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心中的十九大”北京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展示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課程主題:從90后身邊的歷史性變革說起

從90后身邊的歷史性變革說起
主講人:楊子強、車宗凱、呂曉瑩、曾宸、房穎、單文鵬、馬明陽、林哲艷、李雅婷、張冬冬
指導教師:陳崎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同學們,今天我們從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出發,共同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門課。
在十九大上,總書記用“歷史性變革”這五個字來定義過去五年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我想,這些變革不僅僅是宏大的詞匯,更是我們生活中鮮活的事例,首先請同學們分享一下你心中、你身邊的歷史性變革。
同學1: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從總書記的講話裡可以感受到歷史性變革是指兩個方面,一個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一個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拿前不久播放的紀錄片《輝煌中國》舉個例子,《輝煌中國》的英文翻譯是Amazing China,即令人驚異的中國。看了紀錄片之后,不僅是外國人,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看了都會感覺非常驚嘆、驚異和驚喜。比如說中國的高鐵,大家知道這是世界第一的,我們高鐵的總裡程數已經超過了世界第二到第十的裡程數總和。我是江蘇人,生活在長江邊上,我小時候隻知道南京長江大橋,而現在南京的長江大橋已經有四座,整個長江流域的大橋就有超過一百座。我記得2012年我剛來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出門要自己買一輛自行車,買東西要去超市,身上要帶現金。現在,剛剛五年時間過去,隻要有一部手機,什麼問題都能解決,連在路邊買地瓜都可以用手機掃碼支付,我感覺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非常大,謝謝大家。
同學2: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來自福建,五年前那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也是我第一次來故宮,那時候我和爸媽在故宮門口等了兩個小時才最后擠著人群走進了那座城。五年后,也是上個星期,我又去了一次故宮,去探訪那個故都的秋。在那裡,我發現,五年前那個人滿為患的售票處早就已經不在了,每個游客隻要掏出手機輕輕掃一掃,就能夠輕鬆進入。可見現代化信息技術給這座文化遺產給予了新的生命,讓我們對文化遺產更近了一步。這五年來,越來越多傳統文化被保護,越來越多的傳統民居被發掘,也有越來越多的鄉愁和越來越多的文化記憶被保存。
同學3:對,是,變化的又何止是速度,還有距離。我來自浙江嘉興,以前爸爸媽媽給我寄家鄉的水果、海鮮很困難,擔心寄到學校就壞了,現在一日達、生鮮達特別方便。到了學校還有無人機、無人車送貨。特別想家的時候,坐上“復興號”列車,四個半小時就可以從北京到上海,五個小時就能回到家。社會的變化真的是惠及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自己感覺到自己小家和中國大家的溫暖。謝謝大家。
謝謝各位同學,的的確確在90后心中,這五年我們的生活更便捷了,交通更方便了,科技更智慧了,連我們的思政課也更溫暖了。其實我們黨也是一枚90后,95年前,他從浙江嘉興南湖上的一艘小船,從浙江到北京花了28年,又花了60多年帶領導小組前所未有地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央。為什麼是中國共產黨?我想這個答案就藏在初心和使命中。我們是中國人民大學,80年前,我們的第一批師兄師姐從祖國大江南北涌向革命聖地延安,那個時候沒有考試,但是他們卻要經過更加嚴格的選拔,因為他們從西安到延安的幾百裡路上,不僅僅要跋山涉水,更重要的要經過要突破敵人的槍林彈雨的封鎖線,也就是說對那個時代的青年而言,我提著頭腦,冒著生命風險也要去延安,也要上陝工。今天,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眼前的新長征路上也許不會有那麼多生死考驗,但是精神層面的挑選永遠在路上。
面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路,我想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新趕考最好的答卷。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