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師資真假難辨,課程五花八門 早教,別劃歪"起跑線"

2017年09月22日09: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師資真假難辨,課程五花八門 早教,別劃歪"起跑線"

近年,早教機構在國內很多城市興起。圖為北京某早教機構正在對嬰幼兒進行運動課教學。人民視覺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早期教育備受家長重視,含著奶嘴上課的現象屢見不鮮。“美式教育的繼承者”“孩子的故事會”“水中早教園”……名目繁多的早教機構林立,選哪家好?價格不菲的早期教育,到底學些什麼?面對魚龍混雜的早教市場,不少家長仍很迷茫,在“起跑線”前犯了難。

好的早教不容易找

“早教的目的是為孩子營造合適的成長環境,為孩子創造與自然和人互動的機會,從而促進孩子全面成長,不是提前學習知識,也不是提前訓練各種技能”

“我家斌斌在早教課堂學了一首簡單的英文歌。回到家后我也會經常教他唱,唱的次數多了,他居然自己會唱了。親戚來做客,我們都要展示一下。”提起寶寶的進步,山西忻州代縣居民石海燕開心地說。

石海燕的兒子斌斌剛滿3歲,從1周歲起,就到縣裡的早教親子園“上學”,隨著學齡增加,斌斌的“課業量”逐漸增多。“一開始一周兩節,一節親子課,一節音樂課。后來一周三節,增加了語言課、思維啟蒙課。最近新添了樂高課,就是用樂高玩具搭積木。”石海燕說,“上早教班主要是想鍛煉他的社交能力,到了幼兒園能跟小朋友們一起玩。”

早教市場很火。《中國早教藍皮書》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的《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其中,0至3周歲幼兒有39.9%參加過早教課程,4至6周歲孩子有73.5%參加過。59.3%的孩子至少報了2門課程,孩子每周上課時間平均超過2小時。值得注意的是,0至3周歲參加早教的孩子中,41.6%上的是拼音、英語、奧數等學科類課程。

為了讓這錢花得值,石海燕千挑萬選。“早教機構太多了,有的宣稱是美國的教育理念,有的說是香港的教育理念,真是挑花了眼。”石海燕走訪多家早教機構、體驗了很多課程才做出最終的決定。

選對早教機構並不容易。市場上早教機構類目繁多,標榜不同的育兒理念和教學內容,但大多體現出濃厚的功利色彩。一些家長在選擇時,往往被前沿教學理念或高端授課方式的宣傳吸引,而忽略甚至偏離了早教的本意。

“早教的目的是為孩子營造合適的成長環境,為孩子創造與自然和人互動的機會,從而促進孩子全面成長,不是提前學習知識,也不是提前訓練各種技能。但偏偏就是這些技能培訓看得見、摸得著,能吸引家長掏錢,所以不少教育機構迎合需求,推出了並不適合孩子的課程。”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建議,早教應該根據嬰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家庭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

早教師資質量良莠不齊。據華夏前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早教論壇秘書長孫綱介紹,國家在學前教育(兒童早期教育領域)人才培養體系方面,重點是對3—6歲兒童教育的師資隊伍進行培養,而0—3歲嬰幼兒早教人才師資培養幾乎還是空白。早教老師普遍比較年輕,專業水平、穩定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都還不夠,在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綜合素養急需補課。

早教市場亂象叢生

一些早教機構以咨詢、文化或科技等公司名義向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后,再變相進行教育培訓,結果成了“幾不管”的空白地帶

“我被坑慘了。7月底我接到培訓客服電話,說8月課程有優惠,催我交費。我趕緊交了1.8萬多元,加上贈送的5節課總共105節課。結果我家孩子隻上了一節課,這家書畫培訓機構就關門大吉,負責人也失聯了。”家住北京天通苑的年輕媽媽崔梅后悔不迭,她所說的“培訓機構”就是日前涉嫌跑路的妙筆菡塘(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崔梅的遭遇不是孤例,同被騙錢的還有分布在妙筆菡塘10個校區的近300名家長,涉及課程余款200多萬元。劉穎也是受害者之一,她說,妙筆菡塘是專門為小朋友們進行書畫培訓的機構,在北京已運營4年,在國貿、天通苑、五棵鬆、太陽宮、亞運村、西直門等地共有10所分校,約2000名學員,之前口碑一直不錯,她家孩子上了一年課,效果挺好,誰也沒想到會出這檔子事。

“8月21日,家長微信群裡有人曝出,妙筆菡塘各大校區一夜之間全部停課。總部關停,全國服務熱線無人接聽,公司多位股東的電話也聯系不上。”劉穎說,之后家長們就一起商量維權辦法,有的主張去法院起訴,有的去公安局報案,“9月10日,東城區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受理了此案,定性為‘合同詐騙’,希望能早日討回公道。”

