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地方高校“雙一流”怎麼建?

2018年01月18日09:0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近期,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一些地方高校的學科被評為A+,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各地方高校也陸續公布了“雙一流”建設方案。

“雲南大學入選國家首批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雲南的關心和重視,為雲南高等教育進一步發揮優勢、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布局需求提供了新的引擎、注入了新的動力。”“雙一流”建設名單一經發布,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信心滿滿。

通過梳理教育部公布“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中國教育報記者發現,與“211工程”“985工程”相比,非這兩個工程高校數量有所增加。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比“985工程”高校多3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比“211工程”高校多25所。新增部分除了考量學校和學科水平,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區、向重點發展學科等方向傾斜,從而使重點建設的學校和學科機構更趨合理。

構建科學完善的頂層設計

這一次,河南的高校終於“上了車”。

此次“雙一流”建設名單中,不僅鄭州大學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河南的另一所高校、位於古都開封的河南大學也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呼喚‘一流’。”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說,以河南為例,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承載著中原大地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呼喚,承載著河南億萬人民享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載著地方大學由大變強的重托,承載著中原崛起、民族復興的意志。

全國2850多所高校中,非教育部直屬高校佔96%左右,主要是地方院校。在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原校長黃德寬發出呼吁,在實施高校“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國家需要進一步統籌“雙一流”與國家高等教育整體建設布局,高度重視地方高校發展對我國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作用和重大影響。

在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能夠看到國家在這方面的統籌考慮。

以上海的高校為例,上海體育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這次都入圍了“雙一流”建設高校榜單,打破了原來“985工程”“211工程”的壁壘,也為地方高校贏得了機遇,預示著我國高校將更注重以學科發展帶動學校整體發展,以一流學科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

在教育部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不僅有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鄭州大學等中西部高校,在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有25所是非“211工程”高校。

位於河南東南邊的高等教育大省——江蘇,這一次可以說是收獲滿滿。

中國教育報記者梳理“雙一流”建設名單發現,江蘇不僅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樣的知名高校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更有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十幾所高校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葛道凱看來,這與近些年來,江蘇在建設高水平大學打下的良好基礎緊密相關。

2010年,江蘇率先啟動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優勢學科,為創建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提供支撐”。

葛道凱認為,建設高水平大學重在構建科學完善的頂層設計。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體現“雙一流”建設的大方向、總目標,又結合江蘇實際,根據江蘇高等教育已有的基礎和條件,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確定推進思路、策略和路徑。

周榮也認為,是雲南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雲南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布局和落實新的發展定位,統籌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和管理,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使3所高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遴選一批優勢特色學科進行重點培育建設,以“借梯攀高”“借船出海”的開放辦學理念,深化與面向南亞東南亞為重點的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主動與20多所國內知名高校開展戰略合作,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海峰認為,現在的“雙一流”建設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兼顧公平就是要考慮區域布局、學科分布等,主管部門和“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在遴選新增少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時,統籌考慮區域布局與已有水平,重點支持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區遴選。

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布局需求

“雙一流”建設進入實操階段,地方高校該怎麼干?

“創新是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是適應江蘇經濟發展新常態、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葛道凱說。

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創新型省份建設要取得重大進展,主要創新指標力爭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以上水平,成為全球有影響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葛道凱表示,作為創新科技和創新人才等要素集聚的高等教育領域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水平大學所創造的知識價值和科技成果,在江蘇創新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沒有高水平大學就沒有創新型省份。

而在周榮看來:“雲南高等教育如何抓住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布局需求和雲南跨越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現實問題。”

在國家區域戰略布局和地方發展新定位多重疊加的背景下,雲南從“開放末梢”走向“開放前沿”,步入了跨越發展的重要戰略期。

然而,長期以來,雲南高等教育基礎條件薄弱、學科專業結構不合理、辦學質量不高、科研能力不足、內涵發展不充分,人才匱乏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匱乏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雲南下一步將牢牢抓住這一重要機遇,引導高校科學定位、分類發展、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厚植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沃土。在推動落實上,雲南下一步將採取省級統籌、重點引領、聚焦學科、開放合作、改革驅動、黨建保障等綜合措施,堅決打好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主動戰和持久戰。“省級統籌”就是要按照“層次+功能”的方法,優化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和管理,強化功能定位。“重點引領”就是要全力支持雲南大學建設成為“立足雲南、服務國家、輻射兩亞、走向世界”的一流大學,在省部共建高校遴選並加強一批創新團隊、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和新型智庫建設。

“服務發展是一流建設的根本動力。”劉炯天說,服務地方是大學發展的外延,而一流大學建設的本質是內涵建設。外延為內涵提供方向、空間和動力。地方大學與區域發展有著天然聯系,立足區域發展,回應和服務國家與區域重大發展戰略需求,是地方大學的特色和優勢,更是建設一流大學的強大動力。

