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高校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本報記者 張爍
2018年06月28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校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深聚焦·聚焦教育扶貧②)

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當下,如何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產業扶貧是關鍵舉措和重要保障,既能促進貧困人口較快增收達標,也有助於鞏固長期脫貧成果。

日前,記者從2018年教育部直屬系統扶貧暨援派工作推進會上獲悉,2017年,教育部及直屬系統各單位,特別是44所直屬高校結合自身資源和貧困地區實際,充分發揮學科、人才等優勢,與當地密切配合,開展產業扶貧等工作,為定點縣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努力。下一步,將聚焦深度貧困,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工作再上新台階。

  “靶向治療”,專家破解真問題

浙江大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教授尹兆正,自2013年起,到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當起了“雞倌兒”。

當地特產“景東烏骨雞”,毛腳、綠耳、體大,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在景東,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主要生計是養殖烏骨雞,如果把烏骨雞養成“金鳳凰”,脫貧致富就有了指望。可這養殖路走得磕磕絆絆,經濟效益總也上不去,究竟為啥?

尹兆正鑽進貧困戶家裡,爬上土炕伸手一抓,呀,這土法炕道式保溫方式培育的苗雞不是病懨懨,就是濕漉漉,難怪成活率低!再一調研產蛋量,確實有問題,“在浙江,正常選育后的烏骨雞年產蛋可達100隻以上,而景東烏骨雞種雞年產蛋隻有約60隻,有的甚至隻有40來隻。”尹兆正摸索出了“藥方”——科學養殖,良種選育。

在浙江大學幫扶下,短短5年,景東烏骨雞養殖煥然一新。原來,一家一戶的原始雞窩低矮狹小,有的甚至在柴火堆下、羊圈裡湊合,出欄的雞品質五花八門。現在,6家大型種雞場建起來了,種雞按不同羽色分群,進行性能測定和持續選育,籠養模式機械化、立體化,出欄的雞優質、抗逆、活力強,一舉成為搶手貨。最可貴的是,尹兆正帶領團隊探索建立了烏骨雞“種雞培育—集中育雛—生態放養”的產業扶貧新模式,2017年,景東烏骨雞出欄431萬隻,比浙大定點扶貧前的2012年末提高200%以上,實現產值3.4億元,幫助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萬戶,帶動脫貧人口6.5萬人。這隻“金鳳凰”真的帶領景東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一批批像尹兆正這樣來自高校的科技特派員正涌向脫貧攻堅產業一線,生動展示著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力量。

“曹教授,您看看,我家黃牛怎麼越養越瘦?”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木場鄉楊柳橋村養牛戶陶有華找對了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正是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家小院裡,曹兵海為陶有華家制定出“山繁川育”養殖模式,開出了低成本飼料配方。“不愧是大專家!隻過了兩個月,我家的黃牛就肥了。”陶有華樂得合不攏嘴,決定擴大養殖規模。

2013年起,中國農業大學定點扶貧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在“教授工作站”“教授服務團”“科技小院”等平台帶動下,當地陸續實施“林下種植中草藥”“番茄整枝打杈”“黃瓜吊蔓落蔓”“蔬菜嫁接育苗”等技術,農民脫貧致富的底氣和信心越來越足。

完善規劃,思路一變天地寬

在脫貧攻堅這項系統工程中,產業扶貧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論是易地搬遷脫貧、生態保護脫貧還是發展教育脫貧等,都需要通過發展產業實現農民長期穩定就業增收。近年來,多所高校進一步聚焦關鍵環節、深度貧困,讓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規劃在一次次聚焦中完善。

湖南省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年平均氣溫僅11攝氏度,屬典型的高寒山區。這樣一個常年處於貧困線下的鄉村,在脫貧致富路上,面臨諸多“攔路虎”:人口空心化、教育資源不強、增收措施缺乏、資源配置能力弱、規模化程度低,怎麼辦?

湖南大學派出專家調研發現,隆回是一塊寶地,當地還保持著傳統的瑤族農業種植方式,“灘頭年畫”“花瑤挑花”等入選國家非遺名錄,虎形山—花瑤區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觀優勢得天獨厚……既然如此,何不繪制一幅“農業+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呢?

