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評論:請給大學教學鬆鬆綁

2018年06月11日09:18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高校信息化建設,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於高校辦公系統,如財務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等。這些管理系統無疑在提高學校辦公效率、規范學校教育與管理行為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各種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使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日常學習行為不得不按照既定的管理模式運行,導致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被各種系統所綁架,一定程度上阻礙著教師創造性的發揮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

在高校,教師的教學從課程表的安排,到課程成績評定比例、授課時間地點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進度的把控、教材選編,甚至到學生論文指導的各環節、教師教研活動等都被設定在教學管理系統中。這的確對教師教學行為起到了良好的規范、督促作用,減少了教師教學的隨意性,也便於學校對教師教學行為進行有效監控,但也導致教師將教學的關注點過多地集中於管理系統的記錄,對於教學后學生行為變化和教學效果的關注則降為次要地位。

教學本是教師、學生以知識為媒介,在相互作用中共享共創的過程,會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不同而在組織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變動性,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的時空、進度進行。對於許多運用教務管理系統進行教學管理的高校來說,一旦授課班級、時間、地點排定,教學就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地點進行,教師、學生上課前進入教室要刷卡,要變動教學時間、地點,需要通過教學管理系統層層審核。同樣,具體到教師對課程教學內容、組織方式、教學方法、學生學業考核方式、論文指導等進行的改革,專業學院對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的修訂與調整,都需要通過教務管理系統層層申請、審批,哪一個環節做不到,教學改革就很難進行下去,教師教學被限定在煩瑣的管理運行程序中。在相對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中,學校的教育教學隻能按照既定的程序運行,久而久之,形成慣性的教學管理思維模式和運行方式,要想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打破已形成的教學運行慣性,這必將牽動教學管理各環節,涉及諸多因素,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師作為教學管理系統的低層終端,很難突破既定管理運行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教學改革的熱情被大大消耗,教師要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沒有一線教師參與的教育教學改革,也將舉步維艱。

教學過程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相互交流交往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富含感情的有聲語言,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碰撞,以達到促進學生成長的目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眼神、手勢和體態對於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隨著微信、微博等各種通信交流方式的廣泛運用,教學過程中,許多需要面對面直接進行的互動,也被以微信、微博、電子信件這種方式所取代。特別是隨著慕課、網絡課程的開發與在高校教學中的使用,在有些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不再是面對鮮活的生命,而是面對硬邦邦的用現代技術武裝的教學儀器或被開發出的各種學習軟件和冰冷的屏幕。教師人格因素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感染感化的作用在下降,教師和學生對學習軟件和教學系統的依賴則進一步增強。教學過程也不全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直接交往,而異化為人與機、機與人的交往,教師、學生各自被安排在教學系統的不同部位,按照設定程序運行,教學中教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降低,這嚴重影響著教師、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也不利於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良好情感的培養。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促進社會發展,改變人類生存、生活方式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定的運行環境,過度的依賴或打破規律的發展,都會對事物產生不利影響。教育作為人類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學作為學校實現這一活動的最基本的方式,有其自身的運作方式和規律。現代技術的發展雖然已經在許多方面改變了教育教學的運作方式,但過度的依賴或不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地使用現代技術,必將對教育教學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減少學校各種管理系統對教師、學生的限定,將教師、學生從煩瑣的管理運行程序中解脫出來,給教師、學生以充分的教學自由,將有助於調動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發揮教師、學生的創造性﹔同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作者系常熟理工學院郭建耀)

(責編:李依環 (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