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2017首都大學生記者採訪團

莫高窟有一群“專屬醫生”在和時間賽跑

2017年07月29日13:2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7月24日,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採訪團,赴西安—楊凌—蘭州—敦煌—張掖進行“穿越千年絲路,尋找中國印記”集體採訪活動,探尋千年絲路中的往事,觸摸絲路的傳承和發展,於探尋中學習,於採訪中傳承。本次採訪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網聯合主辦。

人民網敦煌7月29日電 建在茫茫荒漠戈壁上的莫高窟,歷經千年的風沙侵蝕,已經體弱多病了。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不只是我們想象中拿筆臨摹,更像是醫生給“患者”看病。他們歸納了石窟的多種病害類型,起甲、酥鹼、粉化、疱疹、褪色……還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療方案。和醫生一樣,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也在和時間賽跑。“ 石窟裡的壁畫受天氣、水分、風沙、光照等影響,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在敦煌工作了25年的蘇伯民說。

雖然敦煌年均降雨隻有約30毫米,但降水的相對集中對壁畫破壞很大。水沿著縫隙滲入洞窟,造成岩體內可溶鹽活動,致使壁畫酥鹼、脫落。現在,通過採取裂隙灌漿等措施,已能夠有效地防止水對洞窟的滲透。“我們也通過修復和加固,提高了洞窟的穩定性及抗震能力,目前敦煌莫高窟可以對抗約7級地震。”蘇伯民介紹。

敦煌研究所也在莫高窟設置了“監護儀”,對莫高窟的環境、水體、游客、安防進行預防性保護監測。

研究表明,游客的增多所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帶入洞內的濕氣也對敦煌石窟造成了很大傷害,使得它幾乎沒有“休息”的機會。

“我們有機整合了敦煌石窟數字化資源,有30個洞窟已經可以數字化展現,游客可以足不出戶就對敦煌石窟了解。”蘇伯民說,研究所也在積極研究“藥方”,來應對游客日益增多的“病症”。“在異常天氣,我們會依據洞窟內外的環境數據,確定洞窟是否適宜開放。在游客高峰期和雨天,我們也會控制游客參觀時間,以減少游客對洞窟的影響,也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和理解我們的工作。”

(華東政法大學 郜陽)

(責編:方萌萌(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