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談招生 助力學子圓夢清華

2018年05月22日10:31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24日電 三年鑄一劍,今朝試鋒芒。目前,2018年高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清華大學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近日,清華大學副教務長彭剛、招生辦主任劉震、學生部副部長余瀟瀟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2018高校專業系列訪談,為家長和考生系統解讀2018年高招政策、高招計劃等熱點話題。

高招計劃:總體保持穩定,新增“丘成桐數學英才班”

劉震表示,整體來看,今年清華大學的招生政策和規模保持穩定,但局部招生安排有微調。今年將首次增加“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生,主要招收對象是符合條件的高二在讀生及高三應屆畢業生,旨在促進具有數學天賦的青少年學生盡早進入數學研究領域,實現因材施教、精心培養。

劉震介紹,2018年英才班的入圍名單已在清華大學官網公示,除1名同學獲得保送資格外,共14人入圍。從選拔程序上看,將對學生的數學天賦、綜合素養等進行全面考察。入圍學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除外)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參加高考,高考成績(投檔成績)需達到清華大學錄取要求。

大類招生:旨在實現寬口徑、厚基礎目標

去年,清華大學開始全面實施大類招生。談及實施第一年的效果,彭剛表示,第一年實施反響良好,相關工作穩步推進。從志願滿足率來看,去年首次實行大類招生以來,各省的志願滿足率都再創新高,全國各省份前三專業志願滿足率接近100%,部分省份第一志願滿足率超過90%。

“這是清華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上一個大的變化。”關於全面推行大類培養的初衷,彭剛認為,一是我們未來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交叉型、復合型的知識結構,應該具有創造能力、健全的價值立場和價值關懷。專業教育應該是一個寬口徑、厚基礎的教育,大類培養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實現這樣的目標。二是對學生而言,通過一年的學習,他了解更多專業、學科領域,可更好發現個人志趣和潛力,也有更大成長和選擇空間。

擴招寒門生源:多措並舉助推教育公平

“提高農村生源比例、擴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近年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導向。”劉震稱,2011年起,清華大學首創“自強計劃”,面向長期學習生活在農村地區、邊遠貧困或民族地區招收優秀學子,通過相關考核的考生可獲得30-60分高考降分錄取政策。6年來,已經有約400名寒門學子通過自強計劃圓夢清華。

談到對就讀貧困學子的助學扶持工作,余瀟瀟表示,清華一直以來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在多方面會給予支持。首先是直接經濟資助,為貧困學子設置綠色通道,多渠道資助入學。二是注重學生發展型支持,設立鴻雁計劃等,保障寒門學子獲得同等出訪出國的機會。

創新創業:加快建設三位一體、三創融合體系

余瀟瀟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主要建設三位一體、三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第一位的是創意,目前學生主導建設了30余支學生未來興趣團隊。第二,對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貫穿始終。清華有大學生學術推進計劃,從自主科研經費當中專門拿出800萬專門支持本科生的創新及學術科研活動。第三,創業層面設有“創+”和x-lab等一批孵化學生創業項目的平台。對於三創實踐,學校都可提供啟動資金和場地。

余瀟瀟指出,在學制方面,對創新創業學生也有相對寬鬆的環境,休學和停學的機制允許同學在本科或研究生階段任何時間,甚至可以停學進行創業活動,如想繼續學業,亦可隨時申請復學。

國際化辦學: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人才

“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人才一直是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點。”劉震稱,2016年7月,清華大學制定通過《清華大學全球戰略》,重點建設了一系列國際化辦學項目。前不久,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揭牌成立。

劉震介紹稱,2017年,清華大學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已達7497人次,教師赴海外交流學習達6890人次,總共前往五大洲104個國家和地區。清華大學共有3509名國際學生,來自128個國家,擁有良好的國際化氛圍。清華大學擁聯合培養雙授聯授學位項目46項,與全球50個國家的280所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這些都體現了清華大學國際化辦學水平在不斷提升。(李依環)

(責編:於昕君(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