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堅:教育精准扶貧顯實效,貴州鄉村教師迎春天

"如何辦好公平優質教育?"、"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也是近年來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十九之后中央下發的第一份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文件。《意見》強調:"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貴州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蔡志堅表示:"《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裡程碑式政策文件,是立足新時代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教師發展、教育發展乃至國家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它在頂層設計上,把'教師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抓住了我們教育工作的龍頭﹔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全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的舉措,抓住了整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問題。這對全省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一個極大的喜訊和機遇!"
鄉村教師強,則鄉村教育強。據悉,截至2017年底,貴州省共有專任教師約53萬名,其中鄉村教師達到近13萬名,佔全省教師隊伍的1/4。貴州省按照教育精准扶貧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意見》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以抓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制定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實施辦法,採取一系列有效舉措,改善農村教師待遇,促進全省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以"四有三者"好教師為標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自2014年起,連續兩年和貴州省的鄉村教師進行了交流與互動,他對貴州鄉村教師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期間,來到了"貴州小學骨干語文國培班"的課堂,與參加培訓的教師們進行了座談交流,也是在這個座談會上,提出了"四有"好教師的要求。2015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也是在百忙之中,給貴州省國培班的鄉村教師寫回信,信中提出了"三者"好教師的要求。要求西部的教師,特別是貴州的教師,要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才的引導者。
蔡志堅說,為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鄉村教師的關心、關愛,對鄉村教師的要求、指示落到實處,在全省開展了省到高校、職校、市(州),市(州)到縣,縣到學校,覆蓋各級各類學校的爭做"四有"、"三者"好老師的巡回宣講活動﹔組織開展爭做"四有"、"三者"好老師演講、征文比賽﹔連續兩年開展"四有"、"三者"好老師主題千人大培訓﹔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機制,出台《省教育廳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師師德師風考核的意見》(教師發(2016)91號)。將師德教育融入教師職前培養、職后培訓和管理全過程。在貴州的廣大老師,特別鄉村教師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對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以"特崗計劃"為主渠道,加大鄉村學校師資補充
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共招聘5.2萬名特崗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連續幾年招聘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特崗計劃"政策實現了全省全覆蓋,並在地方計劃中招聘鄉村幼兒園教師。截至目前,貴州特崗教師達9.7萬人,佔該省32.4萬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30%。
將"特崗計劃"實施與教育脫貧攻堅戰略實施緊密結合,加大精准扶貧重點地區鄉村學校特崗教師招聘力度,加大精准扶貧地區鄉村師資補充力度,加大鄉村特崗教師的招、管、用、轉工作,極大改善了鄉村教師師資年齡、學歷、學科結構,提高了精准扶貧地區鄉村師資整體水平和能力。
以"國培計劃"為引領,提升鄉村教師素質和能力
在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大力的支持下,貴州省"國培計劃"投入力度大,覆蓋面廣,對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覆蓋率高。"國培計劃"實施以來,貴州省獲得中央專項資金支持5.89億元,培訓鄉村教師近54萬余人。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立足於讓貴州的教師,特別讓是大山裡面的鄉村教師都走出去,送到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這樣的學校,多學習省外的優質資源,開眼界,提認識,接受高質量的培訓,回來以后更好的讓教師們發揮作用。
據蔡志堅介紹,貴州省將"國培計劃"項目實施與"大數據、大健康、大扶貧"主戰略緊密結合, 把鄉村教師的素質提高作為"國培計劃"的重點,加大對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精准扶貧重點地區教師培訓支持力度。在項目設計上,根據本省特點,針對66個特困連片縣,特別是20個極度貧困鄉鎮,將精准扶貧與項目緊密結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7年,通過與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合作,在荔波縣開展了"國培精准教育扶貧項目活動",組織了省內外的名師、名校長,深入到貴州省荔波縣送所屬各鄉鎮、學校和幼兒園。讓省名師和當地的教師一起上公開課、上示范課、上觀摩課,大家在一起研課、磨課,進行交流和互動,對提升當地教師教學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貴州省充分發揮"國培計劃"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教師培訓資源整合,改革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加大名師名校長隊伍培訓力度,推動全省鄉村教師培訓常態化、實效性,真正提高鄉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以"有溫度的"政策為依據,保障鄉村教師隊伍穩定
為貫徹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緊密結合脫貧攻堅戰略實施,加強對鄉村教師的關心關愛。蔡志堅說,首先,貴州省深化鄉村教師職稱評定改革。設立中小學正高級職稱,完善符合鄉村教師職業特點的職務(職稱)評審標准,制定職稱晉升向村小學、教學點和教育教學一線教師傾斜政策。比如在評審條件的制定上,將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分開來表述,對鄉村教師不在外語、計算機、論文方面做過多要求,把在農村一線工作的年限作為中、高級職稱評審的標准,實行了"即評即聘"政策等等,提高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
其次,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截至目前,貴州僅中央和省級財政就累計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8.9億元,已覆蓋了全省的集中連片特困縣。
第三,啟動鄉村教師周轉房、公租房建設項目。在住建部門的支持下,已建設鄉村教師周轉房、公租房13.75萬套,優先解決鄉村教師的住房問題,讓教師們安居、樂業。
第四,開展鄉村教師榮譽表彰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的實施,連年召開省級表彰大會,為鄉村學校從教30年、25年的教師頒發榮譽証書,加大各級優秀教師、教育工作先進個人表彰力度。
第五,實現全省"農村校醫服務全覆蓋"。全面加強農村學校的建設,目前全省1.2萬多所農村中小學校已全部實現了"校醫"的全覆蓋,極大提升了農村學校醫療保障水平,為學校的教師、學生提供了一份堅實的醫療保障。
通過加大農村教師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鄉村教師關心關愛,穩定鄉村教師隊伍,增強鄉村教師活力,形成越往農村、越往基層待遇越高的鄉村教師薪酬制度,提高鄉村教師工作積極性。並改善鄉村教師工作和學習環境,讓廣大鄉村教師扎根基層,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進一步提升農村教育質量。
以"名師培養計劃"為亮點,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
為加大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貴州省啟動了"鄉村名師培養計劃",開展了首批鄉村教育家、鄉村名師的遴選建設等工作。連續兩年每年遴選300名省級鄉村名師,選送到清華大學等高校進行兩年一周期的培養打造,從中選出96名作為鄉村教育家培養對象,設立鄉村名師工作室。評選省級名校長178名,其中初中校長50名,小學校長50名,幼兒園園長20名,高中名校長58人。遴選建設省級校本研修示范學校120所。
通過建設"鄉村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搭建名師(名校長)專業成長平台, 採取"傳幫帶"的模式,帶動周邊輻射區域的共同發展,增強各級教師培訓團隊特別是縣級教師培訓團隊的能力水平,整體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和教研能力。
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中心小學的黃俊瓊老師,就是鄉村名師的典型代表,同時她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代表全省50多萬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黨的十九大,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並和總書記進行了互動交流
立足於精准扶貧,把扶貧必扶智的要求結合在一起,讓貴州鄉村教師走出去,多接收省外的優質資源,近年來,也得到了如清華大學、華東師大、華中師大、西南大學、繼教網等一些院校和機構的大力支持和重視,利用優質的教育培訓資源和先進的培訓管理理念及方法,推動貴州鄉村教師培訓工作有效開展。蔡志堅說:"新時代的春天已經來了!我們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機遇,不斷的強化師德師風、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未來,貴州省將緊密結合國家政策文件精神,扎實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跟緊新新時代步伐,真正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讓貴州省廣大的教師們感受到職業的榮譽感、幸福感、成就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