妙筆菡塘閉門停課事件,屬於典型的早教機構跑路案例。之前媒體曝光過的“藝術才謎”早教機構“卷款百萬關停”也屬相同類型事件。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全國各地早教機構“跑路門”屢見不鮮。

某教育培訓業內人士透露,每年冬季、夏季都是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的旺季,很多早教培訓加盟者就奔著短時間內斂財牟利來的。由於各地分公司都是獨立法人,即便出了問題,宣布破產就可以一走了之,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就算家長們打官司勝訴了,拿回的補償與投入的人力物力相比,也得不償失。

“說到底,還是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缺乏有效立法約束,不法分子鑽監管漏洞,犯罪成本太低。”孫綱說,“預付費”是綁架學員的一種商業模式,在准入便捷、監管缺失情況下,一旦出現師資、資金、安全等運營問題,“卷錢跑路”自然就發生了。

目前,早教機構屬於“多部門監管,多部門不管”的狀態。根據《北京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設置管理規定》,成立教育培訓機構需到教育行政部門申請注冊登記,並需要符合多項條件,比如辦學經費、注冊資金、校舍面積、教學面積都有明確規定。

但是,由於教育部門注冊門檻高,業內通行做法是,以咨詢、文化或科技等公司名義向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經營范圍涉及舞蹈、計算機等,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后,再變相進行教育培訓。結果就是,因為沒在教育部門備案,教育部門管不著,而工商部門平時隻管經營,對教學內容不管。從學前兒童的發展階段來看,我國0—3歲的嬰幼兒歸計生部門管理,3—6歲的幼兒歸教育部門管理,早教行業實際上就成了“幾不管”的空白地帶,教學質量、內部管理無人監管,亂象叢生。

由於監管不力,早教機構天價收費、頻繁漲價也是常有的事。“前幾天剛接到早教機構電話,說秋季開學后價格又得漲20%,還說這是老客戶的親情價,提醒我趕緊續費,班裡剩下的名額已經不多了。”家住南昌西湖區的雷耽是一位80后媽媽,為結束1歲兒子“散養”狀態,半年前她在家附近某早教班報了名,主要學習音樂、創意積木,還有一些蒙台梭利課程,一周上1個小時左右。總費用核算下來,每周要200元,一年就要1萬多元,這對普通工薪家庭來說,不是個小數。

“價格漲太快,斷了課程怕誤了孩子教育,隻能忍忍繼續堅持下去,隻盼著熬到上幼兒園就好了。”雷耽說。其實,大城市早教班更貴。《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在課程費用方面,平均每個家庭每年要花17832元,佔父母年收入的11.9%。

“填鴨式”早教不可取

培養良好的師資隊伍,設立嚴格的准入門檻,政府和第三方機構共同參與監管、評估

專家認為,早教市場問題種種,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面對家長“輸不起”的焦慮,早教機構往往會推波助瀾。

“我們也想多開發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面的項目,融入游戲的概念,但有些家長不同意,擔心這樣會耽誤孩子學習知識。沒辦法,我們隻能針對2至3歲的孩子開設唐詩、算術等超出年齡階段的課程,把嬰幼兒當做小大人來教。”北京海澱區某早教機構負責人說,進行“填鴨式”教學的后果是,很多學齡兒童入學后,產生厭學情緒,也影響長遠的智力開發。

年輕父母要端正教育目的。孫綱建議,可在大多數社區開辦家長學堂,鼓勵社會機構開辦家長培訓班,探索開展遠程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引導年輕父母正確認識早教的價值。

要訓練出夠資格的師資隊伍。我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部分城市正開展0—3歲嬰幼兒早教師資培訓試點工作。殷飛建議從科學性與專業性著手:一方面,加強0—3歲嬰幼兒早教的實驗研究,按照地域區分、立項0—3歲嬰幼兒早教的多種研究課題,讓教育學術水平上一個層次,並出具有效的研究成果,在院校、培訓機構開設課程,進行系統的學習,培養專業師資人員。另一方面,盡快出台《0—3歲嬰幼兒早教指導意見》,明確孩子成長各階段養育目標以及應注意的基本問題,使開辦教育的機構在專業上有國家指導方略,幫助更多孩子健康發展。

有著7年早教教齡的幼師張靜認為,與幼兒園合作辦學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早教培養模式:授課可分為1對1單獨授課、5—10人的小班和20人左右的大班等多種形式。“從授課效果看,當然是1對1最好,老師可以因材施教,會的地方略過,不明白的地方慢慢體會。但這樣的課程收費普遍比較高。”

監管部門落實責任是關鍵。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首先要確立主管部門的職責,教育部門理應擔負起第一職責,衛生、工商、物價、消防等其他部門可協調參與。其次,參照以往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制定思路,出台《0—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工作規程》,不達標的,不頒發牌子。政府制定標准,日常監管可以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並建立市場監督機制,由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年審,建立信譽評估體系。

 

(責編:吳思旻(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