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寄語畢業研究生:勇擔使命 引領未來

2017年復旦大學校長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復旦大學校長 許寧生
(2017年6月23日)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老師們、朋友們: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同學們歷經數年的刻苦攻讀,圓滿完成學業,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在此,我代表學校對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表示熱烈祝賀!對悉心培育你們的導師致以衷心的感謝!
每到畢業季,我的心思會轉向了解畢業的同學們對校園生活的感受、對學校發展的期望和對人生未來的憧憬。一篇關於“赴西部、基層、國家重點單位就業畢業生出征儀式”的報道,特別打動我。來自公共衛生學院的碩士畢業生熱依汗古麗·買買提同學選擇回新疆工作。有人問她:“你為什麼要回到西部,而不留在上海?”她回答:“既然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那如果我都不回去,誰來改變西部的命運!”這些同學“在最美的年紀,選擇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你們的選擇體現了復旦人對國家、民族強烈的使命感,我為你們的選擇而感動、而自豪,為你們點贊!
高度的使命感是復旦大學的精神傳統。上世紀初,馬相伯老校長和眾多有識之士正是基於自主辦學、教育救國的時代使命創辦了復旦公學。七十年前,李登輝老校長在抗戰勝利后復旦的首次畢業典禮上,做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講演。他說,“一個大學畢業生,應當為社會服務,為人類犧牲。‘服務、犧牲、團結’是復旦的精神,更是你們的責任”。此后,無論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中,還是在建設新中國的征程上,復旦人這種使命感、責任感無處不在。它不僅體現在那些壯麗的事業中,也融入了每位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這一屆醫科同學,正趕上楓林校區大建設,許多同學一直居住在校外住宿點,條件相對艱苦,但大家沒有怨言,依然刻苦求學,潛心鑽研,煥然一新的校園離不開你們的付出,在這裡我要代表學校感謝你們!
復旦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地方。高層次人才要有強烈的使命感。使命感會使你志向高遠、格局開闊,會使你意志堅定、心無旁騖,會使你敢於擔責、積極進取。也是你們將來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克服困難、奮勇向前的動力源泉。希望同學們能以高度的使命感面對自己的人生,在使命感的指引下不斷完善自我,砥礪前行。
復旦人首先要肩負起服務國家的使命。同學們能在學業上取得今天的成績,一方面主要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但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國家提供的各方面的條件和支持。同學們要對國家心懷感恩,努力用所學報效祖國和人民。我校1968屆校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王萬青畢業后響應支援西部地區的號召,隻身從上海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當醫生。在上海出生、長大,畢業前從未離開過上海的王萬青,在填畢業分配表時沒有寫具體地名,隻寫了兩句話:“祖國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志願,我要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他扎根草原近五十年,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地農牧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中,被譽為“草原好曼巴”。王萬青校友的選擇與奉獻生動地詮釋了復旦人的使命感。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你們很幸運能夠親歷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華民族將在你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下完成復興征途的最后沖刺。你們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你們把個人事業牢牢扎根在中華大地之上,中國夢的實現也一定會成就你們每個人的絢麗夢想!
復旦人還肩負著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使命。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之中,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悄然發生。這場變革是全方位的變革,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變革,也是生活方式的變革。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無論是在學術界、工業界,還是在國際治理領域,我們看到很多復旦人已經在這場大變革中嶄露頭角。希望更多同學,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留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推動人類社會變革的進程中來,為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如何踐行所肩負的使命?我想特別強調三點:
一是創新。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日益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國家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對於研究生來說,創新就是你們最大的優勢,是你們的立身之本。在剛剛的紀念片中就有同學們創新的成果,有的同學是所在課題組進行相關領域研究的第一位學生,有的自主研發了機器人對話系統,也有人創作具有時代意義的文藝作品。所以說,在座的各位研究生們,你們的創新早就開始了,接下來不管是否從事學術研究,希望大家都能繼續發揚創新精神,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在創新的過程中,希望你們牢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對新事物的敏銳,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腳踏實地進行思考。剛才,李永舫院士在發言中談到了由於錯失發現鋰離子電池的良機,感到非常遺憾,提出在研究工作中要注意突破固有思維模式、拓展思維空間,要大膽提出創新性想法,獲取創新性研究成果。我尤其希望你們在創新中膽子大一點、氣魄大一點,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於嘗試破解難題。當然,任何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你們保持謙虛嚴謹,切忌心浮氣躁,以求實的精神和扎實的工作,開啟你們的創新人生。
二是堅守。時代在變,但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不變。剛才我講到創新,其實創新本身並不必然使人類受益,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沒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創新也有可能會產生危害人類的結果。最近,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庫克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典禮上就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后果”,“如果說科學就是探索黑暗,那麼人性就是黑暗中的蠟燭”。希望同學們畢業之后能夠堅守人文精神,堅守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堅守誠信做人的道德底線,這是社會對你們的期待,也是你們應盡的責任。
三是引領。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我作了發言,我談到做好中國的一流高校,不能僅僅“對標”國際上的優秀學府,而要有中國自己主導的目標體系,要有引領世界的決心與魄力。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的發展開始能夠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對於復旦人來說,面對時代變革,我希望大家也不僅僅滿足於做跟隨者,更要敢於做引領者﹔不僅僅滿足於追求個人幸福,更要引領社會、引領國家、引領世界﹔在實現個人夢想的同時,帶領、幫助更多人實現他們的夢想。
同學們,隻要你們牢記使命、大膽創新、執著堅守、主動引領,就一定能夠書寫無愧於時代的精彩人生!母校永遠祝福你們!歡迎你們常回來看看!謝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