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在海:談“校本研修”的收獲和影響
我來自湖北省大別山深處的一所普通農村寄宿制學校——麻城市福田河中心學校,是一名語文教師,也是麻城市送教下鄉培訓團隊成員之一。
目前,在“國培計劃”的帶動下,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動可以說開展的如火如荼,其主要形式有集體備課、研課磨課、專題學習、混合研修,還有教師沙龍以及小課題研究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個人認為收獲最大的活動主要有三種:
一是研課磨課。我們主要是以問題為驅動,以課例為載體,通過“一備”、“二研”、“三磨”等環節,採取集體備課、同伴互助、教學反思等形式,進而達到開拓思路,誘發智慧,改進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目的。
二是混合研修。混合研修集線上線下學習的優勢於一體,有利於我們一線教師既能夠學習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論,觀摩專家名師專題講座,學習專家名師的課堂技巧,又能夠通過線下的諸多實踐活動,將先進的理論和方法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教學行為。混合研修是一種成本低、快捷、及時和高效的研修方式,尤其值得在農村學校普遍推廣。
三是小課題研究。在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進程中,教育科研能力是最重要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內容之一,而小課題研究無疑是提升這種能力的極好途徑。近幾年間,我們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將日常教學、教研、科研有機結合起來,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作一些深度探索,使大家受益匪淺。小課題研究,對於農村學校教師來說雖然有一定的難度,卻是促進我們由一般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必由之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在這條路上,我們要且行且思,望遠篤行。
混合式研修,對我們日常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教育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通過集中培訓,專家講座,我們對課堂的結構及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有了嶄新的認識,教師講、學生聽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評價學生的標准也不再只是看分數,同樣看他們的綜合素養。
其次,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無論年輕還是年老教師已經習慣了利用網絡資源備課,自制課件上課﹔不少教師還與學生、家長共同創建網絡空間,推送教育資源,促進家校互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育效果顯著提升。
第三,讓研修活動成為常態。混合式研修內容的豐富多元性,研修的便捷性,讓老師們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利用電腦、手機開展網絡學習,與同行交流熱點問題,請專家解答疑難問題。
第四個方面,我覺得是教師的精神風貌也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混合式研修,我們在不斷地交流、碰撞中,突破自己固有的教學思想、行為方式,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師職業的獲得感、成就感不斷提升。
總的來說,非常感謝 “混合研修”這一套“組合拳”,它搭建了我們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立交橋,讓我們這些身處貧困山區的教師,足不出戶就能聆聽和領略遠在千裡的名師、大家的教誨和風採,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了教育高速發展所帶給的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