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2017年高校畢業典禮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在人大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2017年07月04日10:3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 高瓴資本創始人 張磊

(2017年6月23日)

尊敬的靳諾書記、劉偉校長,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能夠作為校友代表參加今年的畢業典禮。今年還是母校80周年大慶的日子,看到台下這麼多年輕的面孔,我特別開心!

今年畢業的學弟學妹好多都是90后吧,其實我也是個90后。我是90年考入人大的。 94年畢業后,我去美國留學工作,2005年回國創業成立了高瓴資本,就是來自於高屋建瓴四個字。所以高瓴還是個00后。說起高瓴,不見得大家都熟悉。但是要問在座的大家,有沒有用過微信,騎過摩拜,用滴滴打過車,在京東上剁過手? 我估計答案是肯定的。京東也是咱們92級的校友強東創立的。

剛才提到的這些企業,都是高瓴投資的。套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他們都是高瓴的CP。高瓴管理的基金規模,從2005年最初的2000萬美金,到現在300億美金,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正好用了12年,一個輪回。然而我覺得,起點應該從1994年畢業時開始,因為沒有人大就沒有今天的我,更不會有今天的高瓴。回想這23年的經歷,我感慨萬千,確實有滿肚子話想跟大家說。但我思考之后,決定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選擇的問題。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我當年在美國耶魯大學讀研究生期間曾去波士頓的一家咨詢公司面試。面試官讓大家分析整個大波士頓區域需要多少加油站。別人都在做數據分析論証時,我向面試官提了一連串問題,為什麼隻建加油站?為什麼不能也同時開雜貨店?未來要是有了別的出行方式,修那麼多加油站干什麼?可能是我“懟”面試官太狠,結果他現場就把我KO了。后來這樣“一輪游”的面試我還參加了不少。就在所有的門似乎都關閉的時候,我在耶魯投資基金找到了一份實習生工作,在那裡我找到了自己事業的座標系,選擇進入投資行業。

現在回想起來,我如果按照面試官的要求建模型做論証,今天我可能還在華爾街做咨詢或投行。當然這也不錯。但我選擇的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坦誠表達自己的想法,選擇不走“尋常路”。就像弗羅斯特 (Robert Frost) 在他最著名的詩《未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裡說的,“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我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而這對我此生意義非凡。

人生其實就是這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每一個路口選擇的方向,決定了你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上路,最終看到什麼樣的風景。親愛的師弟師妹們,衷心恭喜你們四年前就做了一個極其明智的選擇,加入人大,成為“中國好校友”的一員。離開學校的日子越久,我相信你們越能感覺到這個詞的力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今年畢業的七千多人,你們現在就好好看看身邊的人吧。他們或許是你的老師、好友,或許是你的摯愛,或許你們之間交集並不多,甚至互不相識。也許你們以后會經常見面,也許從此天各一方,再會無期。但無論任何時候,無論你們身在何方,“人大”這個名字永遠會是將你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條紐帶。我很幸運,通過這條紐帶認識了很多靠譜的人,和他們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珍惜你身邊的人,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說再見。但是你們一塊兒走過的知行路,看過的教二草坪,一起犯過的傻,一塊兒流的淚,都將成為你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第三點,我希望大家選擇做時間的朋友。作為投資人,我自己的感觸是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時間自然會成為你的朋友。2011年我在人大捐建高禮研究院,在那裡我經常對大家說,這個世界不變的隻有變化本身。有句話叫“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讓我們從遠處、大處著眼,要看未來,看全局。我常常給創業者建議,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筑牆,緩稱王”。這個戰略在創業中有效,也同樣適用於你我的生活。

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 的世界裡,懂得“滯后滿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 道理的人,早已先勝一籌。我把這稱為選擇延期享受成功。

希望大家都能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不驕不躁,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有挑戰的生活﹔持之以恆,時間終將會成為你的朋友。在這裡與同學們共勉。

除了選擇的幾個問題。作為人大的校友,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們不僅要掌握科學思辨的能力,還要心中長存人文精神的火種。當今時代,伴隨基因技術、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科技爆炸、奇點臨近,人類將進入新紀元,我們的生活也會迎來巨大的挑戰。而大家在人大的學習生活,恰恰賦予了我們廣博的視野和人文情懷,這將幫助我們處亂不驚,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不斷去追問問題的本質。我本科是學國際金融的,沒有編過程也沒有技術背景,但是我后來照樣投資了一批科技企業,它們現在在各自領域內引領世界潮流。我感謝咱們人大的人文教育,相信同學們也會從中獲益無窮。

作為投資人,我常說起我的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三句話分別源自《道德經》、《論語》、《史記》。雖然現代金融投資的工具和方法大多源於西方,但如何使用好這些工具,我還是更推崇我們優秀的中國哲學思想和傳統民族文化。我們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珍惜人大給我們的人文土壤,好好汲取營養。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我希望我們人大學子,以后不管進入哪個行業從事什麼工作,都能保持樂觀和激情,用人文的情懷去雕琢自己,美化身邊。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今天畢業典禮之后,我將與學校簽署捐贈協議,捐贈3億元人民幣。這是為了長期支持創新型交叉學科的探索和發展,也是我送給母校80周年校慶的一份心意。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從今天開始,你們會被學弟學妹們稱為“校友”﹔從今天開始,人大的時光就將變成我們心中一處溫暖的存在,這處存在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母校”。

在這裡衷心祝福大家,用舍我其誰的魄力去勇敢擁抱變化﹔用第一性原理去不斷探究世界的價值原點﹔用人文精神去點亮心中的燈塔,Think big,Think long!

謝謝大家!

(責編:魏楚雲(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