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生記者手記:走進敦煌的沙州夜市

2017年07月31日09:20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7月24日,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採訪團,赴西安—楊凌—蘭州—敦煌—張掖進行“穿越千年絲路,尋找中國印記”集體採訪活動,探尋千年絲路中的往事,觸摸絲路的傳承和發展,於探尋中學習,於採訪中傳承。本次採訪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網聯合主辦。

來敦煌,如果需要當地特產,想要領略敦煌夜景,希望品嘗敦煌美食,那你一定不要錯過沙州夜市。

沙州夜市位於陽關東路,是敦煌市最大的夜市。沙洲夜市分為五大經營區:風味小吃區、工藝品區、“三泡台”茶座區、農副產品區、土特產品區。因為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俗風情,沙洲夜市被譽為敦煌“夜景圖”和“風情畫”。

夏季,敦煌21點多才天黑,而到了23點,沙州夜市依然熱鬧非凡。首先便是大量的特產小攤和文玩實物。在敦煌這樣一個內陸地區,瓜果香甜似乎並不令人意外。拿起葡萄干嘗一嘗,果肉厚實,香甜美味。

夜市上的特產小攤

行走在沙州夜市,看到各個攤位豐富有趣的小商品、小玩意,聽著顧客的詢價,小販吆喝聲,似乎依然能感受到千百年前的車水馬龍。

敦煌文創的工藝品,有趣又可愛

走到一個工藝品攤位,看到大大小小,形色各異的葫蘆,十分有趣。其中有一種形態獨特的“疙瘩葫蘆”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一種甘肅地區特有的葫蘆,上面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小“疙瘩”,而這種“疙瘩葫蘆”實際上是一種南瓜屬的植物,並非葫蘆科。千百年前,攜帶著絲綢、瓷器的商人們是否在路過敦煌的時候也會逛一逛這些小市場,看一看來自各個地區的小物件呢?

沙州夜市上的葫蘆工藝品

疙瘩葫蘆造型獨特,價格低廉﹔同時又有很強的可塑性,適合自己創作。因此對於工藝品愛好者來說,這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游覽期間,我們見到了一位正在雕刻葫蘆的女工藝者。據她介紹,自己是跟老伴學習雕刻技巧,而他老伴則是被評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羅宏熙老先生。

造型獨特的疙瘩“葫蘆”

阿姨在用極小的工具刻畫葫蘆

除了葫蘆之外,沙州夜市還有一種頗具“敦煌風格”的雕刻工藝品。佛像、飛天、駝隊與黃沙都是常見的主題。這種被稱為“敦煌木刻畫”的工藝品實際上是從木版畫延伸而成的。滾滾黃沙濃縮在一塊塊木板上,再現於一刀刀的雕刻中。

售賣敦煌木刻畫的小攤

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印刷術從東向西的傳播,推動了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聖經》的刊印,進而推動了宗教改革的進程。早期印刷術是以木板印刷為主,木板印刷與木板雕刻又是同根同源的。所以,敦煌的木刻技術很有可能是來自中原地區。在這也從側面印証了,絲綢之路在促進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各色美麗的木刻畫

古老的敦煌,由於絲路而繁華﹔過去的敦煌,由於佛窟而聞名﹔而今天的敦煌,將會因為新時代的絲綢之路,變得更加聞名遐邇。(中央美術學院 宋春雨)

(責編:熊守朋(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