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兩個清華 一個出國深造 貧寒農家培養出三個博士生

2019年03月20日09:31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大姐劉燕就讀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博士

老三劉杉就讀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

老二劉相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現被學校派到英國伯明翰大學深造

劉萬中董振榮夫婦

徐州新沂時集鎮,一個貧寒的農家培養出三個博士生。

這家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相當長一段時間,他們的家庭收入隻靠幾畝地以及父親外出打零工收入。在上大學前,姐弟的學費除了父母舉債外,就是靠家裡每年養的幾頭豬。

如今,三個孩子學有所成,家庭條件也大有改善,這家人想到的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有姐弟仨的參與,在當地政府部門幫助下,一個頗具技術含量的生豬養殖場開了起來,他們要“用一顆公益之心去經營,用自己雙手去回饋社會”。 

這對父母說

“孩子多上點學,才會有出息”

時集鎮位於新沂東南側,以盛產水蜜桃著稱,眼下當地萬畝桃園的桃花正在盛開。

西洪村南的振榮生豬養殖社,劉萬中正和妻子董振榮在豬舍裡給飼料,群豬搶食場面甚是熱鬧。劉萬中笑著說:“孩子們有出息,它們是有功勞的。”

劉萬中今年50歲,臉色黝黑,跟記者聊天時話不多,總是一臉羞澀。妻子比他大一歲,臉上總挂著笑容。他們說,很多人聽到他們三個孩子都是博士時,嘴巴都會張成了“O”形。他們家有三個孩子,姐姐劉燕1992年出生,老二劉相1993年,老三劉杉1996年出生,三個人年齡相差不大,從小一起學習相互鼓勵,都很懂事。

“家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經歷,也沒有別人總詢問的‘教育基因’”,董振榮告訴記者,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她和丈夫就是覺得“孩子多上點學,才會有出息”。劉萬中初中畢業,董振榮則上到了高中。在那個時代的農村,董振榮算得上高學歷,因此,在孩子上學事情上,她說自己比其他人有著更多一點的堅持,而丈夫則一直默默支持著她的決定。

這份堅持並不容易。從女兒第一個上學開始,整個家庭就開始承受了一段長時間的痛苦考驗……

艱難過往

夫妻倆避開孩子吃剩飯,飢一頓飽一頓

夫妻倆原本的住房位於村裡偏僻角落,這是劉萬中父親留下的30多年老宅。家裡看不見一件像樣的家具,更不要說各種家用電器,但家裡有最好的風景——牆上貼滿的獎狀。

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是夫妻倆耕種的幾畝地。從決定讓三個孩子上學開始,夫妻倆最先想到的辦法就是養豬,每到年關,賣出養了一年的豬,就是姐弟仨下一學年的學費。

賣豬的錢連姐弟仨的學費都不夠,夫妻倆隻能不斷跟親戚朋友張口,直到借錢越來越難。當時,劉萬中的父親常年臥床,醫藥費也是很大的負擔。為了讓孩子上學,兩人隻能從生活開支中想辦法。“小時候,我倆從沒有跟孩子在一個桌上吃過飯”,董振榮說,她隻能盡能力讓孩子們吃飽,自己和丈夫避開孩子視線,吃著一些剩菜剩飯,飢一頓飽一頓對付。

姐弟仨都是初中時就開始住校,伙食費是家庭最大的日常開銷。董振榮說,一開始,他們制定的辦法,是三人每個星期的生活費都是20元標准,再帶上幾斤小麥到學校。女兒每周都能剩下四五元,老三經常抱怨吃不飽。董振榮說,她覺得老二、老三正在長身體,飯量也會大一些,慢慢的,大姐的生活費隻有15元,老三在20元基礎上,有時會多增加幾塊錢。

“孩子們從來沒有抱怨,相反他們經常看我們的伙食”,董振榮說,老二心思很細,有一次周六回家,看到桌上的一盤咸菜,當時就反問,“這不是星期一你炒的菜嗎?怎麼吃到了今天”。董振榮含糊了幾句,沒想到當年寒假裡,老二帶著一串豬肝回家,讓母親給爺爺補身體,剩下的讓父母炒一盤。董振榮當時就責問老二,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偷拿同學錢了。老二回答,他上次看過了母親吃的菜后,每個星期從生活費裡省下了一元錢。“我和丈夫那天都哭了”,董振榮說。

苦盡甘來

歷經考驗!姐弟仨都圓了博士夢

董振榮說,她和丈夫為生活奔波,幾乎從沒過問過孩子們的學習,能夠決定學業的,隻能是他們自己。孩子也體諒父母的艱辛,每回孩子到家后,他們最先要做的就是幫家裡干農活。一直忙到晚上,孩子們才有時間攤開課本復習。

