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學生卻沒“被放羊”

孩子放假沒人管,天天玩手機,該怎麼辦?每到假期,這都是最困擾家長的一大難題,然而,天津市南開區連續4年開設“公益社區課堂”,讓孩子們在假期同樣能享受優質教育,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
“是不是每到假期想做的事很多,假期結束卻發現沒有完成?其實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宜賓西裡社區,南開區十大杰出青年、四十三中教師吳凱倫為學生講解思維導圖。面對低齡段的學生,他改變以往傳統的授課方式,通過趣味游戲幫助他們感受思維導圖的神奇,以生活中常見的12種物品為例,介紹了繪制思維導圖的具體步驟。最后以“假期生活計劃”為主題,指導學生親手繪制屬於自己思維導圖,合理規劃自己的寒假時光。
“春節燈籠,承載著傳統文化習俗,也為春節營造了喜慶的氣氛。”南開區第十八幼兒園教師張娜先以猜謎的方式引出活動主題——燈籠,再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燈籠的來歷及民間風俗。通過觀看“DIY動手做燈籠”微課程,孩子們自主學習燈籠制作。拿到材料后,剪彩條、卷紙筒、粘吊穗、挂提手,一個個精美的小燈籠在一雙雙靈巧的小手中完美呈現。“孩子特別喜歡來上課,我們也很放心,專業老師教得好,又在家門口,還免費,我們希望每次都參加。”家住南開區沱江裡小區的一位家長告訴記者。
全國首批少先隊名師工作室“孫洪玉工作室”領銜教師、風湖裡小學大隊輔導員孫洪玉為雙峰裡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次“紅領巾尋‘新’之旅”的少先隊活動。活動中,孫洪玉從紅領巾和春節迎新講起,用“新四大發明”讓孩子們感受新中國的“新”,引導學生理解自己的成長與奮斗終會成就祖國今后的“新”的道理。最后,學生展開大討論,分享自己作為“紅領巾”應該怎樣尋“新”和2035年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等話題。
據了解,自2015年起,南開區38所中小學、幼兒園,平均年齡30歲的青年教師志願者服務隊針對不同社區需求定制課表,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進入社區義務送教。目前,已有超過千人次的志願者參與送教,實現了南開區所有街道全覆蓋,受益的孩子和家長超過萬人次。該服務隊於2018年獲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被評為天津市優秀志願服務團隊。
今年寒假,該區將有百余名青年教師志願者陸續走進71個社區接力送教,以專業、有趣的“送教上門”服務為孩子們帶去科學小實驗、繪本作文、英語課本劇等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公益課程。
南開區教育局副局長王毅說,“公益社區課堂”實際上也是師德建設的一個基地。教師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也得到了個人綜合素質和自我價值的全面提升,社區教育成為了學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據介紹,南開區已下撥專項資金支持公益類教育項目,著力打造教育系統有溫度、有深度、有凝聚力、有影響力的志願活動品牌項目。(徐德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