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穿越千年 新時代絲綢之路上的“博望侯”

2017年07月25日20:1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7月24日,來自北大、清華、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學生採訪團,赴西安—楊凌—蘭州—敦煌—張掖進行“穿越千年絲路,尋找中國印記”集體採訪活動,探尋千年絲路中的往事,觸摸絲路的傳承和發展,於探尋中學習,於採訪中傳承。本次採訪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網聯合主辦。

“博望初乘貫月槎,龍庭萬裡欲為家。玉門以外安亭障,金馬從西致渥窪。鑿空安能得要領,開邊不異控裦斜。輪台詔下陳哀痛,上苑猶栽苜蓿花。”

這是清代詩人謝啟昆寫下的一首詩,而詩中所歌頌的“博望侯”又是誰呢?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了解“一帶一路”文化內涵,7月24日,首都大學生記者團一行抵達西安。夜色下,站在西安的南門城牆眺望,仍依稀可見漢唐氣韻。那執劍凝視的漢武帝劉徹,那騎馬遠行的博望侯張騫,依然矗立在西安的各個角落,仿佛那場已經過去2000多年的會面永遠定格在這裡。

《漢書·張騫李廣利傳》記載,未央宮漢前,一位年輕君主把節杖交給了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帶著通使西域的節杖,這位年輕人從長安出發毅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但他不顧艱辛,勇敢前行。即使被匈奴扣留十年之久,也沒有磨滅這位年輕人通使西域的決心與意志,他依然排除萬難,完成了舉世矚目的“鑿空之旅”。這位年輕人就是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的張騫。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華夏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2000年后,首都大學生記者團來到了這位年輕人出發的地方,依然能夠感受到他百折不撓的意志與開拓進取的決心。這種敢於冒險,感於實踐,不斷創新的精神,依然激勵著走在絲路上的每一位行者。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一幅溝通中外、交流融合的宏偉藍圖正在鋪開,更需要像張騫一樣的年輕一代不斷投身國家建設,不怕困難,砥礪前行。(北京師范大學 王鬆)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