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探究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新模式>>焦點新聞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雲南“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探索

2018年05月07日16:4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不僅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方式,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更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互聯網+的到來也對中小學教師培訓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教師培訓領域,"互聯網+"讓當代教師培訓進入到一場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變革與創新的大潮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就教師專業發展而言,新技術、新理念短時間內扑面而來,教師們猶應接不暇。面向“互聯網+”時代,教育需要如何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教師又將如何面對教育的改變呢?以“國培計劃”為先導的各級培訓項目的實施,對於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根據教育部有關“國培計劃”和雲南省有關教師培訓的文件要求,雲南省教育廳結合新形勢下雲南省中小學鄉村教師的培訓需求和教師專業發展實際情況,自2015年起,對“國培計劃“進行重大改革,重心下移,設計出與項目縣連續三年、遞進式、全覆蓋式的培訓模式,五大項目集中實施,採用項目整合、資源整合的方式推進,並在探索“互聯網+教師教育培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雲南省教育廳師范處雷韜處長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承擔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開班儀式上介紹到,“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網絡培訓為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互聯網+教育的重點行動是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推動教育服務模式的變革。在教師培訓領域,雲南省教育廳高度重視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的歷史機遇,在“國培計劃”實施過程中,依托本地教師發展中心,國內知名網絡培訓機構,省內外高等院校,著力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師教育培養體系。

   

“互聯網+”促進“國培計劃”培訓模式創新發展。

教師培訓既要全覆蓋保“量”,又要重實效保“質”,雲南省教育廳自2015年實施國培改革以來,遴選出全省30個項目縣,與雲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繼教網等遠程培訓機構三方協同共謀教師發展之路,為學員提供了權威的學習資源、靈活的學習方式。從2012年起,每年繼教網在雲南省教育廳的領導和指導下,在國培計劃遠程培訓項目中,不斷積極開展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相結合的工作點活動,也在探索將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兩種培訓方式進行了積極有效地整合的路徑,並將探索經驗分享給教師培訓工作者,為實踐“互聯網+”線上線下結合的有效化學變化提供經驗。

“互聯網+”打破“國培計劃”培訓管理瓶頸。

國內知名學者閆寒冰說過,“當前教師培訓管理最大的瓶頸是沒有建立起一個有效激發各方積極性的動力機制。”為破解難題,雲南省教育廳提出,“國培計劃“實施著重三個詞:長遠(重視“國培計劃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綜合(師訓工作服務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師訓機制)。

從培訓者角度看,借助網絡研修平台,可以隨時掌握學員學習進度,及時跟進輔導管理。訓前對接,大數據深度調研,系統化助推教師培訓課程資源革新﹔訓中轉型,互聯網工具助推項目“減負增效”實現轉型升級﹔訓后跟蹤,網絡全程全景支持與訓后指導服務。

總之,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教師教育的越發重視,教師教育的需求正在實現從數量到結構和質量的轉變﹔隨著“國培計劃”引領的各級教師培訓項目的持續開展,教師對培訓的需求也在實現從達標到素質提升的轉變﹔隨著信息化帶來知識傳播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正在從單一技能向研究型、專家型轉變。中小學教師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這是教師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互聯網+背景下的必然選擇,教師之間總是存在差異的,隻有契合教師個人需求的培訓才是最有效益的,這就決定了互聯網背景下的個性化教師培訓必將取代整齊劃一的傳統培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培訓將會更加精彩紛呈,教師培訓工作要想做好,取決於我們能否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培訓。我們除了提供高品質的培訓服務,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做好培訓,才是我們培訓者現在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應該思考的問題。在經過我們的努力探索和艱苦奮斗之后,必將寫好教師教育的“奮進之筆”。

(責編:劉丹(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