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寄語畢業生:做一個有趣的人

2017年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李言榮
(2017年6月26日)
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共同祝賀2017屆的4962名本科生和3796名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你們就好比是學校即將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加蓋著成電的郵戳,書寫著優秀的評語,張貼著青春的郵票,繪畫著未來的憧憬。正是你們這一張張精美的明信片,把成電的聲譽播撒到海內外!
接下來的幾天,同學們都將拿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張証書,不過,今天你們從母校拿走了証書,明天你們都要向母校証明這張証書的意義。記得四年前,我作為校長第一次在開學典禮上致辭,就是希望大家要心懷夢想和動力。四年來,同學們以蓬勃向上的“洪荒之力”,收獲了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前幾天我們都很高興地得知,你們這屆本科同學有2/3的選擇繼續深造,有超過20%的到海外留學,尤其是格拉斯哥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有80%多的深造率,其中有超過2/3的直接到海外名校就讀。上周三,我與畢業生代表座談,大家都談到這兩年從學校倡導的“聽說讀寫”新四會中得到了鍛煉。還有,這幾年成電講壇、成電舞台、成電辯壇等各種文體活動也給同學們提供了眾多的機會和選擇……
不過,同學們,我回顧了一下,這幾年我給大家的講話都比較硬、比較勵志,激勵同學們的話多一些,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軟性一點的,那就是如何做一個有趣的人!這是我一直想對我們成電的學子們講的,只是今天看到同學們的學業越來越優秀,就覺得這個問題越來越重要了。我想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同學們都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在工作中做一個有趣的人、在生活中也是一個有趣味的人。
大家知道,現在社會上常常把理工科為主的男女同學們都統稱為理工男、工科男、IT男等,一般被認為是埋頭干活、不善言辭、不苟言笑、不會打扮、不會生活,比較死板、沒有趣味的人。去年我在美國碰見了不少我們的校友,特別是在Facebook見到了十多位我們的年輕校友,他們跟我講能干到小組長或項目經理就很不錯了,而清華的人是很可能干到公司中層甚至還有當副總裁的。我問他們和清華學生的差異,他們講主要是清華學生的自信心和溝通能力比較強,這很刺激我。同學們都讀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吧,有人做過一項調查,《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裡最受讀者喜歡的人物是誰?答案分別是張飛、豬八戒、魯智深和劉姥姥。大家是不是感到意外?他們都不是主角兒,更不是高富帥,也不是白富美,但卻深入人心、備受喜歡,“活”在了讀者的心中。為什麼?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有趣的人。有趣有這麼重要嗎?是的,我想大家以后畢業聚會,最希望出現的人多半是最有趣的那個人,他不一定能走上人生巔峰、成就多大的事業。同學們,大家經過在成電這幾年認真專注地學習,有了“有用”的專業硬實力,這足以幫助你們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問題是,“有用”到底多有用?同學們從大學的“象牙塔”走向社會的“萬花筒”后,會看到當下的人們都被“有用強迫症”所綁架,習慣用“有用”和“無用”來劃分這個世界、衡量生活甚至來區分朋友。久而久之,我們多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少了很多理想主義色彩。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如果總是以“有用”來衡量一切,那會是多麼的“無趣”呀!二三十歲的人或許就活出了七八十歲的滄桑感。的確,社會是很需要有硬本事的人,但世界又是由那些能說會道、知識淵博的人來領導的。那如何讓我們成電的學子不僅靠專業的硬實力走得快,也要靠軟實力走得遠呢?為此,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主題就是:除了繼續增強“有用”的硬實力外,大家還應該盡快彌補和提升軟實力,爭取做一個風趣的人、有趣味的人、有意思的人。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倡導學好數理化,掌握一門手藝走遍天下的農耕文明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但是現在我國已經轉型到了商工文明的初期,中國人也開始有能力、有條件去強調做一個完整的人、平衡的人了。