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全國首家研究生思政教育基地

“我們為什麼要搞科研,為誰而努力學習?”在上海院士風採館上了一堂現場思政課后,上海電力學院2016級研究生卞歡深有感觸,“我一直認為研究生就是要一心扑在學術上。但今天深入了解院士們的成才之路后,我覺得要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就要先做人,再修業。”
5月8日,全國首家研究生思政教育基地在上海市楊浦區揭牌成立。由上海電力學院和上海院士風採館共同設立的這個基地將探索“區校聯動、協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
上海電力學院是全國三所電力高校之一,也是華東地區唯一一所電力高校,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000余人。如何改進和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將他們培養成為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科學精神的全面發展的高水平創新人才,是學校的目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成立,就是想通過研究生的參觀學習、創新創業項目、志願服務,讓研究生更近距離接近院士,讓榜樣力量引領研究生努力成長為像前輩院士那樣熱愛祖國、有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過硬的高級人才。
上海電力學院與上海院士風採館毗鄰,為“區校聯動、協同育人”創造了有利條件。上海院士風採館是全國首家集中展示兩院院士風採為主題的專門展館,是對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院士進行學術交流、探索創新思維的場所。錢偉長、談家楨、蘇步青、謝希德……風採館所展示的院士可謂星光璀璨,從生活、學習到工作,院士們平凡而偉大的人生經歷歷歷在目。
每位院士都是一本厚重的書,其成長成才成名的歷程中隱藏著豐富的精神寶庫。與院士風採館共建思政基地后,研究生們可以更近地聆聽大師的聲音,感受大師的力量,不斷汲取成長成才營養。據了解,從研究生思政基地的協同育人開始,今后雙方還將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整合資源,強化導師對研究生學業和思想的綜合指導,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5月8日下午,82歲的中央文史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為上海電力學院的一百余名研究生上了首場“院士思政課”。上海電力學院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2015級研究生李天成說:“近距離聆聽院士的教誨,就是要學習院士們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我已經准備出國繼續深造,但不論到哪裡,我都會牢記初心,努力學有所成報效國家。”(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通訊員 王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