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寧城縣“國培計劃”鄉村中小幼教師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開展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文件要求,為了深化網絡研修學習實效,充分發揮優秀成果的引領輻射作用,2016年12月8日——2016年12月11日,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分四個班對寧城縣840名教師進行了培訓。
本次集中培訓分為兩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中小學、幼兒園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項目線下教學實踐活動”。參加人員是中小學骨干教師(351人)和幼兒園全體教師(290人),培訓分兩個班進行,培訓地點是寧城縣第四中學。第二個模塊是“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集中培訓”,中小學、幼兒園各100人參加學習,分兩個班進行,培訓地點是寧城縣教師進修學校。
上下配合,齊抓共管。本次培訓中,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的劉老師和趙老師始終跟班指導,並為培訓提供師資和物質方面的保証。寧城縣教師進修學校每個班都派兩位老師擔任班主任,以保証培訓高效、有序進行。
嚴格考勤,明確要求。為保証培訓質量,班主任制定了嚴格的考勤制度。每天上下午各簽到一次,中間不定期點名抽查。學校規定,本次培訓納入繼續教育學時,不按時參加學習者繼續教育不給驗印、不頒發網絡研修結業証書。每個班開班儀式上,都對學員提出明確具體的紀律方面的要求。培訓期間,學員們遵守班級的各項管理規定,嚴格遵守考勤制度,遵守課堂紀律,很少有遲到早退的,更沒有無故曠課現象。學員課堂上專心聽課,認真筆記,積極發言。每個班培訓結束后,學員都按要求上交了質量較高的學習體會或心得。
培訓內容充實,學員受益匪淺。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精心選派四名專家來寧城培訓。四名專家均來自教學第一線,有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他們的講學理論前沿,案例鮮活。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的李俊杰老師用他那嚴謹的治學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和精湛的講課藝術,教給學員大量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新方法,使學員經受了一次頭腦風暴的洗禮。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的尚凱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積累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實踐,詳細講解了數碼單反與手機、如何構圖、如何用APP完成后期處理、如何利用附件增加攝影樂趣、演示文稿的設計藝術等。這些知識可以說是老師們急需但又沒能完全掌握的,可以說尚老師為學員們解了燃眉之急。同時,大量的精美的圖片讓學員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了美的享受。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英語教研員,中國英語閱讀教育研究院教研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培訓專家張榮干老師,以他淵博的知識、嚴緊的治學態度、豐富的培訓經驗、幽默風趣的培訓方法給老師們進行一次精彩的培訓,老師們在知識技能上、教育教學方法上、觀念意識上、理念思維上都受到了啟發,給今后的工作帶來一次重大影響。
北京市海澱區雙語幼兒園的閻從越老師結合自己21年的工作實踐,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細致入微的指導。她的講學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如果學員們把閻園長的“逆向評價,正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運用的自己的工作實際中,一定會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
學員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互動,下課后抓緊一點時間和老師交流取經。每個人都想有效地利用這難得的培訓機會,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獲。如果專家們講學時少講點“為什麼”,多講點“是什麼”和“怎麼做”,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相信學員們會更喜歡。
來自大明中學的夏春花在談到培訓的體會與心得時,她說:“通過12月10日張榮干教授的講座,讓我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核心素養具有學科性、思想性、行動性、價值性、發展性。教育改革是科學的,應該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否則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充分考慮英語的學科特點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愛好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把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英語教學有較為全面的熟悉,提高英語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開設英語是為了學生的今天未來的生活,英語學習其實不僅在生活中用英語溝通,學生隻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過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我要做到:
1、尊重每一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機會。
4、建立融合,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通過這次英語培訓的學習,聆聽專家的講座,使我受益非淺,並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到與學生共成長,不斷追求新的自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