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小學古詩詞教學突破點
時下國家倡導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古詩詞篇目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增多的趨勢。但在現實中,大部分小學生不喜歡閱讀古詩詞,古詩詞教學因此成了教學難點之一。語文教師必須尋根溯源,找到問題的症結,努力實現古詩詞教學的突圍。
突破古詩詞教學僵化模式
古詩詞教學常規方式首先是字詞解讀,咬文嚼字似乎是古詩詞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往往這也成了扼殺學生學習熱情的一個環節。誦讀無疑是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教學過程中,是先講之后誦讀,還是誦讀后再講,也成為困擾一些教師的難題。一切從實際出發或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例如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內涵體悟能力有限,教師就沒有必要對經典中的疑難詞語大動干戈。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三衢道中》為例,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就能輕鬆認知:首句交代了出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次句點出了出行的地點“山行”,第三句寫山行時濃郁的綠蔭景象,第四句寫悅耳的黃鶯鳴叫聲,這些都賦予了三衢山無限的生機與意趣。反復誦讀,學生便可感知該詩的明快自然和生活韻味,繼而體會詩人所抒發的對旅途風物的熱愛之情。因此,對於一些字詞可不必“斤斤計較”,不必糾結於“小溪泛盡”的“泛”是溪水“泛濫”還是溪水“退盡”。對於年齡較小的學生,古詩詞教學中適當簡化字詞方面的學習,能呵護學生對古詩詞的“自悟”之樂。至於中學階段,在有能力有時間有興趣的情況下,再對經典字句細嚼慢咽,則可以另當別論。
科學合理地選擇誦讀文本
誦讀是少兒古詩詞學習的傳統方式之一,事實証明,這也是提升小學生古詩詞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不妨大力推廣。而對於小學生古詩詞誦讀教學所選篇目,不妨奉行“拿來主義”。“拿來”的原則之一就是要有所選擇:應選取思想、主旨積極健康,符合學生情感認知、有助於學生成長的古詩詞。時下古詩詞誦讀教學已延伸至課本之外,這對任課教師的選擇能力也是一個考驗。需要說明的是,有些被舍棄的古詩詞誦讀教學文本,不一定不好,只是可能不太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涉及的是認知時間或者說認知階段的切入問題。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樣的句子讓小學生誦讀,有可能是在教他們“學壞”,盡管教師會反復強調詩歌的創作背景和詩人的身世遭遇。其二,要注意難度上的權衡。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詩詞語言的認知能力有差異,教師不能單憑自己的好惡或者道聽途說,不進行科學論証就將某些古詩詞灌輸給小學生,一刀切是古詩詞誦讀教學的大忌,這種行為會嚴重擾亂學生對詩詞認知的秩序和節奏,讓他們對古詩詞望而卻步、敬而生畏。比如,拿應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李商隱的《錦瑟》、柳永的《雨霖鈴》、李清照的《聲聲慢》、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篇目讓小學生學習,於文字、於情理都不合適,隻迎合了部分教師的口味,這樣的做法需要摒棄。
大膽打破教材的桎梏
小學生古詩詞誦讀內容需要“海納百川”。目前小學語文教材收錄了很多古詩詞經典篇目,但局限於一本教科書的古詩詞選擇未免視野過於狹隘。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經典之作浩如煙海,古詩詞誦讀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豐富的誦讀資源作為保障,大凡符合學生認知成長規律的優秀作品都可以作為教材的補充。各個版本的教材都可以作為參考書,但不能局限於某一個版本,除部編版外,人教版、魯教版、粵教版、滬教版、蘇教版等老版本教科書中的古詩詞篇目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庫,教師不妨大膽取舍,合理補充。
要超越應試教學的視野。在應試教育仍然硝煙彌漫的今天,能將古詩詞誦讀教學真正納入學校教育體系的實屬鳳毛麟角。小學古詩詞誦讀教學需要教師的魄力與遠見,需要真正的教育情懷。
拓展豐富古詩詞教學活動
日常古詩詞誦讀活動中,學生們的生命姿態如何?仿古的服裝,木訥的表情,生硬的腔調,整齊劃一的動作……這是常見的中小學古詩詞經典誦讀的場景。某些學校一味追求光鮮的外表、華美的布景、宏大震撼的場景,卻忽視了古詩詞經典真正的精神內涵。
課堂上古詩詞教學活動的主打形式是用眼看、用嘴讀。其實古詩詞“誦讀活動”不應止於“誦”與“讀”本身。為使古詩詞教學健康發展,我們必須要在形式上有所開拓。學校可以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站、校報、班刊、校刊等渠道,開辟誦讀園地,營造古詩詞誦讀的氛圍。
各學校也可以開辟第二課堂、社團課程或者活動課程,拓展豐富古詩詞教學形式。比如:請學生圍繞古詩詞的某一課題開展論証研究,並寫出小論文、小報告﹔在傳統節日到來之際要求學生收集相關節日及風土民俗的詩詞﹔就涉及的古詩詞誦讀內容開展文化之旅,組織學生游覽名勝古跡,挖掘蘊含在古詩詞中的歷史與文化內容﹔根據古詩詞編寫課本劇並由學生演出,然后開展評論活動﹔還可以尋找與古詩詞相關的影視作品並組織學生觀看鑒賞﹔成立文學社團,創辦屬於學生自己的刊物﹔開展古詩詞誦讀文學講座、閱讀分享活動,等等。
各學校也可以大力開展與古詩詞相關的主題活動,如演講、讀書會、詩會、知識競賽、國學講座、辯論、漢字書寫、成語大賽、情景表演、即興創作等。實踐証明,這些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充分享受參與的過程和發現的快樂,從而使學習發生在“潤物細無聲”之中。(高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