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農模式”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編者按:7月24日,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採訪團,赴西安—楊凌—蘭州—敦煌—張掖進行“穿越千年絲路,尋找中國印記”集體採訪活動,探尋千年絲路中的往事,觸摸絲路的傳承和發展,於探尋中學習,於採訪中傳承。本次採訪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網聯合主辦。
人民網咸陽7月27日電 時值中午,酷熱難耐。在陝西省眉縣青化鎮的一個農戶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鄧豐產教授正和農戶一起吃飯。飯后,他還要和當地農技干部、鄉土專家、農戶一起去獼猴桃試驗田中搞技術推廣。
試驗示范站生長的獼猴桃 北京工業大學 李安東攝
“對農戶普及知識光靠打電話遠程指揮是不行的,隻有充分發揮當地農技干部和鄉土專家的作用,將深奧的種植理論轉化為簡單的步驟,手把手地教農民們實際操作,才能起到科技轉化和示范帶動作用,我喜歡跟農戶坐在一塊吃頓飯聊一聊,這樣農戶才能聽你的,跟你干。”鄧豐產介紹的這一做法,正是1位教授+2位農技干部+2位鄉土專家+n位專業農民的“西農模式”,它不僅讓農戶的收入大幅提高,更成為中國高校科技推廣的一面旗幟。
鄧豐產教授 北京工業大學 李安東攝
獼猴桃喜濕但又怕澇,對於環境很是挑剔。秦嶺北麓的青化鎮屬於黃河沖擊平原,之前前蘇聯專家考察過后認為這裡適合種蘋果,所以在獼猴桃推廣之前,這片土地種植的大都是蘋果。突然要換另一種作物,農戶心裡不免打鼓。“雖然秦嶺北麓是世界獼猴桃的原產地之一,但是這種植物稍不注意就死了。果樹死了可以再種,但是農戶一年的收入就沒了。”在哪兒試驗,成了最大的問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示范站首席科學家劉佔德教授說:“眉縣隻用十年時間,種植獼猴桃的規模從8.3萬畝增加到30萬畝,試驗示范站功不可沒。”
試驗示范站園區獼猴桃 北京工業大學 李安東攝
目前站內的品種中,“臍紅”獼猴桃的口感好,酸度適中,經濟效益好,但培育一種獼猴桃從開始育種到得到穩定性狀至少要11年。果樹一年隻能開花結果一次,因而得到數據的機會一年也隻有一次。為了抓住獲取數據的珍貴機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許多教授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待在青化鎮,最長的人甚至住在示范站將近320天。“十幾年如一日地在農村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才行。”劉佔德教授不無感慨地說。在一次考察中,劉佔德發現了一株稀有的野生獼猴桃品種,他小心地將這株獼猴桃帶回試驗站,反復試驗、篩選,最終研究出了優良的新品種。試驗站先后培養出配套的中晚熟品種-啞特,中熟品種-金香,早熟品種-秋香,實現了獼猴桃的豐產穩產。
“咱們農民也要講科學”,談到這幾年種植獼猴桃的感受,眉縣金渠鎮寧渠村果農張德福感慨地說。“技術推廣之前,我七八畝地收入才兩三萬,現在年收入十一二萬,咱農民種地再也不用聽天由命了。這些多虧西農老師們手把手地教咱們科學種田了。”金渠鎮建有一個獼猴桃種植技術推廣的微信群,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這根“技術杠杆”的支撐,科技成果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張鳴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