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陳志明事跡

2018年04月20日17: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陳志明,男,漢族,中共黨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田開發專業2015級博士生。

他勤於學習、專於科研、勇於創新,從本科到博士,連續六年綜合測評第一名。讀博期間,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項目研究,陳志明開發出較為完善的非常規油氣藏動態反演模擬軟件,建立了一套微地震數據、生產數據和試井測試數據一體化的體積壓裂評價體系,並應用於中國新疆和美國Eagle Ford致密油的礦場實際,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在建立體積壓裂評價體系過程中,陳志明共發表學術論文4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錄用發表SCI 期刊 12篇(JCR 一區 10 篇、JCR 二區 2 篇)。目前論文總引用量 230 余次,總下載量 13,000 余次。同時,在科研之余陳志明擔任國內外多個期刊的審稿人,累計審稿130余篇, 2016和2017年連續兩年獲得行業頂級SPE期刊最佳技術編輯獎,並於2018年被邀請為SPE Journal副主編(中科院TOP期刊)。

興趣,開啟了石油大門。

2009年,陳志明和1020萬考生一起參加高考大軍,那場戰役他沒有勝利,至少他這樣認為。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反復的實驗、討論、查閱文獻,讓他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慢慢地,成為一名石油科研工作者的夢深深地埋在心裡。

勤奮,攻克了課題難關。

2013年,陳志明通過努力考取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碩士研究生,開啟了非常規油氣藏試井反演方向的研究。為了攻克非常規油氣井壓裂參數評價的技術難關,2015年,他申請了石油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同時,作為課題組非常規致密油973項目的學生骨干,陳志明有幸與現場工程師的深入交流學習。在現場工程師的啟發下,為更好地將理論應用到實際,陳志明將理論模型編制成了試井動態分析模擬軟件,建立了微地震數據、生產數據和試井測試數據一體化的非常規致密油藏壓裂評價體系。目前,這一體系初步應用到了中國新疆和美國致密油的礦場實際,取得了良好效果。

信念,積澱了科研實力。

從碩士到博士,陳志明都師從我國試井分析領域著名學者廖新維教授。1998年,廖新維教授創造性地提出了現代試井分析特征點擬合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試井反演速度和精度,並編制了國內首批商業化試井軟件,獲得北京市、中石油等科技進步獎多項,被中石油各大油田推廣應用,這一創新思想擴寬了現代試井分析研究的新方向,目前已被應用到法國KAPPA公司的試井軟件中。

博士期間,正是在廖新維教授的指導和影響下,陳志明懂得科學研究必須甘耐寂寞,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取得大的創新性成果。目前,陳志明以第一作者錄用發表SCI 期刊 12篇(JCR 一區 10 篇、JCR 二區 2 篇)。一些科研成果得到了SPE Journal主編Dr. Mustafa Onur的高度評價,“目前缺乏一種有效的體積壓裂井復雜縫網描述方法,Mr. Chen提出的表征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 Mr. Chen的新型半解析方法對於復雜縫網井的試井反演、壓裂評價和產能分析具有重要價值”。

陳志明一直希望他的論文能夠給其他石油工作者以思路和啟迪,目前他的論文總引用量共230余次,下載量達13,000余次,這個數量在石油科研領域十分可觀。目前,陳志明受邀擔任國內外10余個期刊的編輯和審稿專家,如《SPE Journal》技術編輯,《斷塊油氣田》、《高等石油化工學校學報》等審稿專家,目前累計審稿130余篇,並於2018年被邀請為中科院TOP期刊SPE Journal副主編,任期三年(2018年~2021年),目前亞太區石油類高校僅1人。

談及未來的規劃,陳志明正在准備畢業和找工作的事宜,由於對科研工作感興趣,希望未來能找到一份高校教職工作,以致密油氣為主的非常規油氣動態反演分析是他研究的重點。

所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國際埃尼提名獎(國際能源與環境界“非官方諾貝爾獎”)

連續兩年評為行業頂級SPE期刊最佳技術編輯獎(中國區2人)

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孫越崎優秀學生獎學金(全校博士1人)

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未來石油工程師論壇三等獎

全國數學競賽二等獎

連續兩年獲得本科生國家獎學金 

(責編:於昕君(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