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在交流碰撞中傳播中國文化

李艷梅
2018年05月11日09: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在交流碰撞中傳播中國文化

                                    學生的剪紙作品

                             老師帶著學生跳彩帶舞

2016年11月,我到加拿大新布倫瑞克省孔子學院任教。不知不覺,工作一年有余,在教授孩子們學習漢語和體驗文化的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不同語言文化交流碰撞迸發的火花,並為各國文化的魅力所折服。

  課堂與生活融合

在新布倫瑞克省孔院,我所教授的課程為中國語言和文化。這門課,在高中屬於學分課、語言課和綜合課﹔在中小學屬於興趣課和綜合課。如何讓外國友人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持久,如何提高文化交流傳播的品質都是讓人頗費思量的問題。對我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按部就班地上好課,而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語教學的基本內容包括拼音、生詞、基本句式、對話和詩詞等。書本知識總是固化死板的,學生們盡管學會了基本會話,但對於實際應用還是一知半解。為此我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他們在與人交流中提升漢語水平。在學習中國美食課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通過觀看漢語會話DVD和創設情境等方式練習基本漢語對話,然后帶著他們去中國飯館吃飯,通過打招呼、問路、點菜、吃飯、埋單等,鍛煉漢語表達能力。

1年下來,我的經驗是創新教學形式非常必要。學習形式不僅要新鮮有趣,還要寓教於樂,巧妙地嵌入聽說讀寫等語言點。此外,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隨時調整課程的難度和進程,這些都不是現成的教材上可以找到的答案。

  知識與情感結合

向孔子學院的學生講授漢語知識是我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在教學過程中,我穿插了許多優秀的中華元素。比如在一節興趣課上,我教孩子們用10個手指來表示阿拉伯數字,這個手勢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數字的漢語發音,同時也使他們了解中國人表示數字的手勢。

唐詩宋詞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有關古詩的內容,使學生對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在中秋節時,我教古詩《靜夜思》。我先教如何朗讀,再解釋句意和詩人要表達的思鄉之情。一名金發碧眼的男生用不算流利的中文問我:“老師,你是不是很想中國的家人?”我聽后十分感動,向學生說:“我想念祖國,想念在中國的親朋好友……但加拿大人民的熱情好客和可愛的你們也讓我備感溫暖。”這件課堂上的小事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的真摯和熱情。

  文化與國粹融匯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我也向他們介紹了剪紙、書法、京劇臉譜、青花瓷、皮影戲、手絹花、中國扇、太極扇、彩帶舞等。我所任教的中華語言和文化俱樂部舉辦了兩場中國傳統舞蹈演出,學校師生及家長全員出動、座無虛席。表演扇子舞時,學生們手持羽扇,動作姿態似白鶴飛翔一般優美、柔和,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剛柔並濟。校長對此次舞蹈演出給予了高度贊揚,稱“這是他見到的最精彩的表演”。演出結束后,有些家長向我表示感謝,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的漢語名字紋在自己的身上。

為了鼓勵學生多向父母表達愛意,我教他們在送給父母的卡片上用毛筆書寫“我愛你”,讓學生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感受尊敬、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感。這個行動也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收到孩子們別樣的中國式禮物,好幾位學生家長希望送孩子到中國讀書,這讓我非常感動。

一年有余的異國工作讓我收獲頗豐,加拿大人對於中華文化的喜愛和熱情讓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外派漢語教師而自豪,讓我更加沉醉於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中。我希望今后能向喜愛中華文化的加拿大師生傳播更豐富的語言和文化知識,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5月11日 第 09 版)

(責編:劉丹(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