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治教育頑疾須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楊三喜
2019年01月21日09:1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過去一年,教育部開展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行動。教育部最新通報顯示,全國問題校外培訓機構整改完成率為98.93%。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減輕中小學生學業負擔和改善基礎教育生態等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取得的治理成效令人欣慰,不過也要看到不管是校外培訓機構治理,還是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都屬於典型的教育頑疾。既然是教育頑疾,治理過程就不會一帆風順,就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甚至很可能出現反彈。總而言之,教育頑疾的治理不會有真正的完成時。

要及時總結經驗,對治理過程中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要持之以恆地推進下去﹔針對重點、難點問題,要加強監測,不斷鞏固和深化治理成果,防止復發。寒假即將到來,校外培訓熱又有可能重燃,教育部近日要求“抓住寒假這一關鍵節點,加強熱點區域巡查,嚴格審核備案,加強培訓管理,堅決杜絕問題反彈”,正是看到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在治理教育頑疾的過程中,舊有的問題可能會復發,而新問題、新現象也可能不斷冒出來。這就要求有關部門結合新情況,及時調整策略,推出新措施。

去年10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集中開展APP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僅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就有超過15000個教育類APP被進行了下架操作。最近,教育部又出台了嚴禁有害APP進校園的文件,各地方教育部門也紛紛啟動了對學習類APP的排查清理活動。同時,新問題也在出現,媒體調查發現,在政策高壓之下,學習類APP中的涉黃內容、網絡游戲被人悄悄轉移陣地到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中。比如,一個作業類APP,2017年就被媒體曝光違規,但屢禁不止,2018年10月,再次被媒體曝光,並終於因涉黃和游戲泛濫被有關部門關停。沒想到關停次日,其APP和官方微信立馬更名上線,而且依然嵌入第三方游戲平台,利用游戲吸引中小學生流量。

面向青少年的學習類產品,竟然出現大量的涉黃內容,已然是突破了道德和法律底線。但是一些企業被監管部門處罰之后,不思悔改,轉移陣地繼續向未成年人發布有害信息﹔有的微信公眾號則蹭上了熱點,利用媒體曝光問題企業的熱度上線,拿色情文章和網游大肆吸引用戶流量,不斷突破底線。這些行為著實可惡、可憎。這些毫無底線的企業的存在,也在提醒監管部門不能高估一些唯利是圖者的道德底線,更不能低估治理有害信息的難度。這些涉黃內容附身的平台,尤其要積極履行監管責任,嚴格落實內容審核、資質驗証的責任,切實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環境,避免成為傳播各類有害信息的溫床。

校園欺凌也是教育領域的一個痼疾。近年來,從教育部到各地方,對校園欺凌問題的綜合治理都非常重視,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校園欺凌預防和治理制度。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要求,學校在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須完成調查﹔廣東出台的校園欺凌治理方案,明確了起侮辱綽號也屬欺凌……整體而言,校園欺凌治理成效顯著,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但由於校園欺凌問題的復雜性、隱蔽性等特征,使得校園欺凌現象在一些地方仍存在。一些學校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的能力仍有待提升。近日,媒體曝光了多起校園欺凌事件,其中甘肅慶陽寧縣8歲女童被傷害事件更是引發媒體和公眾持續關注。這都在提醒我們,面對校園欺凌這一教育頑疾,要探索更多有效預防措施,從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園欺凌報告機制、處置校園欺凌機制等多方面,提高學校綜合治理校園欺凌問題的能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

很多教育問題,雖然發生在校園之內、師生之間,但其實並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在教育領域內的投射。這些問題很容易成為教育頑疾,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危害程度深、治理難度大,並且容易反復。面對教育頑疾,必須保持狠勁和韌勁,不斷深化和鞏固治理成果,同時又要針對新問題、新現象,及時調整策略,推出新舉措,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隻有堅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風,以沒有完成時的姿態不斷推進教育頑疾的治理工作,方能迎來理想的教育。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