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辦教育不能滿腦子“生意經”

楊國營
2018年04月16日09:28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辦教育不能滿腦子“生意經”

一家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注定會遭遇挫敗﹔一個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遲早要栽跟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國內的教育培訓機構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日,全國160家校外培訓機構在河南鄭州共同簽署《校外培訓機構自律公約》,承諾依法、誠信、規范辦學,避免“超綱教學”“強化應試”,絕不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等。

這樣的自律意識其實早就該有,從當下做起也不算太晚。但“善始”雖易,“善終”卻難。數量眾多的培訓機構是否都能一直恪守公約,恐怕還要“聽其言觀其行”。

教育培訓與其他行業終究不同,既然參與了育人,就肩負著高於其他行業的社會責任。作為商業機構,營利固然可以,但教育培訓機構決不能自我降格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純營利組織。缺乏教育情懷的培訓機構即便一時能做大做強,也終究成不了受人尊敬的企業,機構負責人也不可能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

教育情懷並非唱高調式的空洞概念,而是對育人這項特殊事業的敬畏,是對教育規律的遵循,是面對教育對象的謙抑。深厚的教育情懷是一家培訓機構不可或缺的基因,但不少培訓機構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失望地發現:它們不具備。

《半月談》日前刊發報道,揭露當下教育培訓市場上常見的“洗腦式”營銷。不少家長架不住廣告“忽悠”,被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洗腦”,報班花費動輒成千上萬元,被坑錢、坑娃、坑智商。種種“洗腦式營銷”消費著家長們的焦慮,加劇拔苗助長的功利心,違背了教育以育人為本的初心。

校外培訓機構的野蠻生長模式必須被終結。今年以來,各級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與工商、人社等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採取一系列嚴格規范治理的舉措,傳遞出明確信號:校外培訓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倘若不認清、不順應這一大勢,后果很嚴重。

腦子裡有“生意經”的不僅是培訓機構,有的學校也不能免俗。日前,西安某民辦學院學生向媒體爆料,學校即將迎來20周年校慶,其所在班級輔導員在班會上要求學生捐款,最低10元,不捐將會被取消評優資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該校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將嚴查此事,並表示捐款“純屬自願,不得強制”。

近年來,校友以捐款形式回報母校漸成風氣,這原本是好現象,但也讓一些高校生了攀比之心、攤派之念。有的高校明裡暗裡把校友捐贈金額的多少當成彼此競爭的“戰場”,每逢有校慶等重大活動,總巴望著校友能“慷慨解囊”,甚至把目光投向在校學生,號召他們也“表示表示”。這顯然走向了歧途。學生回報母校的形式很多,但若把捐錢當作主要途徑,便把學校和學生的關系庸俗化了,也把雙方的精神層次都拉低了。學校即便一時得到了經濟利益,卻容易讓眾多校友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傷害,實在是“打錯了算盤”,得不償失。

相比之下,不少家長的算盤打得更精。某教育媒體前不久發布的《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教育支出平均佔家庭年收入20%以上。43%的受訪家庭表示,輔導班在教育支出中佔比最大。從孩子3歲踏入幼兒園到22歲大學畢業,20年下來,一般而言,家長付出的教育支出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既然培養孩子花了大價錢,不少家長自然希望收獲相應回報,於是他們把孩子未來能獲得怎樣的物質生活當成了主要衡量目標,比如畢業后找的工作“含金量”幾何,甚至具化為月薪、年薪多少以及福利的好壞。如此“生意經”看似屬於人之常情的范疇,但之於教育來說則陷入舍本逐末的誤區。孩子的教育不是一筆商業投資,孩子本身更非理財產品,用純粹做生意的思維計算孩子教育的成敗得失,是對教育本質的背離,是對孩子的物化和不尊重。

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物質生活只是教育的低層次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學會如何與自然和他人相處,對社會有所貢獻,進而成為更好的自己,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過好這一生。那些腦子裡隻有“生意經”的培訓機構、學校和家長,是該好好反省一下了。

(責編:孫競、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