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試題庫

2018年高考北京高考英語卷試題解析

                                    (基教研專家)

2018年06月08日21:10 |
小字號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北京卷)(以下簡稱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依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准)和《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的要求,延續了北京卷一貫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開放性,著重考查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凸顯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考查,強調語言學習對文化意識的影響,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和社會生活實踐的體驗。試題既全面客觀地考查了考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又保証了試題的科學性、公平性、較高的信度以及良好的區分度。

一、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以“立德樹人”為主線,凸顯價值引領,通過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滲透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強調用英語做事情、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突出學科的育人功能。例如,單項填空中“社區志願服務”、“援救遇險游客”、“勇敢面對困難”等情境,完形填空“拾金不昧,恪守誠信”的感人故事,閱讀理解A篇“不畏艱辛,挑戰自我”的勵志經歷,書面表達“茶文化”的傳統文化話題等,都很好地闡釋了美德與品格的重要性,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命題思想。

二、突顯“服務選才”的學科特點

1.試卷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來設計,著重考查能否把握語言知識的表意功能,能否掌握語篇的主旨大意、主要內容、深層意義以及作者的思想觀點,能否邏輯地表述思維過程並恰當地完成書面任務,突顯對關鍵能力的關注,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真正體現英語怎麼用,就怎麼考,倡導英語怎麼用,就怎麼學。例如,單項填空試題設計了充分的情境,考查准確把握語法知識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的能力﹔閱讀理解試題聚焦主干信息,加大了對概括能力和推斷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的考查﹔書面表達關注語言的應用性,考查在寫作任務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此外,語篇選材體裁廣泛,題材豐富,語言地道,語境真實,時代性強,既符合高中學生認知水平,又體現社會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很好反映出社會發展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特點。例如,單項填空涉及“環境保護”、“鍛煉健身”、“科技創新”、“傳統節日”等素材﹔閱讀理解的話題包含“太空訓練營”、“解決塑料污染新途徑”、“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等。

2.試卷強調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在語言能力方面,強調在真實情境中考查對語言知識的掌握並運用﹔在文化意識方面,強調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在思維品質方面,強調把對思維的考查融入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考查之中,著重考查思維的邏輯性、思辨性和創造性的能力和水平﹔在學習能力方面,強調對運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效果的綜合考查,關注考生學習潛能的挖掘。

三、強調“引導教學”的導向作用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有利於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和學科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滲透,能夠促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文化意識的養成、思維能力的促進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思維發展過程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在教學中進一步強調對語篇理解、概括、推斷等較高邏輯思維水平能力的培養,強調文本構建能力、邏輯表述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培養﹔能夠促使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想內容豐富的學習素材,對其認知思維形成挑戰,從不同方面改變他們的生活,做到思維培養與人格素養相連,真正實現外語教學的目標,即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考能力。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為進一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導向。

知識運用部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單項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在語境中靈活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試題命制符合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對語言知識的要求。考點與2017年高考試題基本保持一致,涵蓋了課程標准中要求的主要語法知識,重點語法考查突出,如時態語態、非謂語動詞和從句等。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單項填空試題有如下特點:

1. 凸顯價值引領 引導中學教學

單項填空的題干體現了立德樹人和全面育人的理念,培育和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了價值引領作用。例如,部分試題題干體現了人和自然要和諧發展﹔強化了人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意識﹔體現了人在面對困難時要有積極的態度。試題的命制凸顯了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有利於引領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關注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文化意識的養成。

2. 語境真實地道 彰顯中國文化

試題語境真實地道,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凸顯了中國文化。例如,絲綢之路的語境體現了我國的文化積澱﹔在中秋節家人團聚賞月,體現了我國的家庭觀念﹔中國的高鐵運營裡程快速增長,體現了科技興國。

3. 注重基礎知識 面向考生全體

試題考查了學生多年知識的積累,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的考查,引導學生注重基礎,將所學知識和方法內化為自身的能力。試題的命制考查了學生多年知識的積累,面向了全體考生。

4. 體現語言應用 強調語用意識

試題體現了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來理解和表達意義,進一步增強英語語法意識,引導考生在日常交流中靈活准確地用語法知識進行自我表達。例如,第8題的題干體現了語言的應用性。

第二節 完形填空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完形填空的體裁仍然是記敘文,選材凸顯了“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考查了考生在語篇中的詞匯運用能力及語篇理解能力。文章主題鮮明,脈絡清晰,難度適中。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完形填空具有如下特點:

1. 探究主題意義 體現育人價值

試題選材的主題意義明顯,語篇注重立德樹人。通過講述一名流浪者拾金不昧,恪守誠信的故事,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和友善。特別是完形的最后一句話“The story once again tells us that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鼓勵考生要成長為有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注重理解運用 培養邏輯思維

試題考查考生在理解語篇的基礎上運用詞匯准確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考查的詞匯包括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連詞和介詞,其中以實詞為主,而動詞和名詞又是重之中重。在考查詞匯運用的同時也考查了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考生需要結合詞匯知識、語篇知識、生活常識和文化背景知識進行邏輯推理和綜合判斷。