說干就干。湖南大學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團隊開展“花瑤花”創新扶貧項目,邀請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位專業設計師進入隆回,開發以花瑤文化為基本元素的文化產品和衍生產品,建立起了花瑤傳統文化展示基地。與此同時,發展富硒大米、有機茶葉等特色產業,構造起“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農業產業格局,進而推進特色農業與少數民族地區特色風情旅游融合。

選對了方向,致富路就越走越寬敞。隻有在聚焦中完善規劃,才有可能打造出帶動千家萬戶脫貧的產業、走進千家萬戶的產品、致富千家萬戶的技能、覆蓋千家萬戶的服務。

中國藥科大學定點幫扶陝西省鎮坪縣,在調研中,學校專家敏銳地發現,鎮坪縣擁有適宜種植中藥材的土地40余萬畝,是不可多得的中藥寶庫。但長期以來,由於藥材種植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市場佔有率低,中藥材收益較差。

藍圖怎麼繪?中國藥科大學通過資源潛力、市場前景、群眾參與度、效益對比等分析,幫扶鎮坪縣找准了藥材產業在縣域產業體系中的定位,將藥材產業確立為縣域脫貧的主導產業。在學校幫助下,玄參、黃連、絞股藍GAP基地,以及中藥材提取生產線、中藥飲片公司等當地資源得以整合,建成了陝西唯一、輻射西北5省份的顆粒劑生產企業。

2017年5月,鎮坪縣中藥配方顆粒項目正式簽約。目前,該項目已在鎮坪縣設立企業,年內合同金額增加5000萬元,帶動脫貧農戶150余戶,給當地增加財稅1500余萬元。

 “奮進之筆”,打好打贏攻堅戰

在定點幫扶雲南省洱源縣中,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恆基金”科技專項幫扶基金,聚焦重點特色產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內容接地氣、經驗可復制的產業扶貧之路。

洱源縣被譽為“梅果之鄉”“乳牛之鄉”,但有資源、缺技術、與市場對接不暢,簡單初級產品難以變為群眾的收入。怎麼辦?上海交大選派果樹專家張才喜等一批“接地氣”的教授,另辟蹊徑出“奇招”:張才喜巧妙設計出車厘子錯季種植,讓洱源車厘子的“上市窗口”恰好避開我國北方主產區與國外主產國的上市期,直接填補市場“空窗”。

在上海交大幫扶下,洱源貧困群眾的心熱起來、身動起來,勞動致富的干勁越來越足。5年來,洱源縣高原農業、乳畜業、食品加工等產業迅速發展,目前已組建105個產業互助社,覆蓋27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洱源縣已被列為雲南省12個首批脫貧摘帽縣之一。

如今,高校的產業扶貧工作在決戰中奮進,正在按照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要求,著力寫好脫貧攻堅、定點幫扶工作的“奮進之筆”。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南京農業大學通過系統的產業規劃、先進技術再造等形式助力麻江傳統特色產業提檔升級,並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產業幫扶”,在線下組建“示范農戶聯盟”,由專家直接提供技術推廣,在線上開發“南農易農”APP,提供在線指導。

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孔美村,華南理工大學將村落自然生態、經濟生產、居住生活三部分系統結合,將產業扶貧方針定為“適度發展種植業、升級傳統糖餅產業、積極發展文化旅游業”。僅文化旅游產業方面,就預期為孔美村帶來年新增收入600萬元以上。

寧夏隆德縣地處六盤山革命老區,廈門大學依托校友創立的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園,建設起“隆德縣廈門大學康業扶貧產業園”,實現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向先進生產力轉化。目前,該園區入駐企業30多家,解決就業3000多人。

“下一步,要不斷創新幫扶方式,充分發揮高校科技資源要素集聚、人才和技術、消費能力集中、吸納就業能力強、社會資源豐富等優勢,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2018年教育部直屬系統扶貧暨援派工作推進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強調。

《人民日報》(2018年06月28日 17 版)

(責編:秦佳陸(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