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模范正師風

2018年03月06日08:5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模范正師風

  3月5日,新學期開學了!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雁池鄉蘇市小學的廣播裡傳出校長王懷軍的聲音:“師德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就是把愛傾注進每個孩子的心田。”與此同時,常德市1000余所城鄉中小學校圍繞本報曾報道的石門縣皂市中心學校九位老師義務輔導楊帆同學的故事展開學習和討論。全市共有3000多名教師撰寫了學習體會。

  在這場師德師風的大討論中,校長們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

  校長要做教師的表率

  王懷軍是全國人大代表,正在北京參加兩會,她將一份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議案帶到了北京。出發前,她錄了一段話,在開學典禮上播放給全體教師和學生。

  教師鄭紅霞告訴記者:“王校長在北京開會,她要求我們搞好開學第一課。這些年來,王校長一直是我們的榜樣,她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2008年,學生流失情況嚴重。王懷軍要求全體老師上門勸學。自己帶頭爬山路,蹚小溪,過吊橋,走遍21個村,將輟學的孩子帶回課堂。她號召老師關愛貧困學子,自己帶頭從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困難同學。她將留守兒童覃濤接到家裡照顧,還組建了“留守兒童之家”,把180多個留守孩子接到學校吃住,有專人義務照顧,免去了父母的后顧之憂。

  王懷軍的建議是:在全社會宣傳、弘揚“義務送教上門”這一師德師風建設的典型事跡和經驗,建立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生五位一體的師德師風建設評價體系,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為師德師風建設提供堅強的保証﹔進一步加強對困難學生及其家庭的幫扶力度。她還倡導全國教師拒絕有償補課,學習皂市鎮中心學校九名義務輔導教師的奉獻精神。

  校長要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

  鼎城區二中校長鐘學剛在開學典禮上說:“從《光明日報》報道《九位老師對一個學生的義務輔導》中,我看到的不僅是這些教職工對一名學生的無私奉獻,還看見了幾位校長的身影。正是因為校長統籌安排,協調好各位教師的工作,才使得這場愛心接力變得有序,也更加持久。給我的啟示是,校長要認識自己的價值與使命,把握好正確的教育方向,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芷蘭學校校長黃克勤在開學典禮上號召全體教職員工學習皂市鎮中心學校教師的奉獻精神。“教師是蜜蜂,為他人辛苦為他人甜。我們要讓教師永葆這份甘於奉獻的初心。”他還倡導學生教育品行為先、素養為重,不斷學習中華文化,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成長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丹洲中心小學校長唐靜說:“皂市中心學校的老師值得點贊,制定送教上門決策的校長尤為值得點贊。教師們的能量發揮得好不好,也取決於一校之長有沒有一個正確的辦學理念。”丹洲中心小學管轄三所鄉村小學,唐靜堅持將德育放在首位,堅持推廣“每周一經典誦讀”、“潔靜禮”、互聯網+素質教育等德育活動,增強了鄉村教師以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道德修養。

  校長要有創新意識

  武陵區北正街小學校長褚儷華說:“老師都是在學校裡給孩子們上課,石門皂市的九位老師打破常規,上門義務輔導,這是一種教育扶貧創新。校長應該有創新意識。”

  2009年,褚儷華創新辦學理念,將“快樂教育”定為校訓。

  “如果我們為孩子培養了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給了孩子快樂、進取的方法,讓他們養成了獲取快樂的習慣,我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她在全校大會上說。

  褚儷華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孩子們在“生疑”“解疑”“升疑”的過程中享受著思考的快樂。學校每年都開展快樂動手科技節、快樂閱讀讀書節、快樂童年游戲節、快樂運動體育節、快樂展示藝術節。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孩子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閃光點。她創造了快樂自信操,把快樂融入校園足球隊建設,讓校園成為快樂的家。學校堅持開辦“師德講堂”,讓全體教師推選出來的“感動校園人物”走上師德講堂,用身邊人說身邊事。

  (記者 唐湘岳 本報通訊員 徐虹雨)

(責編:趙英梓、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