回想一下,我們過去的確是太重硬實力了,從上小學就一路靠考試分數競爭到了上現在的大學,出現了太多的有知識沒文化、有文化沒趣味,有趣已成為了一種奢望。面對未來中國二、三十年的發展,需要成千上萬的各路精英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軟實力就會讓人更有魅力,那些在生活中除了專注於職業以外,如果還了解我們人類的政治、經濟、歷史、社會和文化藝術,如果還善於表達與溝通,並且心胸開闊、善解人意,就很可能是一個有趣的人,就很可能是各行各業中的引領者和成功人士。一般說來,有趣的人往往好奇心和興趣點都很多,不會枯燥無味,他總會去充實生命中每個階段的有趣內容﹔有趣的人往往更受人歡迎,讓與他相處的人感到輕鬆愉快,也總會有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事業也會越做越大﹔有趣的人不僅事業干得風生水起,家庭也和諧有序,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能最大化一輩子的幸福感。其實,我們身邊都不乏這樣的人。比如,前幾天我看學校新聞網講微固學院講授《模擬電路》的樊華老師有“海豚音”、是個超級“女聲”,樊華老師愛教學、愛學生,同時,她也愛音樂、愛詩歌,據說她每天練聲四十分鐘,十年如一日,她把在成電的生活過得充滿詩意,同學們都管她叫“模電女神”。再比如,“立人班”有個學生叫李安武,就是今年的畢業生,他是班上的體育委員,每天晚上帶著同學們夜跑,我都和他們一起跑過,在跑步的過程中他覺得很有趣就萌發了考取中國最好體育大學的想法,現在他如願跨界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
同學們,雖然誰也說不清楚怎樣才能變得有趣,也沒有統一的模式,更不是誰錢多、誰官大、誰學問深就有趣,當然有趣也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我認為我們的同學們都是可以成為有趣的人的。有人說要成為有趣的人就要懂得多、看得遠、分得清﹔也有人說就要熱愛生活、親近自然、樂觀開朗、隨遇而安﹔還有人說就要去尋找和放大自己幽默的基因和有趣的天性。我認為有趣的人的共同基礎主要是兩點:第一是多讀多看多經歷,盡可能博古通今,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多讀”主要是沿著人類文明史這條主線去繼續系統閱讀,不斷充實完善。這兩年我們在大學裡強調的聽說讀寫“新四會”主觀上主要是培養思辨與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領導力,其實“新四會”對於離開校園后的你們客觀上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過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平衡的人、自信的人、風趣的人。所以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希望同學們都要將“新四會”進行到底。人類文明、特別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這裡面既包含了數理化天地生在內的人類共同的自然科學成果,更是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在內的人類共同的人文社科成果,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沒有理由忽視或輕視軟實力這一大塊,反而更應該去欣賞、去體會、去享受、去傳承這些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多看”就是同學們畢業以后還要盡快再擴大自己的視野,尤其是國際視野,多打開些窗戶,要培養世界眼光、中國情懷,一般說來你的視野有多大、你的胸懷就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第二是同學們要尋找和釋放潛伏在每個人心中的詼諧、幽默和樂觀的天性,要善於從生活和自然中去發現真善美,去提煉、去升華、去最大化人性中有趣味的一面,充分彰顯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一般說來,一個理工男的風趣幽默一旦打開,他與文科生是不一樣的,往往更加大智若愚、更加一本正經、更加深藏不露……
同學們,每年的這幾天我都會在清水河畔BBS上看大家的畢業感言,有人留下了一段被你們改編了的《成都》裡的歌詞:
分別總是在六月 主樓再次回眸
風雨棚最后一場球 誰都不願先走
在書香滿盈的校園裡 我從未忘記你
成電 帶不走的隻有你
……
這使我也想起了去年因為健身跑校園封路時,騎著電瓶車載著我飛奔去圖書館開會,臨走還迅速和我弄個自拍的那位小哥,他應該也是今年畢業吧。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全球校友為成電創建“雙一流大學”接力點贊,不論是成電學子還是成電校友,大家都充滿了對母校未來發展的關心,這再次確認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成電人”。同學們,不管大家今后身在何地、身處何境、身遇何事,成電永遠是你們的家。
最后,祝願同學們一帆風順、前程似錦!
再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