葛道凱表示,從建設機制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對象涵括了全體本科高校,實行基於績效的動態調整。

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既要扶強扶優,突出重點,但也並不是少數高校的俱樂部,全省所有本科高校都是參與者。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校校有機會。每一所高校隻要條件具備,都可能成為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對象。二是校校有任務。目前“四大專項”已實現所有本科高校的全覆蓋,每個高校都要把項目任務建設好,並以此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三是校校有特色。同質化沒有出路,多樣化才是方向。“專項+綜合”的制度設計,就是要鼓勵“有特色”“高水平”,鼓勵每所高校有個性、有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專項”還是“綜合”,江蘇鼓勵公平競爭,不搞指定制、終身制,打破身份固化,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對專項建設高校,實行年度報告和周期評估制度,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是繼續支持,還是暫停支持和終止支持。對綜合建設高校,每年組織一次專家評審,根據評價結果確定下一年度是否繼續支持,以及支持強度,形成基於績效、有進有出、有多有少的支持機制。

人才要“用”更要“培育”

高水平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發展的“命根子”,但近幾年來,一些高校“挖人才”的現象引起了關注。

“我親身經歷的,本來要引進一個人才,各方面條件都談好,即將要來的時候,卻告訴我選擇去另外一所學校了,因為那所學校給的錢更多、給的房子更大。”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祝連慶說。

如某大學用“150萬元年薪、30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300萬元安家費、200平方米住房、配專車配助手、家屬孩子全安排”全球招攬人才。在這些類似的“重金”政策之下,一些頂著“頭銜”的知名學者四處流動。

長江大學副校長鄭軍認為,人才流動本無可非議,它有利於推動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這種急功近利式的“競價搶人”,不僅沒有增加我國整體的人力資源存量,而且有可能因引進人才的“水土不服”而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華中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馬敏也表示,目前一些高校在引進高層次人才過程中出現“人才流動亂象”,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形成盲目攀比之風,過分重視校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忽視了校內潛力型本土人才培養,部分潛力型本土人才忙於爭取各種人才名號而無心做學問等。

“這嚴重影響我國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給學校發展帶來極大困惑,必須重視和矯正。”馬敏說。

馬敏建議,要加強頂層設計,規范各類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高校高層次人才統籌機構,設立教育部高校高層次人才統籌小組,統籌協調各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促使其逐步規范化和制度化。統一管理各類人才項目、基金和獎勵計劃,協調各項目側重資助的領域,避免出現重復資助的狀況。各校“雙一流”建設計劃中必須有符合學校實際的以內涵發展為主的人才規劃,經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后實施,並納入今后的考核驗收之中。

在馬敏看來,還要理順人才秩序,完善人才引進管理機制。嚴格規范人事工作制度,禁止高校採取“不要人事檔案、不要戶口、不要流動手續”或另建人事檔案的違規做法招攬和引進高層次人才,不鼓勵東南經濟發達地區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完善人才稱號制度,不再固化各種人才頭銜和稱號,任職和服務期滿之后即自動去除稱號,不再享受原有待遇,轉而根據學校同類人才情況,給予相應待遇。建立高層次人才流動補償機制,引進國內高層次人才的高校要給予高層次人才外流的高校一定的經濟補償。

要科學設計薪酬,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薪制度。探索推廣同一地區同類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額制度,合理設置工資“天花板”,避免盲目攀比,競相叫價。探索建立適合高層次人才特點的人才評價標准,為高層次人才績效考核提供科學依據。建立年薪制與績效工資相結合的透明、合理工薪制度,通過績效年薪制,建立引進人才和校內人才相對均衡的工資待遇,並逐步並軌,實現同崗同酬。

堅持“引育並舉”,調動校內校外兩個積極性。建立高層次引進人才和校內高層次本校人才平衡發展的機制,在用優厚待遇吸引高層次人才的同時確保校內本校人才各項基本利益(工資、獎金、培訓)等充分享有。建立“人才特區”支持制度,練好內功,重視培養已有的潛力型本校人才,破除論資排輩,完善考核評價,實行流轉退出,給年輕人特殊政策和資源傾斜,有系統、有計劃地培養一批本校中青年學術骨干。與此同時,鼓勵各類人才樹立良好師德,倡導並踐行靜心育人、潛心科研、淡泊名利、重諾守信的優良學風。

馬敏表示,人才不是用來“挖”的,而是拿來“用”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不是靠“挖牆腳”砌成的,而是靠實實在在的“內功”建成的。“我們期盼高校高層次人才流動和建設一定要走規范化、有序化之路,畢竟‘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能春滿園。”(本報記者 王強)

 

(責編:楊軒(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