“我最心疼的是女兒,她給兩個弟弟做了一個榜樣”,董振榮說,女兒劉燕也是三人中對學業最為執著的。從小學開始,劉燕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中名列前茅,因為經濟條件原因,女兒一直沒能選擇到教育條件更好的學校,她就自己制定目標,並默默地影響兩個弟弟。高考那年,劉燕考上了揚州大學,這本是一個讓她遺憾的結果,但是女兒很少表露出來,“她一直都是這樣,將壓力都藏在自己的心裡。”

劉燕報考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時,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通知書下發了,她才告訴家人——她終於彌補了當年高考發揮失常的遺憾。

老二劉相心思很細。高考時,劉相考上了淮海工學院。董振榮說,根據老二的能力,他應該跟姐姐一樣,考取到自己心儀學校的碩士。沒想到老二考研時選擇了江南大學。他解釋,無錫既離家近,經濟條件也更好。他選擇的碩士專業更加利於就業,畢業后,他想能夠早一點參加工作,幫助家裡緩解經濟壓力。不過,劉相的“算盤”被“打亂”了,考上江南大學碩士后,因為成績出色,他被學校擇優錄取為碩博連讀,去年11月份,被學校派到英國伯明翰大學深造。

老三劉杉因為年齡最小,感受到的經濟條件壓力也相對較輕。在姐姐、哥哥的影響帶動下,他在學業上也更加平順。本科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他又順利地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孩子們陸續上大學后,家裡的經濟壓力也漸漸得到緩解。老大劉燕入學后,馬上辦理了助學貸款,她甚至還將當地政府獎勵的3000元助學金中,拿出了2500元給爺爺治病。和姐姐一樣,老二、老三都是依靠助學貸款,開始了自己的大學學業。在校期間,姐弟仨各展所長,參加勤工助學、當家教、打零工,所有生活費全部自己動手掙。

幫父母圓夢

姐弟仨利用所學,幫父母開辦生態養殖場

“他們三個上大學,我就再沒有為經濟條件發過愁”,董振榮表示,孩子們還跟小時候一樣,每年都帶回來一大堆証書。從孩子們上小學開始,董振榮就養成了給姐弟仨搜集証書的習慣,一開始,各種獎狀都是貼牆上,很快牆貼滿了,她就准備了三個裝內衣的盒子,如今,盒子也早已裝滿了。

最讓董振榮驕傲的是,姐弟仨學業越上越高,但是品性卻一如小時候。姐弟仨都先后入了黨,當上了各種學生干部,有的當上了學生會主席。“從小到大,他們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他們也懂得了感恩和回饋”,董振榮說,姐弟仨在校期間,都喜歡幫同學做一些事,學習上輔導別人,生活裡幫助別人。

最讓董振榮開心的是,姐弟仨如今在用行動,幫助父母完成心願。

董振榮說,姐弟仨長時間的求學費用,來自於養豬,因此,她和丈夫對“豬”有特殊感情。在不用操心三人的學費問題后,她和丈夫想到了開辦一個養殖場。“三個孩子能完成學業,新沂政府部門幫助了我們很多,特別是新沂婦聯,不僅在學費上提供資助,還在我們創業上大力支持”,董振榮說,她想辦一個養殖場,帶動村裡更多人就業,也利用創業積累更多回饋社會的資金。

在新沂相關部門支持下,董振榮和丈夫盤下了村裡一處廢棄磚窯廠,建立起一個年養殖數千頭的養殖社。姐弟仨幫著養殖社不斷更改規劃,把普通生豬養殖漸漸變成了擁有生態豬舍、污水處理系統、沼氣發電、豬糞發酵還田、生態農田果園等項目的生態鏈。不僅如此,姐弟仨還根據所學知識,制定了今后養殖場產品注冊商標、電商銷售、生態觀光農業等一系列發展計劃。“每年過年回家,三個‘博士’一脫下衣服,拿起農具就進豬舍、下農田”,董振榮表示,姐弟仨表示這是父母的夢想,他們今后會盡能力幫他們圓夢。如今,董振榮的養殖社雇佣了6名村裡的勞動力。董振榮說,她會用心將養殖社經營好,帶給社會更多的綠色生態食品,在自己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后,她還要跟丈夫組織、參加更多的公益活動,“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社會對我們的幫助,我們也應該用自己的能力去報答更多人”。(馬志亞)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