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使者們的“中國夢”
三亞航空旅游職院創新留學生教育
在得知自己被海南航空錄用之后,俄羅斯姑娘秋莎激動地跳了起來。秋莎目前就讀於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一所以空中乘務專業而知名的高校。她曾經在俄羅斯航空公司當了5年空姐,頭頂著公司“最美空姐”的光環。但她決定改變現有的生活,毅然辭掉工作,萬裡迢迢來到三亞,進修中文和中國文化。之所以選擇三亞,是因為她曾在俄羅斯到三亞的航線上有過一年的執飛經歷。秋莎來到這座城市,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是“來三亞,實現自己的那個中國夢”。
在秋莎身影背后,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還有600余名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尼泊爾、泰國、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秋莎”們。作為“一帶一路”的使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追逐著屬於自己的“中國夢”。他們逐夢的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魅力和魄力,通過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加強文化和學術交流的方式,全力促進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這些“一帶一路”的使者,從五湖四海來,到五湖四海去,帶去了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文化,更帶去了中國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入腦入心,源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化。學院利用三亞優質的酒店資源和酒店實操環境,根據留學生和職業教育的特點,對進修課程進行了創新改革,按照理論和實踐課程1:1的比例進行開課,讓留學生們在企業實踐中學習理論。實踐課程在邀請各大星級酒店的高級管理人員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授課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在各五星級酒店開展酒店管理實訓課程,這樣的合作教學模式相對於單純的理論教學而言更具實用性,有利於提升留學生的實操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為工匠精神的培養打牢基礎。學院董事長兼院長楊涵濤指出,“通過這樣校企深度融合的培養和學習方式,我們培養的留學生實戰能力非常強”。
為推進工匠精神入腦入心,學院強化管理,堅持“寬嚴相濟、管理有度”的原則,變“外賓為主、學生為輔”為“身份對等、管理趨同”。在管理過程中,既充分尊重文化背景差異、處事方式差異、認知習慣差異,又在課程、實踐和生活等方面與國內學生一樣嚴格要求,確保教學質量。
除了語言的培養,學院更注重培養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認同。國際交流中心劉苗苗老師上完京劇臉譜課后,學生們意猶未盡,劉老師便讓大家把自己喜歡的臉譜帶回宿舍。沒想到幾個月下來,留學生宿舍的牆上,都挂滿了各類京劇臉譜、貼滿了中國剪紙,留學生們如此喜歡他們自己的作品,超出了老師們的想象。
2018年上半年,秋莎就要去海南航空公司報到入職了。古老而充滿活力的中國大地上,又多了一些“一帶一路”的使者。他們在中國的職業院校中,領悟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感受中國文化,並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實現了自己的“中國夢”。(通訊員 顏卓 莫春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