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李司平事跡

李司平,男,傣族,共青團員,文山學院信息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
2017年發表文學作品十余萬字,項目獲得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野草文學獎散文一等獎第七屆雙十佳詩歌獎十佳詩人獎、首屆東西方詩歌獎·大學生詩歌主獎等文學獎項。從2016年開始無量山沈氏古陶文化挖掘,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2015年與他人合資創立“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公司逐漸發展步入正規,現任“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公司外聯,宣傳推廣工作。
李司平大概是文山學院這一年走過最多路的人,同時也是寫過最多字的人。在一般人認為的碼字辛苦,李司平卻將其視為身心的放鬆。隻有靜下心來寫作的時候,他才會認清他是個有良心的作家和詩人。2016年李司平和朋友一起合資創立了“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他擔任副總經理。從雲南之南的版納,到滇東北的昭通﹔從滇西的怒江,臨滄,到滇東的曲靖,文山。是一條李司平眼中的商路,也是他作為一個作家一路行吟之路。李司平是一個詩人,作家,同時又是一位奮斗不息的創業者。
天道酬勤,2017年是李司平文學豐收的一年。年文學寫作字數達十萬逾字,文學作品先后發表在《中國詩歌》、《陝西詩歌》、《太陽河》、《茶樹王》、《銀生文化》等各級刊物。作品先后入選《中國詩歌生日大典》、《新詩維》,《90后詩歌群》等文學出版書籍。同年,李司平獲得各級文學獎項二十余次,其中有“全國大學生野草文學獎散文一等獎”,“中國校園雙十佳十佳詩歌獎”,“首屆東西方詩人獎·大學生詩歌主獎”。中篇小說《末代馬鍋頭》獲得國內諸多知名作家的一致好評。其散文集《一婉普洱》進入了普洱市文學扶持出版項目,正集結准備出版。
2017年也是李司平創業豐收的一年。於2016年成立的“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在經過一年的發展適應后,逐步走上正軌。2017拿下的鎮沅縣的十余類小商品百貨的區域銷售批發代理,同時拿下了“竹海”食鹽的區域銷售批發代理權。“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蓬勃發展,2017年一年,“鎮沅玲江商貿公司”實現銷售額102萬元。與此同時,其負責的無量山沈氏古陶的文化挖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得到進一步突破。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以及“無量山沈氏古陶。”
文學寫作是一種平撫內心的方式
李司平出身農門,從小就歷經貧寒的他渴望改變現狀。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家的孩子更懂得父母的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從14歲出門遠行求學和打工掙錢至今已有6個年頭,這趟院門他出的很遠,從普洱市鎮沅縣振太鎮的小山村到西雙版納的邊境小城,然后先后輾轉過很多地方。隻為了掙錢,求學和跳出農門。
其實李司平的寫作是在漂泊中養成的。離家越遠家越久,便能體會出那羈旅行役漂泊之苦。而也就是這異鄉漂泊之苦一次一次的磨礪著李司平年少的心,使其在一次次的磨礪中變得堅強變得百折不撓。李司平一邊讀著中學一邊利用假期打工掙錢,先后做過工地混泥土小工,裝修工人,酒水推銷員等這些工作。這個時候的李司平還未成年,卻吃著同齡人沒吃過的苦。說實話,從苦中過來的人,苦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寫作不是李司平的目的,寫作只是李司平的一種發泄方式。他吃過很多苦,心裡的創傷需要文字來平撫。2014年,第一篇文學作品《春天,我在農田結繩記詩》發表在《茶樹王》給予了李司平繼續堅持寫作的信心。他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或者他想讓他的一些生活的感悟來得到別人的共鳴。一個卑微的人需要被了解。就這樣,寫作就伴隨著李司平這個早熟的男孩從未成年到成年,從中學時代到現在於文山學院本科就讀。李司平筆耕不輟,文學作品一次次發表在各級文學刊物上,給這個還在路上的少年撫慰。
“一直都還在路上,無論是生活還是寫作,因為要生活。”李司平說。
創業是被逼的,也是必須的
“沒人想創業,誰都想過安穩的日子,創業都是走投無路者無奈的選擇。”這是李司平作為一個創業者總結出來的話。從14歲出門遠行打工掙錢和求學,李司平飽嘗了生活的冷暖。因為自己未成年,也因為自己不經人事,因為自己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所以隻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邊聽使喚,做過最苦最累的活,拿過最低的工錢。起初14歲出門打工,一天30塊的工錢,吃飯還要去掉15塊,還要做著和成年人一樣的活。這是李司平作為一個初入人世的某種不可抵抗的不公平,且不可抗爭。15歲的時候,跟著老板在工地搬過兩個月的混凝土,最后老板跑了,工錢一分沒領到。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李司平比誰都想成為像老板那樣的人。
2016年李司平和朋友一起合資創立的“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做百貨小商品代理批發,貨物倉儲和運輸。創業初期的艱苦比打工還苦,這是肯定的。這種苦來自於資金不足,也來自於別人對公司的不認可。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往鄉鎮上運輸鹽巴,遇到的道路塌方和大雨,未做防雨措施的一車貨物全部在三天的堵車和兩天的大雨中全部作廢,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在重振旗鼓后,公司恢復運作時李司平欠下了跟所有親戚中借來五萬塊錢,2017年才全部還清。
好在天道酬勤,於2016年成立的“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在經過一年的發展適應后,逐步走上正軌。2017拿下的鎮沅縣的十余類小商品百貨的區域銷售代理,同時拿下了“竹海”食鹽的區域銷售代理權,“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蓬勃發展,銷售額穩步提升,為地方經濟做著力所能及的貢獻。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鎮沅玲江商貿有限公司。”
寫作者的責任,用文學來保護文化
寫作者的筆下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每一個人都要有具有文字的良心。語言和文字創造著文化,也有義務保護著文化。
“無量山沈氏古陶”最初只是李司平寫作的對象,也就是在深入了解了無量山沈氏古陶的悠久歷史和瀕危的現狀后。李司平決定利用手中的筆來拯救一下這逐漸走向衰亡的傳統手藝。從2015年開始,李司平便和無量山沈氏古陶的負責人沈開紅合作,致力於“無量山沈氏古陶”的文化發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工作。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李司平文字宣傳知道“無量山沈氏古陶”,同時也引起了上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現“無量山沈氏古陶”已得到上級政府的撥款幫助,重建了古窯址,硬化了陶器廠的路面和作坊地面。並將“無量山沈氏古陶”作為鎮沅縣振太鎮的重點旅游景點進行保護和開發。
截止目前,“無量山沈氏古陶”的非物質遺產申請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越努力就越幸運”是他的整個故事中的一條清晰的主線。苦盡甘總會來,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創業,李司平還在路上。不過我相信李司平已經把“苦盡甘來”銘刻進了骨子裡。李司平說他不會放棄文學創作了,因為已經放不下了。寫作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同時還會繼續創業,為了更好的生活。目前李司平還在文山學院16級本科就讀,他想再大學期間為文學努力奮斗幾年,寫出更多的好作品。李司平的遠方永遠在路上,李司平一直在路上,用盡全力扮演著每一個角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