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畢業季“最后一課”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化傳播學院院長李雙寄語畢業生:致良知,不作惡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下午好!
我謹代表文化傳播學院全體師生,熱忱歡迎你們的光臨。今天,是一個令你們欣慰開懷、值得你們高興驕傲的日子,也是一個你們多年深愛結出碩果的日子。我要代表你們可愛的兒女們,真誠感激你們無私、無悔、無怨的傾力付出,向到場與沒到場的全體家長道一聲:你們的兒女將永生銘記你們的恩情。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非常感謝諸君的出席。過去四年,你們一直是各位同學大學這出人生大戲的主角,學生必須在你們的指揮棒下行動。今天,你們坐到邊上成為了配角:因為你們肩負起教育之責的學生,已經圓滿完成學業,他們畢業了。請各位老師把真摯的情感融入你們的眼光,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這樣庄嚴肅穆、隆重簡朴的典禮上,溫柔地撫摸每一位同學的面龐。
我要冒昧代表文傳全體教師,向同學們講一句真心話:你們把青春中最寶貴的四年虔誠地托付給我們,我們卻較少帶給你們驚喜,令你們的人生留下不少遺憾。同學們,有的,我們盡力了,但卻無能為力﹔而有的,我們做得還很不夠——對不起,請原諒我們!
我或許可以僭越代表各位同學,毋庸諱言,在座有同學可能曾經心裡不怎麼禮貌地問候過學校、問候過老師(甚至老師的父母),但正如同學們經常謔言的,“母校就是自己可以一天罵八遍,卻絕不容許別人罵的地方”,今天,那一切都已如過眼煙雲。臨出校門之際,作為學生,我們願飽含感情地向老師表達真誠的尊敬與感激:老師們,我們愛你們!文傳,永遠祝福您日日常新、越來越美好!
親愛的同學們,現在,輪到問候你們下午好的時候了。
你們被我排到被問候者的最后,但其實你們才是今天盛典的真正主角。今天,共有234位同學光榮地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士學位,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73位、新聞學專業84位共157名同學榮獲文學學士學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77位同學,榮獲藝術學學士學位。我代表文傳學院,由衷祝賀各位!
同學們,你們今天端坐會場參加典禮,是四年來努力付出的回報。從“涿克薩斯州”到老虎廟,從大馬村、寧村的清影孤月,到花園村的燈紅酒綠……這其中有舒暢,有沮喪﹔有歡歌,也有哀吟﹔有意志堅定、目標明晰、充滿力量的日子,也有脆弱迷惘、不知所往、慵懶懈怠的時候。當青春四年的酸甜苦辣在這一刻即將成為歷史,但願我們的所有遺憾,都能化為未來前行的動力。
各位同學,確定畢業典禮日期后的這些天,我就一直在思索,今天站在這裡應該給大家講些什麼。於是我在微信上詢問一位漢語言文學專業2012屆的優秀畢業生王遠哲:“如果你是畢業生,最希望我講什麼話?”他脫口而出,說:“有底線地好好在社會中生活。”我告訴他:你想聽的,正是我想講的。
不少同學(如我經常路上問他畢業多久了其實該今年畢業的王勇明同學),還記得我當年寫給你們的“新生寄語”。“寄語”給大家描述了幾則小故事,我總結成四句話:第一句是“我將努力不辜負你的信任”,第二句是“善心、愛心以及勇於自省,對於一個人,是最可寶貴的品格,它比求取知識與技能,還要重要得多”,第三句是“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第四句是“每一個人,不論身處何地,不論高低貴賤,都是天地人世間的唯一,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自己”。三句話是勸勉各位勤勉向善、成就高尚人格的,而第一句是我開給同學們的支票。四年后的現在,我發現沒能夠完全兌現。很抱歉,這張支票貶值了。
那麼現在,在你們即將跨出大學校園的這一刻,我還是想講四句話,奢望能助力諸君“有底線地好好在社會中生活”。
第一句話:致良知,不作惡。
“致良知”是明代王守仁心學的主旨,它要求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生人格本體。在諸君即將踏入社會,逢迎拍馬、虛驕丑惡、良知淪喪的人與事將屢見不鮮。每一個人如果沉篤堅毅,堅守君子人格,那就是對國家的最大貢獻。“不作惡”是谷歌的企業文化信條,借它獻辭,是想告訴每一位同學,無論多大的利益誘惑,無論多麼艱厄的困境,都絕不要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當雪崩來臨,每一片雪花都應為之負責。“不作惡”,就是我們的做人底線。
第二句話: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這是自由主義者胡適先生,在親歷現代中國腥風血雨、相互殘殺的歷史后,於1959年在《自由中國》上所講的肺腑之言。胡適這句話,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那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還會使人聯想起2500多年前,孔子解釋“夫子之道”“恕”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容忍,即對他人自由權利的尊重。做一個節制自己、尊重他人權利的當代合格公民,每一位大學生應奉為圭臬。作為這一句話符合邏輯的自然延伸,我永遠不希望看到,你們中有人因自以為掌握了“宇宙真理”的“絕對之是”,會因他人的價值觀或信仰與你不同,就採取包括告密在內的反人倫方式去面對。
敬請畢業諸君牢記:人是唯一的目的,一切違逆人倫者,不論有多麼耀眼的光芒,最終都一定會引導你走向地獄。尊重他人的權利,絕不逾矩,就是在保障自己的人權。
第三句話,敬錄弘一大師的話與諸位共勉:“學識的淵博不是為了征服別人,而是為了看清自己的渺小﹔財富的豐厚不是為了炫耀奢華,而是增加揚善的擔當﹔地位的顯赫不是為了孤芳自賞,而是為了率眾前行﹔力量的強悍不是為了欺壓弱小,而是為了自由的呼吸:一個人有了能量,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是為了承擔更多的使命!”
我已經啰嗦得夠多了,請允許我講完最后一句話。
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結尾,充滿感激救命之情的猶太人,送給了辛德勒一個戒指。在那枚戒指上,鐫刻了猶太人希伯來語經典《塔木德》裡的一句話:“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各位同學,我很難形容自己聽聞此言后內心所產生的激動。正如今天我這一篇粗陋率直的致辭,引用了康德“人是目的”作為標題一樣,這句話同樣擊中了我心靈的最深處!
我期望在座諸君牢記這一句話:“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當諸君在這個特殊時代走向大社會,不知迎面而來的坎坷與苦難到底有幾何。所以我想,不需要假大空的口號,不需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偽飾,拒絕異化得連宣揚者自己都根本不相信的道德教條及其夢囈。但是,我們需要牢記這句話——以我們的赤子之心和惻隱之心,以我們每一個人的切實努力,不懈怠、不恐懼、不急躁、不絕望:拯救我們的社會,拯救我們的民族,首先從拯救一個人、從拯救我們自己開始!
親愛的同學們,從此之后,你們在文傳學院的歷史就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作為老師,有幾多不舍,又有幾多解脫——“仰天大笑出門去”,從此諸君成故人。
再見啦,同學們!不知道你們的未來是否前程似錦,但我真誠期待每一位同學,做一個堂堂正正、人格健全的大寫的人!
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