閱讀理解部分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閱讀理解試題全面考查了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要求的閱讀技能。命題尊重語篇的文體特征和行文特點,考查了考生理解不同文體書面語篇的能力,及能夠靈活運用各種閱讀策略提取、歸納所讀信息,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滲透對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閱讀理解試題主要特點如下:

1. 體裁題材多樣,體現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

選材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社會,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呈現科技、社會、生態等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有利於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閱讀素材語言鮮活、地道,話題貼近考生認知水平,體現了較強的思想性、趣味性和導向性。

第一節A篇講述了沒有運動天賦的“我”,在30多時開始長跑訓練,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完成了自己第一次馬拉鬆比賽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主人公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的精神。全文最后一句:“Determined to be myself, move forward, free of shame and worldly labels, I can now call myself a marathon runner.” 詮釋了主人公的決心和成就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功觀。

B篇為宇航中心培訓項目簡介,命題時從讀者的真實需求出發,著重考查培訓項目的相關內容和特點。激發考生的航天夢想,探險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C篇突出環保理念,介紹一種吃塑料的虫子大蠟螟,它胃中的酶能夠降解塑料,為解決塑料污染提供了新的途徑。選材有趣,貼近社會塑料污染問題的解決,介紹最新生態發展,開闊考生的視野。

D篇討論有關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問題,引導考生辯証的看待問題。

第二節語篇探討人為什麼生氣。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明了寫作目的“However, anger can easily turn violent, and it is best to know the reasons for anger to appear in order to prevent its presence”。了解人生氣的原因,是為了控制自己不生氣。選材貼近生活,實用性強。

2. 考查既注重文體特征,又關注對語篇內容意義的理解。

閱讀理解考查考生閱讀理解不同文體語篇的能力,涉及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試題充分體現了語篇的文體特征,結構特點,同時加強了對語篇內容精准理解的考查。

第一節A篇是記敘文,主要圍繞故事情節、文章的脈絡和情感走向。B篇是應用文(簡介),試題著重考查訓練項目的內容和特點,注重對向讀者所傳輸信息的考查。C篇和閱讀理解第二節為說明文,題目設置既注重對語篇整體理解的考查,還關注事實性信息的考查,考查考生對所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的清晰理解。D篇是議論文,圍繞前沿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問題進行討論,題目涉及作者對無人駕駛汽車最大的擔憂是什麼,作者對無人駕駛汽車未來的發展的態度是什麼,凸顯議論文的文體特征。

3. 全面考查閱讀技能,滲透對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的考查。

試題涵蓋了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中全部閱讀技能,包括主旨要義、事實細節、猜測詞義、推理判斷、理解作者意圖觀點態度、語篇邏輯關系等方面。題目類型多樣且難易搭配合理,各難度層級試題數量比例合適,能夠區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閱讀理解試題著重考查了考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滲透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開放包容的態度。試題設計引導考生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對語篇反映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分析和闡釋。閱讀A篇的39題考查了故事的主題,四個選項都是諺語或是類似的總結,學生要讀懂故事,分析出主題,還要理解清楚四個選項表達的含義,做出選擇。

書面表達部分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書面表達試題符合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中對“寫”的能力考查要求,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同時凸顯了思想性和和育人價值,體現了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018年高考英語(北京卷)書面表達試題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 弘揚優秀文化,體現高考的價值引領作用。

試題充分體現了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導向,起到了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的作用。

書面表達第一節讓考生以郵件的形式向即將來北京留學的英國朋友Jim推薦大學,並就留學北京的准備工作給出建議,題目還明確提到Jim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書面表達第二節讓學生根據四副圖的內容,描述高三學生李華上周帶領外國學生體驗中國茶文化的全過程。無論是中國優秀的大學文化,還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茶道技藝,都體現了鼓勵考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理念,完成習作的過程也飽含了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認同以及學生的家國情懷。

2. 貼近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真實表達。

書面表達情境設置貼近學生生活,一方面有利於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真實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另一方面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華的平台。

試題中向外國友人介紹北京的大學和帶領外國友人體驗茶藝都取材於學生生活,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能很快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不會因為認知方面的困難影響答題,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3. 思維與表達並重,指向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今年英語書面表達繼續保持選擇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拓展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生需要通過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用英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完成寫作任務,這也體現了語言考查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第一節的寫作任務沒有給出具體的大學以及准備工作的具體內容,學生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理解和積澱,確定所推薦的大學並給出一些有關准備工作的建議,考查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完成第二節的寫作任務時,學生要思考四副圖所反映的主題意義,確定寫作意圖。實際上,這四副圖都圍繞傳播中國茶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豪和自信的情感主線。圍繞這個主線,學生還要思考採用什麼樣的行文邏輯進行敘述,圍繞主題意義增加哪些有效細節達成寫作意圖,如何使用准確得體的語言進行清晰、連貫、有效的表達。

從思考到表達,學生需要運用所學語言表達和展示自己完整的、個性化的思維過程,這也就是學生用英語做事情、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學科素養的具體體現。

朝陽區教研中心 竇颯(特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周口店中學 張艷萍(中學一級教師)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閆雪梅 (中學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胡潤(中學高級教師)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陳新忠(中學高級教師) 

(責編:劉婧婷(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