結構比例是很不合理的。”李和平說。

  此外,幼教培養質量整體不高、培養機構師資緊缺等問題也是要啃的“硬骨頭”。現行教師教育體系難以滿足大量新設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需求,客觀上導致了“非學前教育專業人員培養幼兒教師”的現象。不同城市學前教育辦學定位不清、課程設置不合理、育兒知識和育兒能力薄弱等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專科為主體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規模達到20萬人以上。要實現目標,李和平建議擴大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的招生規模,實行學前教育提前批次單獨錄取,擴大學前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生規模和范圍,鼓勵支持優質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與高水平師范大學聯合開展本科層次人才培養試點,從而提升幼教的培養規模和層次。

  “應構建中職、高職、本科開放式培養,職前、職后一體化培養的通道,拓寬幼師成長空間。”朱之文建議。

  把好准入關,也要設計好晉升系統

  對幼兒教師實行嚴格的准入機制,是加強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培養的關鍵環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焱在一所幼兒師范學校調研時發現,該校教師資格証的通過率隻有60%,“也就是說有大量學生將‘無証上崗’,而這樣的學校並不在少數。”

  劉焱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建議改革幼師資格証考試,實行分層級的考核模式。“將幼兒園教師資格准入考試分為教師助理、初級教師、主任教師三個層級,對每個層級的考核既要有學歷水平又要有實際工作能力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層級的資格考試,讓中職中專的教師至少能在畢業時獲得教師助理資格証。打通上升渠道,在分層資格考試的基礎上為他們設計一個獨特的職稱評定晉升系統,鼓勵和激發幼師終身學習。”劉焱說。

  對於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人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建議設立先修課程制度,由通過認証的院校對參加考試的人員提供必要的教師教育,“這樣能有效減少‘會考不會教’的現象,從源頭上提高幼兒教師的培養質量。”

  除了把好幼師准入關,委員們一致認為,加強幼兒教師的培訓也是提升專業素質的重要環節。“建立幼師定期全員培訓制度。所有從事學前教育的非學前教育專業人員,必須接受崗前培訓。”朱之文說。

  《意見》指出,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健全培訓課程標准,分層分類培訓150萬名左右幼兒園園長、教師。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認為,實現這一目標,應進一步加強對不同地域、類型、層面的幼教進行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分層次的培養,提升教師的研究意識和課程領導力。

  完善課程體系建設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根據區域特點和本地幼教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優質豐富的學前教育課程資源。”柳茹說。

  在劉林看來,課程設置應以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為目標,引導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突出人文教育內涵,突出幼兒教育特性,強化心理素質教育,強化育兒能力培養,使課程和認証標准更加符合幼兒教育規律。”

  幼兒教師待遇不高應引起重視

  “幼有所育”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施政目標。《意見》提出,到2020年,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時間緊,任務重。

  不少委員指出,幼兒教師待遇不高應引起重視,編制難以解決,待遇偏低,發展空間受限。“社會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帶小不如帶老,保教不如保姆’。”朱之文說,這不僅直接導致優秀人才不願學幼師、學了幼師不願從事幼教,還導致已有師資不斷流失。

  民進上海市副主委胡衛委員辦過30多所幼兒園,對幼師的待遇問題他感觸頗深,“有時不得不在‘面包’和‘情懷’之間做出兩難選擇。”胡衛建議,切實提高學前教育的經費比例,各地視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高幼兒園生均經費標准和財政撥款的額度,“應在教育費附加中劃出一塊用於幼教事業,特別允許從中列支幼師的福利待遇。對欠發達地區,尤其是人口稠密的鄉鎮要加大學前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實施專項補助。”

  委員們普遍認為,公益普惠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政府應擔負主體責任,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創新學前教育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力量辦園,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吸納多元資金投入。實施職業年金制度,消除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后顧之憂。

  海南省政府教育總督學潘惠麗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公辦幼兒園的編制問題也制約著學前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沒有編制,教師隊伍就不穩定。“建議盡快出台新的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核准,規范各地編制核撥和使用行為,將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單列,逐步與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數脫鉤,制定合理的增長比例,滿足學前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徐彬委員建議,為補齊老少邊窮島地區幼兒師范教育和師資問題這個“短板中的短板”,可參考義務教育階段中的特崗教師政策,結合學前教育特點出台相關計劃,幫助老少邊窮島地區解決幼師“招不來、留不住”的問題。這一建議也得到了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回應。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在座談會上表示,將認真調研,配合教育部研究推進。

  委員們期待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能擁有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形成尊重幼兒教師的社會氛圍,讓幼教成為富有吸引力的職業。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18日 18 版)

(責編:曹昆、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