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扶貧:貧困地區孩子上學更容易了

胡浩、施雨岑、魏夢佳
2017年07月07日08:53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感受民生新變化之一:貧困地區孩子上學更容易了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胡浩、施雨岑、魏夢佳)

教育是民生之本。5年來,圍繞“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庄嚴承諾,我國精准聚焦貧困地區的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教師、每一個孩子,啟動實施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上學更容易了。

開進村裡的幼兒園

越窮的地方越難辦教育,但越窮的地方越需要辦教育。

甘肅省靜寧縣余灣鄉胡同村2016年建起了歷史上第一所幼兒園,4歲的王福琪在這裡學會了唱歌跳舞、講故事、搭積木。

王福琪的爺爺奶奶臥病在床,爸爸在外面跑運輸,顧不上家,媽媽一個人操持著十幾畝果園。如果沒有這個幼兒園,王福琪要麼得被送到一個小時山路外的幼兒園去,要麼就得在家待著。

余灣鄉鄉長靳龍說,胡同村是當地貧困村,交通不便,人均年收入剛過3000元。縣上在村裡建幼兒園,就是為了讓村裡的孩子能就近入園,減輕村民負擔,讓貧困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學前教育。

“不光是胡同村,靜寧縣所有貧困村,每個村都有這樣一所幼兒園。”靜寧縣教育局副局長孫輝說,按照甘肅省的政策,農村幼兒園一學期保教費不高於500元的全部減免,在農村地區,送孩子上幼兒園最多一學期花幾十塊錢。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貧困地區,必須補上這個短板。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第一步。”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這樣認為。

近5年來,被視為“短板”中“短板”的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安排500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困難地區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中西部地區在園幼兒數由2011年的2153萬增加到2015年的2789萬,增長了30%。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優先資助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平等接受學前教育。到2020年,全國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

撐起義務教育的脊梁

厚白小學位於湖北省竹溪縣桃源鄉的甘溝子村,這裡是一個坐落在鄂陝渝三省交界、離縣城220公裡的偏僻小山村。從縣城出發,需要輾轉乘車超過6個小時方能到達。看到這麼遠的路,有的新招來的老師第二天便不告而別。

而在“特崗教師”張玲的眼中,這裡是她和孩子們的“桃花源”。自從2010年張玲來到這裡,村裡的孩子們第一次上了英語課。

家縱貧寒,也須留讀書種子。山村教師,撐起的是中國基礎教育的脊梁。為了讓貧困地區、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擁有更多張玲這樣的年輕老師,2015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啟動,提出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如今,厚白小學有了4名年輕老師,他們和張玲一起,攜手為這裡的孩子們托起充滿希望的未來。

數據顯示,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38億元對各地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給予綜合獎補。目前,全國有665個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130萬鄉村教師獲益於此。

上學不再翻山越嶺——曾幾何時,這樣簡單的心願,對於贊皇縣許亭鄉北水峪的孩子們來說都是奢望。地處太行山脈的北水峪,這裡的孩子每天跋山涉水、步行十幾裡山路才能上學,走讀之苦讓當地輟學現象嚴重。

6年前,贊皇縣被納入石家庄市“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試點,新建贊皇二中,把深山5個鄉鎮4所中學近3000名中學生集中起來寄宿讀書。

從北水峪來到贊皇二中就讀的時躍南覺得自己很幸運。15歲的他不必再像自己的姐姐當年一樣為了求學而翻山越嶺、披星戴月。這所當地標准最高、規模最大的全封閉寄宿制中學,讓時躍南這樣的山裡娃有了更加光明的前途。

義務教育階段的1.38億在校生全部享受免學雜費政策,1563.83萬學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4%,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區、市)比例將在2020年達到95%……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中國的義務教育正在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不在“起跑線”上掉隊。

邁出“山坑”的大學生

湖南省貧困縣麻陽苗族自治縣粟坪村細山坑去年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這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的山坑因田地少,村民們大多出去打工掙錢。因身體原因無法出遠門打工的楊再禮靠種田種水果撫養著兒子楊坤長大。一直以來的各項花費,已幾乎用去了他所有的積蓄。

2016年,通過主要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學子的中國人民大學“圓夢計劃”,楊坤考入人大商學院。為了讓楊坤順利入學,人大招生組還專門為他開辟“綠色通道”,幫助他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發放助學金及生活學習用品,並在他入學后給予指導和鼓勵。

楊坤並不是個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農村生源新生佔中國人民大學新生比例由14.7%增至18.59%。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苗苗說,近3年來,人大通過國家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已招生523人,面向農村學生的自招“圓夢計劃”2012年至今已錄取330人。

重點高校對農村學子伸出橄欖枝的背后,是近年來我國持續支持中西部發展、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農家子弟的政策驅動。通過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三大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重點高校招收“寒門學子”的比例不斷提高。

從2012年啟動以來,國家專項計劃已連續多次“擴招”,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由最初的1萬人增長到今年的6.3萬人。今年招生季結束后,累計將有20多萬名貧困學子通過此項計劃圓夢重點高校。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隨著我國教育扶貧脫貧不斷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學子脫穎而出,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台。

(責編:洪芳芳(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