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新”海歸玩轉新媒體

2019年02月24日11: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新”海歸玩轉新媒體(下)

圖為林國宇在微信公眾號“留學生日報”的粉絲見面會上發表演講。(受訪者供圖)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業態,不僅深刻影響了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傳播模式,也為海歸創造了廣闊的創業領域。在眾多優秀的新媒體創業者中,海歸身影頻現,他們也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參與者。

為海外學子服務

林國宇是選擇在新媒體領域創業的海歸之一。1989年出生的他,創立了面向留學生、准留學生和家長群體的知名新媒體平台——北美留學生日報。“2014年,我還在美國邁阿密大學學習會計專業,我覺得中國留學生需要有渠道為自己‘發聲’,這是我創立‘北美留學生日報’的初衷。”林國宇說。

短短幾年時間,最初的一顆種子已茁壯成長為大樹。2015年,林國宇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北京、成都和美國紐約都有辦事處。同時,公司獲得了徐小平真格基金和騰訊等公司的投資,總金額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

在那時,一批相似的新媒體平台也快速成長起來,比如“加拿大家園”“今日墨爾本”“英國報姐”等。圍繞“留學”話題,是創業者打造新媒體平台、致力於內容生產時的重要方面。

截至目前,林國宇團隊打造的幾款內容產品,訂閱用戶已經超過300萬,長期訂閱讀者覆蓋了85%以上的北美地區中國留學生和60%的准留學生及家長。林國宇說:“依托當地華人論壇,我們也曾多次參與、主辦‘北美名校嘉年華’和‘常春藤中國論壇’等活動,致力於服務好留學生,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建學術交流平台

張涪雲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在德國科隆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時期裡,他走遍了德國的波恩大學和科隆大學、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等歐洲知名學府。懷著對高等教育的濃厚興趣,張涪雲辦起了一個關注“雙一流”高校建設的微信公眾號,自己運營。

“在我看來,中西方大學和文理科大學的評價標准是不一樣的。辦公眾號也是為了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通過新媒體一起進行學術探討。”張涪雲說。

海歸創辦的學術類公眾號還有很多,比如“知社學術圈”“中外學術情報”等。這些公眾號有一些共同點:多為海外名校碩博創辦,以促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為出發點,尤其是自然科學等前沿學科,並且強調面向研究者的服務功能。

認真生產好內容

作為新媒體創業的主要平台之一,微信公眾號自2012年推出以來已經走過了7年。如今,自媒體創業已經凸顯出“頭部效應”:頭部內容發布者的盈利能力越來越強,小微賬號卻“苦於”無人閱讀、缺少用戶。2019年,新媒體創業應該何去何從呢?

紀浩鵬是微信公眾號“青年人文社科”的聯合創始人。在他看來,內容平台如今已進入規范化管理階段,對新媒體創業者來說,意味著更公平的競爭和更好的從業環境。“新媒體創業已經不再隻看重‘流量’”,紀浩鵬說,“正在回歸合理價值區間。雖然競爭激烈,但是堅持做真正的好內容、打造自己拳頭產品,創業者定會有脫穎而出的機會。”(鄧嘯林)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3日 第 10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