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從變身孫悟空的熊貓講到國旗 於老師藏了點“小心機”

2019年03月29日08:54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這幅作品畫的是Q版軍人,旨在表達“軍人是最可愛的人”。

這張畫的是祖國的花朵,寓意各民族團結。

中國書法。背景是米字格,中國兩個字由各地的一些地標,如長城、東方明珠塔、水立方、央視大樓等構成。寓意祖國繁榮昌盛。

化身孫悟空的熊貓,腳踩祥雲。寓意祖國蒸蒸日上。

“許多老師都怕給藝術學院的大學生上思政課,因為覺得他們太有個性,課不好上,我倒覺得給他們上課挺有意思。”

早上8點,浙江工商大學管理學院二樓206教室,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化教研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於希勇給藝術生們上了一節“紅色設計課”。

上課鈴還沒響,學生們早已入座,除了上課必備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本,許多同學都帶了畫本和畫筆。

“我們很喜歡上於老師的課,他經常讓我們在思政課上設計創意作品。”浙工商大美術1701班的姚文君說。

馬哲專業的思政老師

跨界給學生上起設計課

課程開始,於老師在講台上拿出厚厚的一疊學生作品。不久前,於老師要求班上的學生以紅色記憶為主題作畫,他手上拿著的正是學生交上來的隨堂作業。

這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思政課老師,正嘗試跨界給學生上一堂紅色設計課。

課程先從點評學生的作業入手。PPT上出現一幅鉛筆畫作品,以帶著五角星的地圖為背景,地圖上方一隻頭戴孫悟空頭飾的熊貓乘雲飛翔,畫中還融入了茶元素。

“上次上課忘記帶水彩筆了。”這幅畫的作者、美術1701班的李紫晨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說,“這幅畫我想用茶、祥雲、菊花、熊貓、孫悟空及五星紅旗等元素體現中國特色,茶杯裡的水汽慢慢上升形成熊貓腳下的祥雲,這隻變身為孫悟空的熊貓,正乘著祥雲在祖國大地上飛騰。”

“看了這些作品,大家不難發現,所有的作品都是用特定的元素和色彩,去表達作者的設計理念。既然主題是‘紅色記憶’,幾乎所有人都用到了紅色,所有的設計都融入了五星紅旗的形象。”於老師點評說。

於老師趁熱打鐵

跟學生講起了國旗知識

於是在點評作業時,提到了五星紅旗,於是趁熱打鐵,跟學生聊起了國旗的故事。“你們知道,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背后有什麼深意嗎?”

“黨的十八大主題鮮明地宣示了,中國共產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問題。所以旗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僅是一件藝術設計,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前進的方向。”於老師說道。

接著,PPT上出現了許多用美食拼出來的國旗,意大利面、熱狗、雞蛋等等。“大家在圖片上看到了什麼?”於老師笑著問。

因為早上第一堂課,許多學生還沒來得及吃早飯。見到黑板上出現用食物拼出來的國旗,大家立馬就來了興致,盯著畫面仔細地看起來。

“吃貨看到這些圖片,注意到的往往是美食。而在藝術家眼裡,這些作品的設計元素都有著特別的寓意。越是優秀的藝術家,文化素養越深厚,許多藝術作品都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寓意。”

“就拿國旗來說,一面旗幟就能看出一個國家的治國理念、民族精神。”於老師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五星紅旗是紅色的,“紅色是革命的象征,象征著黨和國家的朝氣和進步,也蘊含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奮斗精神。”

給大學生上思政課

要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結合學生特點設置不同的上課內容和環節,是於希勇的特點。在引導學生學習十九大報告時,他曾讓學生分別用自己家鄉的方言來朗讀,課堂氛圍一下子就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一下就濃了起來。

“我能感覺到於老師很努力地在用新時代、用更接近年輕人的方式給我們講課。通常,這些思想政治課程會很枯燥,而於老師用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解釋這些看上去很復雜的理論知識,會讓我們覺得新鮮有趣易懂,學起來更容易。”姚文君說。

“於老師上思政課和其他老師不一樣,他在布置作業時,總是能和藝術結合起來,比如這次的紅色記憶主題的設計。他講課時,也會加入很多藝術設計的元素,感覺老師備課時花了很多心思。”環境設計1701班的周家妮說,“於老師經常會在班級群裡布置一些有趣題目讓我們思考,這些問題又都和我們的專業有些關系,因此大家都很積極。比如前段時間他提問,為什麼人民幣上的頭像是毛澤東。這些問題我們以前從來沒想過,查了不少資料才弄明白。”

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大學生們慢慢接受了一些價值觀念,樂於接受思政教育了。(鄭琳)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